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脓毒症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渡云平台数据库检索出于2007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在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入院的脓毒症患者的就诊信息,建立数据库,利用R语言进行药物频数统计,筛选出核心药物;通过Excel软件进行药物药味、药性、归经、功效的统计;通过R语言操作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筛选出核心药物组合;通过SPS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有效类方群。结果 共纳入571例脓毒症患者,共903次就诊信息,累计药味总数346味,其中核心药物分别是人参、炙甘草、大黄、麸炒白术、茯苓、黄芪、当归等。处方药物性味以苦寒、甘温为主,归肝经、肺经、胃经,功效主要是清热、补虚、化瘀、祛痰浊。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药物组合为人参—麦冬—五味子、黄芪—当归—金银花、制附子—人参—干姜、桂枝—麸炒白术—茯苓等,通过聚类分析将核心药物分为3个有效类方群。脓毒症不同感染部位的用药各有侧重,以扶正和祛邪药共举为特点。近15年的脓毒症治疗规律体现出人参等扶正药的使用更加突出。结论 北京中医医院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总结现有最佳证据,评估治疗新型冠状(新冠)病毒感染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医疗工作者、公共卫生工作者及新冠病毒感染人群提供实践指导,制订本版快速动态循证要览。方法 遵循《快速动态循证要览制订方法与流程》,在系统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证据利弊、证据质量、公众和患者的偏好与价值观、干预成本、可接受性和可行性等因素,形成实践要点。实践要点最终形成针对新冠肺炎非重型、重型及危重型患者的12条实践要点。非重型患者:(1)针对恶心呕吐、腹泻者,可使用寒湿疫方或葛根芩连丸;(2)针对咽痛明显、发热、肌肉酸痛或咳嗽者,可使用化湿败毒颗粒(汤)、金银花口服液、金花清感颗粒、宣肺败毒颗粒(汤)、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或热炎宁合剂;(3)针对鼻塞流涕、咳嗽、低热、恶风寒、倦怠乏力者,可使用清肺排毒颗粒(汤);(4)针对发热、恶寒、咽痒、干咳、口咽干、便秘者,可使用透解祛瘟颗粒;(5)针对高热、微恶风寒、头痛身痛、咳嗽、痰黄者,可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或喜炎平注射液;(6)针对可能进展为重型的高风险患者,在症状出现5天内可考虑使用莫诺拉韦、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瑞德西韦或VV116。重型患者:(1)针对高热、烦躁...  相似文献   
13.
炎症复合体可识别和感受多种微生物产物及细胞内自身代谢性应激而活化胱天蛋白酶,诱导白介素-1β、白介素-18、白介素-33等促炎性反应细胞因子的分泌及多种炎症递质的释放,在抗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可能为调控流感病毒介导的免疫反应提供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患者感染H3N2流感病毒后口腔微生物群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从1 124例流感样患者和10名健康者的口咽部采集咽拭子样本,采用RT-PCR进行筛查,最终纳入117例H3N2阳性患者为H3N2组,1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根据中医证候分型,将H3N2组阳性患者分为风热组、风寒组和外寒里热组,每组39例。对H3N2阳性样本及健康者进行二代测序分析,比较H3N2流感病毒感染后患者与健康者口咽部微生物差异及不同中医证型H3N2患者口咽部微生物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3N2组拟杆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绿弯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丰度较低(P<0.01);CHAO1、ACE和香农指数同样偏低(P<0.05)。风热组和风寒组变形菌门的丰度明显高于外寒里热组(P<0.01),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低于外寒里热组(P<0.01)。常见临床致病菌属,如不动杆菌属、伯克霍尔德菌-类伯克霍尔德菌属、克雷伯菌属、假单胞菌属,其丰度在外寒里热组患者中更高,而链球菌属在风热组患者中更高(P<0.05)。Beta多样性分析同样证实了各证型之间的显著微生物差异。同时,KEGG分析也显示风寒组/风热组和外寒里热组之间的显著差异(P<0.05)。结论H3N2感染影响了上呼吸道的微生态结构,中医证型与上呼吸道的微生物结构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流感相关性脑病是流感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因病例数量较少、科学研究有限等原因,尚无针对该病的系统、深入的阐述。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及科研人员对该病的认识,文章广泛收集国内外流感相关性脑病的文献资料,从概念、流行病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发病机制、治疗、预后、预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概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我国广东地区1例输入性MERS病例回顾性研究,初步探讨本例MERS传遍特点及核心病机。方法:回顾性整理该例患者入院前流行病学特点及2015年5月28日入院第1天至2015年6月11日入院第15天住院期间的临床症状及治疗经过。结果:本例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主要表现为中年男性,有甲亢基础病史,与MERS患者有明确接触史。该例病程发展具有一定阶段性,根据病情的变化分为以下四期:初期,进展期,极期和恢复期。初期:病程1~5 d,病位在肺,患者发热、肌肉酸痛,无恶寒,无咳嗽咳痰咽痛,此期主要特点为热邪侵犯肺卫,表邪轻而里热已盛。2)进展期:病程7~12 d,病位在肺,高热,无恶寒寒战,干咳少痰,口渴口苦,活动后气促,热邪深入气分。3)极期:病程12~22 d,病位在肺、胃、大肠,此期患者逐渐热退或低热,时有烦躁,气促开始减轻,头痛,咳少量血丝痰,腹胀无腹痛,腹泻,热邪入营血分。在此期间,发病第17~18天为病情最重的时期,主要表现为头痛剧烈,咳血丝痰,腹泻,此期应用抗病毒、抗感染、免疫增强剂治疗。4)恢复期:病程第22天后,无发热,血丝痰消失,偶有干咳、头痛,头痛休息可缓解,腹泻减轻。结论:本例MERS患者始动因素及根本因素为温热疫毒,热邪为本病的关键,毒、瘀表现不明显,中医证候演变符合温病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卫气同病,营血分症状不重,与SARS、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相比病情稍轻。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感冒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针对流感,西医学除了早期给予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支持治疗外,没有更好的办法。古代中医学在流感防治中曾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由于中西医学病名诊断的不同,导致了古代很多经验不能直接拿来使用。本文基于传统中医外感病辨治理论,探讨了流感的中医属性问题,希望能促进古代中医外感病辨治经验在流感防治中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流感频发,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文章广泛收集国内外流感相关心肌损害的文献资料,从概念、流行病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发病机制、治疗、预后、预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是国际公认的多发性硬化(MS)的经典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MS发病机制和评价免疫调节药物的实验研究。实验操作中仍有较多缺陷导致发病率不能达到100%和死亡率偏高,需要对造模的关键技术不断完善。加强该模型免疫前准备工作、免疫操作和免疫后护理3个方面的研究,分析EAE模型成功建立的关键性问题,并根据实验操作过程提出解决办法,完善EAE模型的规范化造模流程,可以使EAE模型具备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模型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近年细菌耐药率越来越高。临床尤以感染性疾病的多见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最为突出,不仅是临床急危重症的棘手问题,也是国际医学界的难题和焦点。为此,作者综述了近5年来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并对β-内酰胺酶、主动外排系统、密度感应系统等主要耐药机制着力阐述,进而阐释相关的中医药治疗措施,以期为抗生素治疗无果时探索中医药治疗思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