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26篇
综合类   17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钢板和矩形髓内钉固定对兔胫腓骨骨折骨痂含量和成骨细胞内骨形态生成蛋白(BMP)含量的影响.方法:第1部分实验用新西兰兔24只,对同一动物的两侧下肢分别用矩形人钉和4孔不锈钢板固定,并分3批于固定后14、21、28d处死。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骨痂中趸骨细胞中BMP的分布,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将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第2部分实验用新西兰兔8只,同法制作动物实验模型,于术后56d摄双侧胫骨X线片,将  相似文献   
32.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5岁,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血压升高,最高达210/110 mmHg(1 mmHg=0.133 kPa).当时诊断为"高血压病",给予波依定等药物治疗,高血压症状有所控制,但头昏症状仍反复发作.体检:双脊肋角平坦,左肾区叩击痛弱阳性,右肾区无叩痛.实验室及器械检查:CT示左肾上腺区可见一卵圆形软组织肿块,大小约8.5 cm×8.0 cm,其中可见团块状稍高密度影,边界光滑锐利,增强后强化不均匀,其中可见多个小囊样低密度区,左肾受推压向下移位.  相似文献   
33.
概 况第八届全军骨科学术大会暨国际骨科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11月 17日~ 2 0 0 1年 11月 19日在上海市召开。这次会议是由解放军医学委员会骨科学术专业委员会主办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承办。参加会议的有全军骨科同仁及国内外嘉宾共 40 0余人。总后卫生部白书忠部长发来贺信 ,第二军医大学校院领导、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卫生局及上海市医学会等有关领导莅临大会。大会期间由本次大会邀请的多位国际著名专家作了精彩演讲。本届大会共收到论文 772篇。会议交流的主要内容为脊柱伤病、四肢创伤、骨病与关节、基础研究等。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34.
目的 通过分析采取不同方法处理的90例多发伤患者的治疗结果,探讨早期全面治疗(ETC)与损伤控制治疗(DCS)的合理性.方法 选取2001年6月至2007年6月病情严重程度接近的多发伤患者90例,其中采取DCS方法治疗的患者45例(DCS组),以ETC方法治疗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ETC组),入选条件为ISS评分25以上、病情严重度评分为创伤极端严重.结果 DCS组的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恢复时间较ETC组短,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DCS组比ETC组并发症及病死率低,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方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DCS方法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在选择DCS方法时,除根据多发伤患者生理指标外,还要结合创伤机制、创伤复杂性等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5.
患者男,28岁,夜间驾驶一辆摩托车与工地上的螺纹钢筋相撞,被1根翘起的钢筋从右腹股沟中部下缘戳入,自右臀部穿出。现场用电焊机割断体外部分钢筋,伤后10h患者携带120cm长的钢筋转入本院。入院BP140/80mmHg,P104次/min,R24次/min,T38.5℃。一直径22mm螺纹钢筋自右腹股沟韧带中段下3cm向后戳入(入口不规则,污染重,坏死组织附着,有腐臭味),自右臀部内侧穿出,40cm长的螺纹钢筋存留体内,前方有布条嵌入伤道内,伤口有少量出血;螺纹钢筋固定,髋关节不敢活动,右下肢踝关节、各趾运动感觉正常,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  相似文献   
36.
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的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assisted closure,VAC)对促进创面(尤其是慢性创面)的愈合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已得到充分肯定,它的优点在于控制感染迅速、引流充分、促进肉芽组织健康生长。此外,该方法还有使用简便、减少患者换药次数和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医疗费等优点。笔者就VAC应用过程中引流管、负压及包扎方法等因素对组织愈合的影响及护理对策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爆炸致重症烧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4年8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某地特大爆炸事件中发生特重度烧伤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例患者中,10例患者经过植皮、抗感染、烧伤换药、营养支持等治疗后,创面愈合良好,病情平稳转入康复科;5例患者因缺少自体皮源,并发脓毒血症病死。结论积极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有利于提高重症烧伤患者的植皮成活率,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8.
汤雪明  徐南伟  傅强  周栋  蒋巍 《吉林医学》2010,31(28):4876-4877
目的:探讨与评价陈旧性胸腰段骨折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陈旧性胸腰段骨折患者分别给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与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分析两种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组的手术时间平均206min,术中出血平均980ml,cobb角由术前25.1°降低到11.5°;乙组的手术时间平均252min,术中出血平均1439ml,cobb角由术前25.9°降低到4.5°。结论: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可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且减压充分,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可作为一种补充,手术的方式选择主要根据患者的病况而定。  相似文献   
39.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指一组青少年起病、不明病因的脊柱侧向弯曲大于10°伴有椎体旋转的三维脊柱畸形,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随着三维矫形理论和内固定器械的发展,AIS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全椎弓螺钉固定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AIS手术的矫正率。然而,AIS的治疗应以追求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为最终目的,手术的矫正率并非越高越好,因此,全面评价AIS术后疗效应成为AIS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全面的评价必须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的丰旨标.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