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内、外侧联合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及其疗效。方法 2005-2010年本科对4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微创肘内、外侧联合小切口治疗。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2-3周即可去石膏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随访3个月-2年,全部骨折均愈合,按Flynn标准对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其中优35例、良6例、差4例。结论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安全、方便,损伤小,固定可靠,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S型切口双侧进针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5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后正中S型切口,内、外髁两侧进针,用2枚克氏针作交叉内固定。结果:骨折复位良好,骨折愈合后肘关节功能良好,无肘内翻发生。结论:后正中S型切口内外克氏针交叉进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暴露清楚、骨折易复位、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且能有效防止肘内翻发生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创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微创肘内、外侧联合小切口入路复位,多枚克氏针多维固定治疗47例移位明显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骨折愈合良好,肘关节功能95%恢复,平均时间1-3个月.有4例轻微肘内翻,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采用微创切口入路和多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移位骨折安全,组织损伤小,固定可靠,肘关节功能恢复好,更能有效预防血管、神经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与肘内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6例肱骨髁上骨折和4例肘内翻应用三格克氏针交叉固定,并用钢丝,橡皮筋形成张力带弹性加压固定于桡侧,术后不用外固定,可早期锻炼肘关节功能,无并发症20年随访1~4年,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肘内翻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及正中神经损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9月至2011年7月手术治疗的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同时合并肱动脉及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资料。开放性损伤1例,闭合性损伤7例;4例经肘前侧入路行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一期血管神经探查术,4例经肘外侧小切口行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术后扩张血管、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3~4周拆除石膏功能锻炼。结果术后4~6周骨折愈合良好。随访3月~2年。8例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无肘内翻及肘外翻畸形;1例正中神经功能恢复不良,7例正中神经功能完全恢复;8例患侧上肢发育正常。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因肘关节解剖的特殊性,常合并肱动脉及正中神经损伤;术前根据肢端血运及活动情况,可选择经肘前侧入路行骨折复位固定、血管神经探查术,或经肘外侧小切口单纯行骨折复位固定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经肘内外侧切口、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例儿意肱骨髁上骨折采用经肘内外侧切口、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 经3~12个月随访,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3~6周.平均5周,无切口感染及volkmann挛缩发生,肘关节功能均在3个月内恢复,按李稔生等评定标准:优16饲,良2例,可1饲,差1例,优良率为90%。结论 采用肘关节内外侧切口、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组织损伤小、利于解剖复位、内固定稳定性好、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手术不需要特殊器械设备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7.
郑博  曹晓林  钟亮  戚飞成 《海南医学》2013,24(21):3209-3210
目的 观察评价肘后肱骨内外髁顺行“U”形切口手术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肘后肱骨内外髁顺行“U”形切口入路,行肱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22例肱骨髁间骨折经肘后肱骨内外髁顺行“U”形切口手术入路行内固定治疗,术中暴露清晰,骨折复位理想,早期开始功能锻炼,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7.2%.结论 肘后肱骨内外髁顺行“U”形切口手术入路暴露术野广,行内固定空间、探查空间大,减少周围组织损伤,切口张力小,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肘关节功能恢复,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并如何预防肘内翻的发生。方法对儿童104例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单纯外固定、内固定+外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评定术后肘关节功能,统计肘内翻的发生率。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0~60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4~6周,肘关节评分优良率94.2%,肘内翻发生率8.7%。结论根据不同情况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良好的复位、牢固的固定、早期正确的康复锻炼可臧.少肘内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肘前外侧切口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肘前外侧切口及克氏针固定治疗。结果经3~12月随访,骨折愈合良好,且肘关节功能均在3月内恢复,75例中优64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6%。结论采用肘前外侧切口及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组织损伤小、利于解剖复位、利于术后肘关节屈伸功能恢复的优点,此外还可以有效防止肘内翻畸形的发生,加速骨折愈合,有效预防神经、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内固定方式,肘内翻畸形的预防.方法 对78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均采用肘关节内外侧切口保留肱三头肌,桡侧截骨、骨折复位,交叉克氏针桡侧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结果 随访1-5年,关节功能优76例,良2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无肘内翻发生.结论 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保留肱三头肌的内外侧切口桡侧截骨交叉克氏针桡侧张力带钢丝内固定,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内侧入路”手术治疗那些必须行切开复位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24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病例,男16例,女8例,年龄6~11岁,平均8.5岁。术前常规化验、心电图、胸片、患肢肘关节正侧位片,全麻或臂丛麻醉,取肘关节前内侧L型切口,先探查修复肱动脉、正中神经,然后显露并复位肱骨髁上骨折,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后前臂中立位石膏外固定3周,拍片见骨痂后撤石膏、克氏针,肘关节功能锻炼。结果:24例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愈合良好,肘关节活动良好,21例肘关节屈伸达正常范围,1例较正常范围小10度,1例较正常范围小20度,1例轻度肘内翻。结论:对于手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前内侧入路优于其它入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依据闭合复位外侧运用交叉克氏针相关张力带原理实施固定手术治疗干预对策用于内侧柱塌陷型肱骨髁上骨折儿童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针对本医院25例儿童闭合复位外侧运用交叉克氏针相关张力带原理实行固定手术治疗干预,固定手术治疗之前及固定手术治疗之后即刻Baumann角测量度数、随访总体时长、骨折愈合所用时长、最后一次随访时肘关节活动具体范围情况、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固定手术治疗之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治疗后Baumann角测量度数相比固定手术治疗之前减小(P<0.05);随访总体时长(18±3)个月,骨折愈合所用时长(4.9±0.5)周;屈曲角度(129.4°±10.2°),伸直角度均数值(15.1°±2.3°),旋前角度(78.1°±3.3°),旋后角度(78.4°±4.1°);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情况88%;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儿童内侧柱塌陷型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外侧运用交叉克氏针相关张力带原理开展固定手术治疗干预显示较佳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俊平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1):978-979
目的探讨闭合手法复位结合超肘关节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2008年1月用闭合手法复位结合超肘关节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132例。结果优96例,占72.73%;良33例,占25%;可3例,占2.27%;无差病例,优良率97.73%,肘内翻畸形2例,占1.52%。结论此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并发症少、疗程短、功能恢复良好、后遗症少,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儿童肘关节创伤的X线表现,以提高X线诊断水平。方法分析125例儿童肘关节创伤的X线表现,其中全部病例均摄肘关节正侧位片。结果125例中,81例创伤发生于左侧,44例发生于右侧,其中肱骨髁上骨折49例,肱骨外髁骨骺骨折28例,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6例,肱骨内上髁骨骺分离18例,尺骨鹰嘴骨折7例,尺骨近端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6例,单纯尺骨近端骨折2例,桡骨小头骨骺分离或骨折5例,肘关节后脱位2例,桡骨小头半脱位2例。结论熟悉儿童肘关节的解剖特点,依靠直接和间接征象,判断X线片上不显影部分的损伤,可提高儿童肘关节创伤的X线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伸直型髁上骨折发生肘内翻的可能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明确诊断为伸直型髁上骨折的24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Ⅰ型骨折60例,其中尺偏型28例,桡偏型32例,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Ⅱ型骨折56例,其中尺侧损伤偏重25例,桡侧损伤偏重31例,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Ⅲ型骨折128例,均手术治疗,其中63例行肘内侧入路手术,32例行肘外侧入路手术,33例行内外侧小切口双侧入路手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23例,无血管神经损伤221例.治疗6个月后观察肘内翻发生率.结果 Ⅰ型骨折尺偏型肘内翻发生率明显高于桡偏型(P<0.05);Ⅱ型骨折尺侧损伤重者肘内翻发生率明显高于桡侧损伤重者(P<0.05);Ⅲ型骨折外侧入路肘内翻发生率明显高于内侧入路及双侧入路(P<0.01).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者术后肘内翻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血管神经损伤者(P<0.01).GartlandⅡ型骨折术后肘内翻率高于Gartland Ⅰ、Ⅲ型(P<0.05).结论 儿童伸直型髁上骨折发生肘内翻的原因复杂,合理有效的治疗可降低肘内翻发生率,但无法避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内侧入路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典型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24例。术前查体不伴有血管神经损伤。15例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9例行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9~21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肱骨远端形态恢复。其中闭合复位组2例,切开组1例出现关节活动受限,但屈伸功能受限<10°;闭合复位组1例出现迟发型尺神经麻痹,术后3.5个月逐渐恢复。两组的肘功能屈伸活动度和提携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和内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议先行闭合复位,两次复位不成功者则改用切开复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交叉克氏针桡侧"8"字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4月至2009年7月26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用肘关节后侧正中人路交叉克氏针桡侧"8"字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术后第2日开始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6~8周行内固定物取出术.随访6~18个月,全部骨折均愈合,以flyun标准及综合屈伸...  相似文献   

18.
吕乔  刘卫华  阮安培 《中国医药导报》2012,9(7):157-158,160
目的评价几种常用的穿针方式在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近6年来经我院手术治疗的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病例74例,均经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依据穿针方式分为三组。通过对各组正位平片中Baumann角进行比较,评价各种穿针方式的稳定性,并应用Flynn评分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经比较,各组术中及骨愈合时正位片的Baumann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肱骨小头骨化中心与侧位片肱骨干的关系亦均未发生变化;各组末次随访时的肘关节评分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均未发生医源性神经损伤。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采用改良外侧手术入路及克氏针内固定方式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比较改良的外侧手术入路及克氏针内固定方式与常规手术入路、克氏针内固定方式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的差异。结果:2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1月-4年零6个月,骨折复位对线对位良好,骨折全部愈合,经过功能锻炼后肘关节功能良好,1例轻度肘内翻(〈5°),发生率4%。参照朱盛修的疗效标准,本组优19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2%。结论:改良外侧手术入路、肱骨髁上外侧双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复位容易,稳定性可靠,功能恢复良好,可避免医院性神经损害且不增加肘内翻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郭洪章  张生玉 《当代医学》2010,16(22):59-60
目的分析外侧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2月~2009年3月,采用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53例。患者男31例,女22例,平均年龄6.5岁。采用肱骨远端外侧2~3cm小切口切开复位骨折,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石膏外固定。结果本组53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6~36)个月。骨折全部于6个月内骨性愈合,切口瘢痕宽度〈0.5cm。随访结束时患肘平均伸肘0°,平均屈肘130°。3例出现12°肘内翻,未发生Volkmann肌萎缩。结论外侧小切口手术治疗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