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3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观察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经皮植入三叶草钢板治疗未波及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本科2004年8月至2006年11月收治的19例未波及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其中闭合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4例(均为Ⅰ度开放性骨折),伴有腓骨骨折16例.均采用间接复位、微创经皮植入三叶草钢板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6~23个月,平均12个月,愈合时间4~7.5个月,平均5.7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畸形,有3例因挫伤术后早期出现皮肤色泽改变,予以对症、观察后好转,其余患者术后仅出现短暂的软组织肿胀,未发现感染及皮肤坏死.结论 MIPO微侵入经皮植入三叶草钢板是治疗未波及关节面胫骨远端骨折的一种理想、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皮克氏针治疗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自2000年8月至2007年10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获得随访46例,其中伸直尺偏型25例,伸直桡偏型21例.按Garland分型:Ⅰ型7例,Ⅱ型11例,Ⅲ型28例.患儿平均年龄为6岁2个月(1.6~8岁).手术方式为全身静脉麻醉下先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闭合复位,然后经皮穿入2~3枚克氏针固定骨折,并应用上肢石膏固定肘、腕关节于功能位.结果 本组4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0个月(3~3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患侧肘关节活动度:平均伸直角度为0°.平均屈曲角度为135°,无1例出现Volkmann挛缩及医源性神经损伤,1例患者出现肘内翻畸形.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固定稳定、防止Volkmann挛缩以及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但骨折复位不良,尤其是尺偏未恢复可能导致肘内翻畸形.  相似文献   
13.
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5月采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的31例33侧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男性12例,女性19例,年龄42~81岁,平均54.15岁.根据AO/SAIF分型:B1型2侧,B2型2侧,B3型4侧,C1型8侧,C2型12侧,C3型5侧.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均获得骨折愈合且对位良好,患者术后腕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疗效依照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22侧,良7侧,可4侧,优良率为88%.结论 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是一种微创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儿童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小切口微创治疗儿童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1-2007年,本科对51例难复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内外侧联合手术入路,透视下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观察术后伤肢肿胀情况、早期功能锻炼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伤肢肿胀程度轻,术后2-4d完全消退,术后2-3周即可取石膏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随访3个月至5年,全部骨折均愈合,按Flynn标准对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其中优43例,良6例,差2例,发生肘内翻3例。结论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小切口治疗儿童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微创、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及肘内翻发生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大鼠心肌梗死后HCN表达的变化及普伐他汀的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后心室肌HCN2、HCN4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趋势,探讨普伐他汀对AMI后心室肌HCN2、HCN4变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将存活的2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4 h组、1周组、4周组和普伐他汀组,每组5只,同时于各时间点均设立假手术组,每组5只.取右室心肌组织样本,用Real-time PCR检测HCN2、HCN4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HCN2、HCN4蛋白质表达.结果 4周组和普伐他汀组HCN2 mRNA及蛋白质表达,HCN4 mRNA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普伐他汀组HCN2 mRNA及蛋白质表达明显低于4周组(P<0.05).各组均未检测到HCN4蛋白质表达.结论 AMI后4周心室肌HCN2、HCN4表达增高;普伐他汀能抑制AMI后HCN2表达的上调,而对HCN4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习惯性肩关节前下脱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研究小切口改良Bristow手术和关节镜下带线锚钉修复Bankart损伤治疗肩关节习惯性前下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6月至2008年1月对20例习惯性肩关节前下脱位患者根据其经济状况进行分组,11例采用小切口改良Bristow手术,为小切13组;9例采用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垂直褥式缝合修复Bankart损伤,为关节镜组.回顾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Rowe肩关节功能修正评分;观察两组的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小切口组平均为45 min,关节镜组平均为51min.术后Rowe肩关节修正评分:小切口组为80~95分,关节镜组为75~94分.小切口组11例患者术后获6~48个月(平均15.8个月)随访.关节镜组9例患者术后获18~38个月(平均26个月)随访.两组结果全为优,优良率为100%,随访期间均无复发及并发症发牛.结论 小切口改良Bristow手术与关节镜下Bankart损伤修复手术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别,均较满意,且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前者手术易于临床普及.  相似文献   
17.
肘关节镜"序贯五入路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肘关节镜"序贯五入路法"在肘关节损伤和疾病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004年4月至2007年5月期间收治53例肘关节镜手术患者,包括肘关节强直24例,骨折15例,肘关节游离体7例,桡骨小头脱位2例,关节结核8例,类风湿关节炎4例,骨化性肌炎5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3例,滑膜软骨瘤1例.手术入路采用"序贯五入路法",由肘后"软点"建立第一入路后,关节镜监视下于前外侧建立第二入路,通过第二入路绕过冠突由内向外建立第三入路.再在肘后肱三头肌腱两侧建立后外侧人路和后内侧人路,作为第四、五入路.按顺序探查肘关节腔,并进行相应处理.其中3例转为切开手术.术后采取无痛性康复训练,对手术前、后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46例患者术后获6~34个月(平均11.65个月)随访,Mayo评分:术前45~85分,平均(66.8±11.5)分,良14例,可21例,差11例;术后55~100分,平均(84.5~10.5)分,优16例,良21例,可8例,差1例.术后2例出现一过性神经麻痹症状,其中尺神经深支和桡神经深支各1例,3个月后恢复.结论 采用"序贯五入路法"肘关节镜下显露满意、视野清晰,手术效果好;手术入路安全,并发症少,值得在肘关节镜手术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正>静脉炎是输液治疗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静脉炎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同时不利于临床治疗的继续进行。临床广大医务工作者对静脉炎的防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对静脉炎的防护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冻干同种异体髂骨作为支架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冻干同种异体髂骨块支架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生物力学特点.方法 参考美国组织库协会标准,进行髂骨块采取、脱细胞、脱脂、脱蛋白、消毒、保存.分别将纤维蛋白胶、利福平负压灌注入骨块孔隙内;大体观察冻干同种异体髂骨块、载利福平髂骨块的结构特征,扫描电镜观察孔径、孔隙连通、利福平晶体分布情况,液体置换法测定孔隙率和密度,弯曲试验、扭转试验、压缩试验评价其力学性能.结果 冻干同种异体髂骨支架材料呈乳白色,为三面薄层皮质骨及中间松质骨组成的"夹心饼结构",具有骨组织天然三维网状孔隙,孔隙内洁净,相互连通,利福平晶体被纤维蛋白胶均匀地固定于骨块表面和内部;冻干同种异体髂骨块密度(0.35±0.03)g/ml,孔隙率(67.23±9.12)%,孔径(395.36±37.02)μm,抗扭强度(5.96±1.53)MPa,抗压强度(9.94±0.73)MPa,弹性模量(376.14±27.32)MPa,抗弯强度(15.70±2.35)MPa.结论 冻干髂骨块具有天然生理性孔隙,生物力学性能良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iopmentaidysplasa of the hip,DDH)是小儿比较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包括骨骼和软组织两方面的变化,病变累及髋臼、股骨头、关节囊和髋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DDH在国发病率比较高,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1]。本科自2008-2010年共收治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3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整体护理,疗效显著,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