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人工髋关节不同材料假体对骨界面的应力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计算机三维有限元方法,了解在应力状态下不同材料的人工髋关节假体组合对骨界面的应力分布规律,从生物力学角度为人工髋关节的临床应用和设计制造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全髋置换前后进行单髋站立生物力学测试,分析假体植入前后股骨和髋臼总体的应力模式和植入后各种组合的假体对骨界面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1、各种假体置换后等效应力(von Mises)峰值均位于假体远端相应股骨区域,但应力峰值有所下降,以股骨距区下降最为明显,遮挡率最大,而以弹性模量较钛合金低的CFR/PSF作为柄的股骨的相应区域的遮挡率较低。2、各种组合的假体对股骨界面的应力从近端至远端均呈逐渐增高趋势,而对于相同的柄比较而言,不管是金属-金属、陶瓷-陶瓷、陶瓷-聚乙烯还是金属-聚乙烯组合,其相应界面应力值无明显差别(P〉0.05),但以CFR/PSF作为柄对股骨相应界面存在较高的应力。3、置换前在髋臼顶穹部存在较高应力,并逐渐向周围递减;置换后应力主要集中在髋臼的周边区域,但从髋臼顶部→后下→前下呈逐渐递减趋势;而在相同区域的不同组合其界面应力值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1、各种假体植入后均在股骨距处形成较高的应力遮挡,而用弹性模量较低的CFR/PSF作为柄,其股骨相应区域的应力遮挡率较低,但股骨相应界面应力较大,而界面应力过大是产生假体微动主要因素。2、股骨界面从近端至远端呈逐渐增高趋势的应力规律符合该假体的设计原理;相同假体柄的不同组合其股骨和髋臼相应界面应力值无明显差别,实验表明力学因素并不是选择假体组合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采用光学弹性实验及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法,研究伸肌腱在不同体位加载下对肱骨外侧髁的应力作用规律,探讨肱骨外侧踝骨折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案。方法 分别制造儿童肱骨三维光学弹性及有限元模型,模拟伸屈肘及前臂旋前、中立、旋后和内外翻等多种体位加载,观察和计算分析相应部位的应力分布状况。结果 各种体位肱骨外侧髁区平均应力值均最大;半屈肘时应力值远大于相应伸肘时,而伸肘时的伸肌腱作用节点应力值却大于外侧髁区;伸肘内翻位有伸肌腱作用力的加载下,肱骨外髁上部为拉应力条纹,内髁上部为压应力条纹。结论 儿童半屈肘位时易发生肱骨外侧髁骨折,而在伸肘内翻位时,以伸肌腱牵拉为主的弯力偶矩可拉脱外侧髁形成骨折;肱骨外侧髁骨折的复位可利用伸肌腱的牵拉作用,而固定则尽量避免伸肌腱的牵拉。  相似文献   
10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因股骨头的血液供应破坏而造成的以骨小梁和骨髓坏死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高,是世界医学关注的骨科3大难治病之一。在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中,如果能恢复股骨头的血供,那将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个巨大的突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104.
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外端骨折绝大多数为直接暴力的结果,可以引起肩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以往的手术治疗中常出现术中固定困难,固定不牢靠等问题,我院2000年6月-2004年10月应用肩锁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外端骨折,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5.
梯度糖溶液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梯度高糖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的影响。方法:采用胰蛋白酶-Ⅱ型胶原酶消化法从1~2日龄SD大鼠颅盖骨中分离出OB,倒置显微镜下及HE染色观察其形态,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ase)染色法、钙化结节染色、Vam—Gieson染色鉴定细胞后用不同浓度的糖溶液加入到成骨细胞培养体系中,作用不同时间,应用MTT比色法、ALPase含量测定、矿化结节形成量等来检测其对成骨细胞增殖和成骨能力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糖溶液在OB培养48h时具有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但〉15mmol/L的溶液在72h时则呈抑制效应,其中以≤15mmol/L的糖溶液在培养早期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或P〈0.01),而在培养较长时也无明显抑制效应;≥30mmol/L的糖溶液在OB培养7d时显著抑制ALPase的分泌(P〈0.05);≥10mmol/L的糖溶液在培养18d时对矿化结节的形成也具有明显的延迟效应;〈10mmol/L的糖溶液对OB分泌ALPase及矿化结节形成无抑制作用。结论:高糖可影响OB增殖、分化与矿化能力,OB增殖耐受的糖浓度为≤15mmol/L,OB分化与矿化过程耐受的糖浓度为〈10mmol/L。  相似文献   
106.
无名异冲剂在骨折愈合中对DNA和BMP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目的探讨无名异冲剂治疗骨折的作用机理。方法新西兰家兔55只造成双侧桡骨3mm缺损的骨折后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于术后1、2、3、4、5周取骨痂制成石蜡切片,以Feulgen反应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显示DNA和BMP,进行图像定量分析。结果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中骨折修复细胞DNA指数和骨痂局部BMP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两组相同;用药组第1、2周骨痂DNA指数和BMP含量明显高于同期的对照组(P<001);用药组BMP高峰出现在第2周,对照组出现在第3周。结论无名剂冲剂能促进骨折修复细胞的增殖,增加成骨细胞的活性,诱导BMP合成,加速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通过观察桃红四物汤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局部微血管密度的影响,进一步阐明活血化瘀法防治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理。方法:6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正常组6只和实验组54只,采用贺氏造模法,6周后处死正常组6只和实验组6只,确定造模成功;将剩余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桃红四物汤7ml/kg灌胃治疗,一日一次,对照组以生理盐水7ml/kg治疗,一日一次。并分别于治疗后第1、2、4周全部处死取材。分别进行股骨头组织病理学观察,并检测股骨头局部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①对照组空缺骨陷窝数明显增多,骨小梁稀疏,髓腔脂肪细胞增大、增多;治疗组空缺骨陷窝数减少,骨小梁增多、增密;②治疗组股骨头局部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股骨头局部微血管密度。结论:桃红四物汤能促进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局部微血管的生长,改善股骨头局部血运,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8.
在西医占主导地位的欧美国家,中医骨伤科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9.
椎动脉型颈椎病非骨性因素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近年来椎动脉型颈椎病非骨性发病机理的最新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其发病因素,主要有颈部软组织痉挛和无菌性炎症,体液中神经肽类物质的升高,椎动脉迂曲、变细、硬化,交感神经受激惹引起的椎动脉痉挛等;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和趋势,为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特异、高效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糖蛋白,具有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及血管生长的作用,在治疗性血管生成及骨形成、骨重建、骨愈合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单纯介入VEGF蛋白,因其具有很短的半衰期[1]、不便利及价格昂贵、病人耐受性差等诸多因素限制,使其不能广泛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许多学者对VEGF基因治疗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就VEGF基因调控血管功能在骨疾病的应用进行综述。1VEGF的生物学特性VEGF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或促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