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29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6篇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81.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次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凝血机制、并发症、手术方式、血栓发生时间、诊断和治疗方式及其预后。结果:l632例次肾移植患者中发生肾动脉血栓6例(7例次),发生率为4,3‰。5例次血栓发生在术后12h至7天;2例次发生在术后18个月和24个月。患者表现为尿量减少,彩色多谱勒超声和血管造影协助诊断。2例次患者溶栓成功;1例次患者手术取栓成功;4例次患者因动脉血栓造成移植肾不可逆的病理改变而切除移植肾。3例次受者手术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较正常明显缩短,处于高凝状态。结论:移植肾动脉血栓多发生在术后早期,受者高凝尤应警惕。溶栓或手术取栓可挽救部分移植肾。  相似文献   
482.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早期受者BK病毒的负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检测80例同种异体肾移植受者血清和尿液中的BK病毒DNA拷贝数,并且分析肾移植临床常见的参数对BK病毒负荷的影响.结果 80例中,BK病毒血症阳性者为7例(占8.75%),BK病毒尿症阳性者为30例(占37.5%).>50岁组受者血清和尿液中BK病毒DNA拷贝数都明显高于≤50岁组(P<0.05);他克莫司组血清BK病毒DNA拷贝数高于环孢素A(CsA)组(P<0.05),前组受者血清BK病毒负荷高峰时间在术后14个月,而后者在术后10个月.两组尿液BK病毒负荷高峰时间提前,Tac组为术后2个月,CsA组为术后8个月.结论 年龄>50岁、正在服用他克莫司可能为BK病毒再次激活及BK病毒肾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83.
近年来,我国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明显增加.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前列腺癌组织上皮细胞与间质细胞的相互作用扮演重要角色,并且逐渐被人们重视.前列腺癌组织由癌上皮细胞与癌相关间质成分组成,研究表明不仅上皮细胞的基因和生物学行为发生改变,上皮细胞周围的间质细胞及微环境也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又会诱导、促进上皮细胞的转变[1].  相似文献   
484.
目的:分析BPH患者下尿路感染的细菌谱和耐药性,为医生应用敏感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6月~2011年1月我院370例BPH患者尿培养结果。结果:尿培养阳性者共144例(38.9%),平均年龄50~87(70.94±8.80)岁。前五位细菌:大肠埃希氏杆菌(25.0%)、粪肠球菌(15.3%)、溶血葡萄球菌(9.7%)、铜绿假单胞菌(9.0%)和肺炎克雷伯菌(6.9%)。大肠埃希氏菌,对所有抗生素的耐药性都大于20%。75%以上细菌为复合耐药菌。其中青霉素的耐药性是最高,依次是头孢类抗生素、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结论:BPH患者下尿路感染的细菌中,大肠杆菌是最主要的细菌,75%以上细菌为复合耐药菌。对于复合耐药菌治疗中,青霉素和头孢类抗生素应该慎用。应长期动态观察BPH患者下尿路细菌谱和耐药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85.
486.
目的 探讨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在泌尿外科临床见习中的意义。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2015级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33人)及对照组(34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BL)。结果 比较两组医学生课程结束后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显示,实验组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好,P<0.001。实验组医学生授课前后两次临床技能考核表示,PBL教学法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所有实验组医学生认为PBL教学方法对其自主学习以及独立思考的培养有帮助。结论 PBL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可帮助培养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加强了医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强化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同时,还应在临床见习中注重循证医学思维培养和多学科诊疗讨论,切实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487.
肾脏嗜酸细胞瘤的临床特征(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脏嗜酸细胞增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经治2例嗜酸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2例肿瘤均位于肾脏下极.CT检查表现出以中心区星状瘢痕为特征。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另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结果:镜检:肿瘤细胞圆形或类圆形,细胞均匀一致,呈巢状、片状或管状排列,具有许多嗜酸性颗粒的胞质,肿瘤中心部可见玻璃样变性无细胞区;免疫组化:CK( ),Vimentin(-)。随访半年以上.均健在。结论:肿瘤中心区出现星形瘢痕,可作为该瘤的影像学的特征;治疗以保留。肾脏手术为宜,因本病有潜在恶变可能,术后密切随访很重要。  相似文献   
488.
489.
回顾性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于北京朝阳医院因下尿路症状(LUTS)行静态尿道压力测定(RUPP)的患者共53例(男9例, 女44例);年龄(55±16)(25~76)岁。纳入患者的LUTS初步临床诊断分类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9例, 间质性膀胱炎1例, 压力性尿失禁11例, 非梗阻性排尿困难32例。全套尿动力学检查由充盈期膀胱测压+压力-流率测定(PFS)+RUPP三部分组成, 所有尿动力检查均采用气态测压导管(ACC)及相应设备完成。所有患者均进行两次RUPP测定, 膀胱压(Pves)分别为(35.30±6.15)、(35.81±5.91)cmH2O(1 cmH2O=0.098 kPa);最大尿道压(Pura@max)分别为(141.91±36.53)、(145.02±38.85)cmH2O;功能尿道长度(FUL)分别为(41.70±16.34)、(42.55±16.40)mm;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分别为(106.57±36.44)、(109.41±39.27)cmH2O, 两次RUPP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CC所得RUPP测定数据的可重复...  相似文献   
490.
目的探讨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3例肾实质浸润型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 女11例;年龄(67.3±10.1)岁。无症状9例, 仅腰部不适7例, 仅肉眼血尿4例, 血尿合并腰部不适3例;伴多发膀胱肿瘤1例。3例术前行MRI检查, 19例术前行增强CT检查, 1例同时行MRI及增强CT检查。MRI检查示肾分叶状等T1、混杂T2信号, 边界不清晰, 且DWI可见明显弥散受限;增强CT检查示占位无明显增强, 边界不清晰。肿瘤位于左侧15例, 右侧8例。术前1例行细针穿刺活检诊断为尿路上皮癌, 2例采用输尿管软镜取标本病理未报告肿瘤;22例术前诊断不明确, 无法确定肿瘤性质。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20例, 肾输尿管切除+膀胱袖状切除术3例。结果术后病理标本可见灰白色占位, 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侵及肾实质, G3级;T3a期9例, T3b期14例;9例清扫肾门淋巴结, 其中淋巴结转移5例。术后21例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18.6±6.7)个月。术后膀胱复发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