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5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评价多功能套针浮刺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8例。观察组应用多功能套针浮刺疗法进行干预,对照组为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国际标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20分法量表评分,并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F-MPQ量表评分、NDI量表评分及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20分法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于治疗后3个月随访,SF-MPQ量表评分与治疗后相比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88%,愈显率为8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愈显率为46.8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多功能套针浮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见效较快,可有效降低其复发率,且作用稳定,效果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基于心身同治头针疗法对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心身同治治疗组和针刺治疗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取焦氏头针中情感区配合常规体针,对照组仅取常规体针.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进行科学化比较.结果 2组在治疗后,治疗组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中各项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等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头针情感区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33.
通过查阅近些年国内外对冠心病痰瘀互结型现代研究和中医药在治疗该疾病方面的应用,总结中西医在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型的用药规律以指导临床。检索近5年来中国知网、万方全文数据库的文献,从中医理论溯源、方药治则、现代医学基础研究、治疗方式等方面阐述冠心病痰瘀互结型的中医应用以及现代研究进展。中医药在辨证理论的指导下能够"以人为中心"对症治疗。而现代医学通过对疾病的基础研究,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解释,两者结合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对冠心病痰瘀互结型的研究从中医基础理论的追溯到"痰瘀同治"的理论提出,再到基础医学从分子生物学对"痰瘀"的证实,都为冠心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索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50只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组、空白手术组、夹尾组、禁食水组、复合造模组。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制作输卵管炎性不孕模型,夹尾组给予夹尾、禁食水组给予禁食水、复合造模组给予夹尾+禁食水+声光电刺激复制气滞血瘀模型,观察造模后大鼠一般状态,受孕率及血流变指标。结果各模型组大鼠耳色、爪色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瘀状态,夹尾组、复合造模组的全血黏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夹尾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合造模组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与空白组、禁食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刚性指数:禁食水组与空白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复合造模组与空白组及夹尾组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1),聚集指数:夹尾组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空白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复合模型组与空白组及夹尾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采取复合刺激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注射可以成功建立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35.
随着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分析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中医药发展的需求。拉曼光谱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分析方法,已被欧洲药典、英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收载为晶型检测方法。然而,拉曼光谱法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仍然不够广泛和深入。本文对近20年来拉曼光谱法在中药鉴别、含量测定、成分的谱峰归属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同时指出它在中药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拉曼光谱法在中药分析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二元应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为提高二元应对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210例患者及配偶,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二元应对问卷和改良Kupperman评分表等进行横断面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方差分解模型分析探究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二元应对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00份。200例患者年龄(50.52 ± 2.89)岁, 二元应对得分为(79.64 ± 22.74)分;方差分解模型分析显示, 患者婚龄、医疗保险类型、子女数量、受教育水平、家庭月收入、配偶受教育水平、配偶有无合并重大及慢性疾病、改良Kupperman评分、配偶是否存在广泛性焦虑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二元应对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二元应对得分低于正常水平, 并且考虑到患者配偶的影响和参与, 护理人员应特别重视婚龄较短、子女数量较多、受教育水平和家庭月收入较低的患者。此外对存在广泛性焦虑、受教育水平较低、合并重大及慢性疾病的配偶应该给予关注, 通过制订和实施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7.
针刺治疗需引发足够体感刺激以达到治疗效果。治疗前如何明确针刺位置和深度、治疗后评价疗效及保障治疗安全性均为当前临床针刺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但缺乏标准化、客观及量化评估方法。超声辅助可于针刺前精准定位,在施针过程中可视化解剖结构及量化针刺深度。本文就超声辅助针刺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寻找胆腑郁热型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尿液中内源性小分子代谢标志物,为明确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10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20例胆腑郁热型CRS患者作为CRS组,选择同期就诊的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方法分析2组患者尿液代谢物的差异,并对潜在代谢标志物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RS组患者尿液中N-乙酰组胺、咪唑丙酸、去甲肾上腺素、香草扁桃酸、N-乙酰鸟氨酸、L-脯氨酸、2-氨基苯甲酸、氧戊二酸、甲基琥珀酸、4-吡哆酸、2-哌啶酮含量均明显上升(P均<0.05),核黄素、四氢新蝶呤含量均明显下降(P均<0.05)。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精氨酸合成、酪氨酸代谢、核黄素代谢、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维生素B6代谢、丁酸代谢、柠檬酸循环(TCA循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代谢通路。结论 胆腑郁热型CRS患者与鼻中隔偏曲患者的尿液代谢图谱存在差异,进一步揭示了其发病机制,为CRS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与性激素和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确诊为PCOS的女性657例(PCOS组),另随机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60例非PCOS健康女性作为对照。测定PCOS患者人体量学指标、性激素指标、糖代谢指标以及脂代谢指标;根据泌乳素水平由低到高,将其分为4个亚组,Q1~Q4,通过非参数检验对4组上述指标进行分析比较。PCOS组和对照组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分析PCOS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泌乳素水平PCOS患者的糖代谢水平;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患者PCOS病情与泌乳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4个亚组间年龄、腰臀比、雌二醇、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三酰甘油水平及HOMA-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Q4组年龄、腰臀比、雌二醇水平、HOMA-β显著低于Q1组(P<0.05),三酰甘油水平显著低于Q1及Q2组(P<0.05),睾酮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l...  相似文献   
40.
卵巢癌是致死率较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的机体健康。目前采用的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段仍然无法改变其复发率高、生存率低的严峻现象。王秀霞教授经过多年中医药治疗卵巢癌的临床实践,立足于“相火以位”理论,认为相火固守坎位,是人体生长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而离位的相火,变为阴火、妄火,成为异位的能量源。故将卵巢癌的病因病机归纳为相火失位、元阳不足、阴火附着、癌毒凝聚,并提出以引火归元、攻痰逐瘀为主的治疗大法,自拟理冲生髓饮。同时重视后天之本,强调身心同治,突出中医药个性化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