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对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颈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78例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医师建议和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实施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n=38)和观察组(实施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n=40),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和颈椎活动度、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与术前相较,术后两组椎间隙高度比值、脊柱功能单位(FSU)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JOA评分明显升高,NDI评分明显降低,且术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yan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可明显改善其颈椎活动度和颈椎运动功能,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测量并比较髌股关节软骨覆盖和软骨下骨的几何形状.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选取髌股关节正常的膝关节标本9例,在膝关节屈曲20°~30°位,沿髌骨中心垂直于髌股关节面横行切开,暴露髌股关节,测量骨性髌骨适合角、软骨性髌骨适合角、髌骨软骨顶点参数、髌骨软骨下骨顶点参数、滑车骨性凹点参数和滑车软骨凹点参数.然后在临床中随机选取11例髌股关节软骨覆盖及力线正常患者的髌股关节轴位MRI,测量上述指标,与解剖学研究进行比较.结果 解剖学样本数据:骨性髌骨适合角为(-4.5±1.1)°,软骨性髌骨适合角为(0.5±0.8)°,均为右膝;髌骨软骨顶点参数为1.13±0.11,髌骨软骨下骨顶点参数为1.67±0.14,滑车骨性凹点参数为1.35±0.28,滑车软骨凹点参数为1.38±0.33.骨性髌骨适合角与软骨性髌骨适合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骨软骨顶点参数与髌骨软骨下骨顶点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车骨性凹点参数与滑车软骨凹点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影像学样本数据和解剖学数据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覆盖髌骨软骨的几何形状与软骨下骨的几何形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股骨滑车软骨与软骨下骨的几何形状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早期监测方法.方法 对96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术后的伤口引流管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连续监测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结果 96例细菌培养阴性;CRP浓度在术后迅速增高,在术后2 d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术后患者均无感染.结论 常规监测引流管引流液细菌培养及CRP的水平是早期发现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4.
骨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报告患者 ,女 ,47岁 ,主因左上肢酸胀不适 4个月 ,左肩胛部肿物 2 0d ,于 2 0 0 1年 10月 2 6日入院。查体 :左肩胛骨外侧缘下 1/ 2处可见约 5cm× 5cm肿物 ,局部皮肤颜色正常 ,无血管怒张 ,触之感质硬 ,界限不清 ,活动度差 ,压之有酸胀感 ,左上肢上举时明显 ,左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颈部及腋窝淋巴结未触及肿大。X线示 :左肩胛骨外侧缘肿物 ,有约 2cm× 3cm的溶骨性破坏 ,边界模糊。临床诊断 :左肩胛骨尤文瘤。入院后在全麻下行左肩胛骨肿物切除术 ,术中见左肩胛骨外侧缘下部软组织隆起 ,大小约 5cm× 5cm ,颜色暗红 …  相似文献   
25.
手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较少见,临床症状及体征多变,缺乏特异性,易于造成漏诊或误诊。1998年3月至2002年6月我院共诊治此病35例,占同期椎间盘突出症的9‰,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Vilain和Lselin1973年采用“旗帜瓣”(FlagFlap)修复手部皮肤缺损以来,这一技术在国内外得到推广,疗效明显。我院自1985年采用示指背侧带血管神经蒂皮瓣移位术治疗因各种原因所致的手部皮肤缺损6例,获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20~54岁,平均29.8岁。新鲜手外伤2例,陈旧手外伤及炎症4例。用于修复拇指皮肤缺损4例,虎口开大2例。手术方法1.应用解剖:第一掌背动脉及示指桡侧掌背静脉为此皮瓣的主干血管。桡动脉在腕部分出腕背支,经拇长伸肌腱深面出桡侧窝,迅速穿过第1、2掌骨基底夹角和第一骨间背侧肌的两个头之间入掌。在此处发出第一掌背动脉,沿第一骨间背侧表面行走,向示指桡侧达掌指关节附近,见图1。此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探讨中药腰痹通配合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腰痹通胶囊配合激光治疗,对照组在行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后单纯使用安慰剂口服,两组均治疗15d,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腰痹通配合激光治疗较单纯使用激光治疗疗效有明显差异。结论腰痹通配合激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保护骨科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最佳剂量。方法将4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对照组各120例。4组麻醉方式相同,各项穿刺及第一次抽血完成即刻,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B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kg,C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8μ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4组泵注时间均为10min。之后开始上止血带。分别于扎止血带前(T1),松止血带10min(T2),松止血带30min(T3),松止血带60min(T4),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方法检测并对比4组患者各时段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TNF-a,IL-8水平。行血气分析检测并对比4组各时段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水平。结果4组T1时MDA、SOD水平、IL-8水平、PaO2、PA-aD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2、T3、T4各时间段,各组MDA水平、IL-8水平、PA-aDO2水平均高于T1时,但B组、C组升高幅度少于A组,且3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T2、T3和T4各时段各组SOD水平、PaO2水平均低于T1时刻,但B组、C组降低幅度少于A组,且3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各时段Pa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各时段Pa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0.8μg/kg均可显著抑制患者的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程度,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保护骨科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