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学基础,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在AS发生的早期单核细胞被内皮细胞征募,并分化为巨噬细胞,同时巨噬细胞表达清道夫受体(SR),从而介导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摄取,导致脂质积聚形成泡沫细胞,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事件。20世纪70年代,Brown和Goldstein等通过实验发现一种可以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结合的受体,  相似文献   
72.
背景与目的: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是一种病毒癌蛋白,可能在淋巴瘤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了解EB病毒诱发的淋巴瘤细胞与正常人淋巴细胞中LMP的差异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EB病毒诱发淋巴瘤细胞和正常人淋巴细胞中LMP (LMP-1、LMP-2A及LMP-2B)的差异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LMP-1蛋白表达.结果:建立了EBV诱发淋巴瘤的动物模型获得诱发淋巴瘤,检测LMP-1、LMP-2A、LMP-2B在诱发淋巴瘤细胞及正常人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LMP-1在诱发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比在正常细胞中的表达上调255.7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P-2A在诱发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比在正常细胞中的表达上调37.74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MP-2B在诱发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比在正常细胞中的表达上调330.63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LMP-1在诱发的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比在正常淋巴细胞中的表达上调.结论:在EB病毒诱发的淋巴瘤发生过程中LMP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黄嘌呤核苷(Xs)对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分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将Xs加入骨髓间质干细胞培养体系,观察它对骨髓间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在Xs的影响下,传至第10代的细胞生长速率与第4代的细胞基本保持一致,无下降趋势。而对照组细胞(无Xs影响)传至第10代时,生长速率则有明显下降。经Xs促进增殖的骨髓间质干细胞仍能保持足够的肝向分化能力。结论:Xs作为非平衡细胞动力学分裂方式的抑制剂,既能实现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裂方式由非平衡态向平衡态转变,又不影响其肝向分化的特性,有助于提高骨髓间质干细胞的体外增殖效率,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LMP1-CTAR2影响鼻咽癌干细胞SP18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逆病毒感染方式,建立稳定表达LMP1及CTAR2的TRADD活性区突变型LMP1(LMP1TRADD)的鼻咽癌干细胞SP18细胞系(空载体pLNSX为阴性对照),通过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平皿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观察LMP1TRADD对鼻咽癌干细胞SP18增殖的影响。同时利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NF-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 (1)SP18-LMP1细胞生长较SP-pLNSX细胞加速,增殖指数增加(n=3,P<0.01)。(2)SP18-LMP1TRADD细胞的生长速度较SP18-LMP1细胞减慢,增殖指数降低(n=3,P<0.01)。(3)SP18-LMP1TRADD细胞中NF-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较SP18-LMP1细胞降低,与SP-pLNSX细胞相似。结论 NF-кB通过介导LMP1-CTAR2胞内信号,降低SP18细胞的增殖指数,影响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氟西汀(FLX)对慢性束缚应激(CRS)所致小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内溴结构域蛋白4(BRD4)表达的影响。 方法 24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NS)组、抑郁模型(CRS)组、氟西汀干预(CRS+FLX)组。慢性束缚应激3周建立小鼠抑郁模型,应激的第8天至第21天 CRS+FLX组于应激前30 min腹腔注射氟西汀(10mg/kg),NS组及CRS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糖水偏好实验、喷糖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新旧事物识别实验和旷场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Real-time PCR法检测小鼠海马BRD4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 与NS组相比,CRS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包括糖水偏好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喷糖实验舔糖时间缩短(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1),新事物辨别指数降低(P<0.0001),抗抑郁药FLX干预可逆转CRS所诱导的上述抑郁样行为表现(P<0.05);与NS组相比,CRS组小鼠海马BRD4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1.;0000 ± 0.04577 比 0.08337 ± 0.01658;1.0000 ± 0.04379 比 0.6672 ± 0.03193,P<0.05),而FLX可上调抑郁小鼠海马BRD4蛋白及mRNA的表达(0.08337 ± 0.01658 比 0.4983 ± 0.08574;0.6672 ± 0.03193比0.8572 ± 0.03181,P<0.05)。 结论 氟西汀可能通过上调海马BRD4的表达改善小鼠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77.
目的 利用肥胖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艾塞那肽对胰腺组织ABCA1表达及胆固醇代谢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48只,选取部分大鼠通过高脂饮食和STZ药物诱导建立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所有大鼠分为4组:正常大鼠注射生理盐水组(A组,12只),正常大鼠注射艾塞那肽组(B组,12只),肥胖糖尿病大鼠注射生理盐水组(C组,9只),糖尿病模型大鼠艾塞那肽组(D组,9只),10周后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油红“O”染色、组织胆固醇含量测定、HE染色等检测艾塞那肽对大鼠胰腺组织ABCA1表达、胆固醇代谢、胰岛功能的影响。结果 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等发现较之SD大鼠,肥胖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ABCA1表达降低,油红“O”染色显示胰腺组织出现明显脂质沉积,组织胆固醇含量测定发现胰腺组织胆固醇含量增加,HE染色显示胰岛体积显著缩小,结构紊乱(P<0.05)。艾塞那肽可上调肥胖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ABCA1表达,减轻胰腺组织脂质沉积,降低胰腺组织胆固醇含量,胰岛数目、体积增多,排列更为规则(P<0.05)。结论 糖脂毒性可导致大鼠胰腺组织ABCA1表达降低,胆固醇流出受阻,胰腺组织胆固醇蓄积。艾塞那肽可上调肥胖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ABCA1介导的胆固醇流出,明显降低胆固醇含量,改善胰岛功能。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DMY)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影响,并探讨自噬在其中的作用。方法DMY(0.01、0.10、1.00和10.00 μmol/L)预处理HUVECs 2 h,用100.0 mg/L ox-LDL 继续培养细胞24 h。以辛伐他汀作为阳性对照组。采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eclin-1和p62/SQSTM1的表达,观察自噬抑制剂对DMY作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x-LDL组细胞的存活率降低(p <0.05),细胞核呈集中高强度蓝色荧光,固缩致密浓染或碎块状致密浓染,颜色发白,细胞核较小,形态不规则,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数量增加;Beclin-1、LC3-Ⅱ的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上调,而p62的表达下调(p <0.05)。与ox-LDL组比较,0.1、1.0和10.0μmol/L DMY预处理组细胞存活率均升高;细胞核荧光强度降低,核固缩致密浓染和碎块状致密浓染减少,形态较规则;1.0 μmol/L DMY 预处理组的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数量增加;Beclin-1、LC3-Ⅱ的表达和LC3-Ⅱ/LC3-Ⅰ比值上调,而p62 的表达下调(p <0.05)。自噬抑制剂3-MA 部分抵消DMY 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s 存活率降低(p <0.05)。结论DMY 能抑制ox-LDL诱导的HUVECs 损伤,其机制与诱导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化疗对人喉鳞癌Hep-2细胞裸鼠移植瘤环氧化酶-2(COX-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影响。方法  选择BALB/c裸鼠24只为研究对象,均复制人喉鳞癌Hep-2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西妥昔单抗组、顺铂组、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组及对照组,各6只。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0.2 ml,西妥昔单抗组腹腔注射1 036 μg/ml西妥昔单抗注射液,顺铂组腹腔注射3μg/ml顺铂注射液,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组腹腔注射1 036 μg/ml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和3 μg/ml顺铂注射液,连续4周后,脱颈处理裸鼠。比较瘤体生长情况、COX-2与MMP-7表达及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结果  西妥昔单抗组、顺铂组、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组瘤体体积及瘤重均低于对照组(P <0.05),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组瘤体体积、瘤重低于西妥昔单抗组与顺铂组,抑瘤率高于西妥昔单抗组及顺铂组(P <0.05);西妥昔单抗组、顺铂组、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组裸鼠肿瘤组织COX-2、MMP-7及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 <0.05),西妥昔单抗联合顺铂组裸鼠肿瘤组织COX-2、MMP-7表达及mRNA表达低于西妥昔单抗组、顺铂组(P <0.05)。结论  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化疗有助于抑制喉鳞癌Hep-2细胞裸鼠移植瘤增殖生长,可能与抑制肿瘤组织COX-2与MMP-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活化对缺氧/复氧(H/R)损伤PC12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PC12细胞是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具有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般特征。将PC12细胞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处理后复制H/R损伤的神经细胞模型;H/R损伤PC12细胞分别予以AT2R拮抗剂(PD123319)、AT2R激动剂(CGP42112)进行处理,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存活率的变化;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Bax、Bcl-2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PC12细胞经40mmol/LNa2S2O4处理1 h后,MTT法检测的细胞存活率约为55~60%,提示复制H/R损伤模型成功;H/R损伤PC12细胞经CGP42112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显著增高,而Bax mRNA 表达下调,Bcl-2 mRNA 表达上调;而PD123319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 Bax mRNA 表达上调,Bcl-2 mRNA 表达则下调。结论AT2R活化可改善H/R损伤的PC12细胞的生长,其机理可能与其上调Bcl-2/Bax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