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0篇
临床医学   108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218篇
综合类   25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评价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促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早期组织学结果.方法 将来源于自体骨髓的EPCs与经成骨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及脱钙骨基质(DBM)共同构建的促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通过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术后2、4周时骨缺损区的组织学改变.结果 实验组(EPCs+BMSCs+DBM)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数量更多,功能更活跃,骨小梁更成熟,并可见较多梭形的血管内皮细胞,新生血管更丰富.结论 EPCs促血管化组织工程骨能在骨愈合早期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并进一步促进成骨,加速骨愈合.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RNA干扰bcl-2基因对人骨肉瘤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选用人骨肉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以siRNA分别处理MG63细胞24~72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内bcl-2、bcl-xl、bax、caspase-3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NA干扰bcl-2基因对MG63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下调bcl-2的表达的同时,上调了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并使C-myc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对bcl-xl、bax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RNA干扰显著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对人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异种完全脱蛋白骨复合基因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 在体外构建人工骨的可行性,并对其体内异位成骨进行评估。方法: 体外将兔骨髓基质细胞进行成骨诱导, 然后接种复合rhBMP2的小牛完全脱蛋白骨, 构建组织工程骨, 植入自体大腿肌袋内, 术后4、8周处死动物分别进行常规组织学检查、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折弯力学测试, 观测这种组织工程骨在体内的异位成骨作用。结果: 这种方法构建和组织工程骨在体内异位成骨效应显著且抗折能力较强。结论: 异种完全脱蛋白骨复合rhBMP2可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这种组织工程骨在体内的成骨能力随植入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74.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与骨折愈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骨生长因子的一种,因为最初从血小板中分离获得而得名,广泛存在于骨组织中。在骨折发生后,通过促进骨折区域细胞的增殖、分化对骨折的愈合及在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了解PDGF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对促进临床骨折早期愈合预防骨愈合的延迟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讨论颈椎骨折脊髓损伤术后并发呼吸道梗阻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吸痰灌洗的疗效.方法 对16例(22例次)颈椎骨折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的呼吸道梗阻使用纤支镜吸痰和灌洗(BAL)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于治疗后呼吸困难均明显改善,监测血氧饱和度(saO<,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回升,术后根据痰茵培养药敏试验结果予以抗生素治疗,痰量明显减少,肺部感染控制满意.结论 对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术后出现呼吸道梗阻的患者行纤支镜吸痰及灌洗(BAL)术,并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应用,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安全可行,为解决颈椎骨折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的呼吸道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6.
TGFβ1和BMP2对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TGFβ1和BMP2对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从而了解其在关节软骨损伤修复及骨关节炎(OA)病理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光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液烁计数、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等方法观察软骨细胞的直微结构和增殖、分化及其特异性的表达。结果:TGFβ1显著增加了原代软骨细胞^3H-TdR的掺入和使其进入S-G2/M期细胞比例增加。而BMP2则对第5代软骨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结论:TGFβ1能促进原代软骨细胞的增殖,但不能阻止其增殖能力随传代培养而减弱,而BMP2则显著促进了第5代软骨细胞的增殖,这可能与细胞的分化状态和细胞外基质(ECM)、细胞骨架等有关。  相似文献   
77.
转化生长因子β不同给药方式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方式给予外源性TGF-β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兔右尺骨骨折模型,不同给药方式下在骨折区给予TGF-β,观察骨折愈合后生物力学、骨痂面积、皮质骨厚度和哈佛氏管直径的变化.结果给予TGF-β各组的骨痂面积和最大抗弯强度明显增加,以缓释系统给予法治疗后的作用最强,对极限应力、刚度、极限负荷时能量吸收、皮质骨厚度和哈佛氏管直径则没有影响.结论外源性TGF-β对骨折愈合有一定促进作用,不同给药方式给予TGF-β,对骨折愈合作用的效果不同,以缓释系统法给予TGF-β的效果较强.  相似文献   
78.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关节周围松质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国产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周围松质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认为可吸收内固定物是治疗关节周围松质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缓慢牵伸肢体延长对周围神经产生的亚临床损害及该亚临床损害的修复转归,研究肢体延长与神经损害的关系 ,为临床肢体延长提供检测方法并指导肢体延长的治疗. 方法对 23例共 42条肢体每天以 1 mm速度行肢体延长,患者于术前,术后 2, 3个月, 2年行下肢感觉诱发电位检查并对症状体征进行临床评定,与延长前及同期门诊正常人测量值对照分析.延长幅度 4~ 10 cm. 结果除 1例延长至 9.5 cm时出现小腿及足背麻木症状外,其余在延长结束后均无明显神经损害临床症状,但神经的腰髓复合感觉诱发电位检测表明亚临床损害存在,但这种损害在延长结束后 3个月大部分恢复,在延长后 2年基本完全恢复. 结论肢体缓慢延长神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不出现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度延长.  相似文献   
80.
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周围粘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板切除”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脊柱疾患中的常规步骤,但部分病例椎板切除部在术后愈合过程中所形成瘢痕组织可突入椎管,造成医源性椎管狭窄。当瘢痕与神经根外膜或硬脊膜形成粘连、产生压迫时,可使腰腿疼痛症状复发,导致手术失败,即出现“下腰部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其发生率高达6%-15%。如何防止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周围瘢痕粘连成为目前脊柱外科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自1948年Key和Ford提出纤维化形成的前源学说,认为术后瘢痕形成来源于椎管前方损伤的纤维环开始。多年来诸多学者针对此项难题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预防此症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