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肾癌对放化疗均不敏感,现有治疗手段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亟需探究新的治疗方法。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和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是一对免疫共刺激因子,PD-1、PD-L1高表达与肿瘤免疫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PD-1及PD-L1阻滞剂在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已取得显著成效,在其他恶性肿瘤中的疗效亦在不断研究中。相关临床研究显示抗PD-1/PD-L1治疗在肾癌中显现一定疗效。PD-1/PD-L1阻滞剂有望成为肾癌治疗的新希望。本文旨在回顾及总结近年来PD-1及PD-L1阻滞剂在肾癌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2.
虽然晚期初治乳腺癌一直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但是合理的综合治疗已使部分患者看到了治愈的希望。作者综合大宗回顾性研究和ASCO会议三项前瞻性临床研究的结论,认为在保证全程有序、有效、可持续的系统性全身治疗前提下,年龄55岁、激素受体阳性、肿瘤负荷轻、局部症状或体征明显的患者可以考虑原发肿瘤手术。对于该类患者是选择先接受原发肿瘤手术还是全身治疗仍然存在争议,而通过合理有效的综合治疗一定可以使患者的预后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复方藤梨根制剂对胃癌细胞MMP-9、TIMP-1和E—cad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胃癌细胞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以SGC-7901胃癌细胞株建立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0.9%氯化钠溶液组(对照组)、复方藤梨根制剂低剂量、中剂量及高剂量组,接受连续21d灌服治疗。待裸鼠衰竭或死亡后解剖观察肿瘤转移等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MMP-9、TIMP-1和和E—cad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根据胃癌裸鼠动物模型的转移部位进行赋值评分,氯化钠溶液与中、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5,P〈0.05),与低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7,P〉0.05)。经免疫组化法检测.对照组的胃癌细胞的MMP-9明显高于中、高剂量复方藤梨根制剂组(B3.86,P〈0.05);对照组的胃癌细胞的,TIMP-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中、高剂量复方藤梨根制剂组(止4.30.P〈0.05):而E—cad表达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1。P〉0.05)。结论复方藤梨根制剂可能是通过下调MMP-9和上调TIMP-1的途径发挥抗胃癌转移作用:而对E—cad的异常表达没有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4.
肿瘤内科治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治疗的规范化问题、学科界定、研究范围、专业医师培训等诸多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以完善肿瘤内科学的理论体系,提高肿瘤内科治疗的水平.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比较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评分系统(MNSI)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在无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ADPN)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4月至2009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住院的232例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行MNSI、TCSS及神经电生理检查(NET)筛查,以NET为诊断ADPN的金标准,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价两种评分系统的诊断效能及分析它们不同切点诊断ADPN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及κ值;同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两种评分系统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MNSI及TCSS诊断ADPN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2、0.704,MNSI及TCSS诊断ADPN的最佳切点均为>2,此时它们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κ值分别为66.2%、90.4%、78.3%、0.566、0.588及73.3%、63.7%、68.5%、0.370、0.345.MNSI对ADPN的诊断效率及与NET的一致性较好且优于TCSS.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DPN的大部分相关危险因素[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病程、胰岛功能、HDL-C]同样与MNSI评分相关.结论 MNSI是一项相对快速、可靠性较好的筛查方法,因此可用于对ADPN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的筛查和评估.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人源性膀胱癌细胞在下调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基因表达后,多西他赛对其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shRNA和shRNA-XIAP质粒分别稳定转染人源性膀胱癌T24T细胞。以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以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膀胱癌细胞XIAP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T24T以及转染空载体的T24T细胞相比较,以ATPase法检测多西他赛对转染 XIAP 基因的膀胱癌细胞的细胞毒性。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多西他赛预处理转染 XIAP 基因的膀胱癌细胞的凋亡率;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和caspase-3蛋白表达和裂解水平。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分别观察shRNA和shRNA-XIAP转染的T24T细胞,均见稳定荧光。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人源性膀胱癌T24T细胞在稳定转染反义XIAP基因后,其XIAP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经多西他赛处理24 h后, 转染反义XIAP基因的T24T细胞IC50为(1.23±0.62)nmol/L,远低于T24T以及转染空白载体的对照组细胞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 T24T shRNA-XIAP细胞组(2 nmol/L和5 nmol/L)凋亡率 显著高于转染空载体细胞的凋亡率 。与转染空载体的细胞相比较,T24T shRNA-XIAP细胞内的PARP和caspase-3明显降低。结论: 下调膀胱癌细胞的XIAP基因表达后,可显著增强化疗药物多西他赛所诱导的膀胱癌细胞的凋亡,并增强多西化赛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37.
伊立替康是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药物,本文阐述了伊立替康在多项Ⅱ期、Ⅲ期临床研究中的研究结果,表明伊立替康与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帕尼单抗等靶向药物联合在一线、二线、多重耐药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但伊立替康与酪氨酸激酶抑制药、舒尼替尼等小分子靶向药物联合疗效不佳。而具体的药物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与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8.
艾迪注射液联合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经皮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89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射频组。单纯射频组予冷循环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组在射频术后给予艾迪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0天。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u)及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无明显变化,CD4细胞亚群和CD4/CD8比例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而单纯射频组治疗后Au升高(P〈0.05),ALB显著下降(P〈0.01),CD4细胞亚群和CD4/CD8比例无明显变化。在〉3cm的肿瘤中1年内随访联合治疗组的复发率为20.0%(3/15个),小于单纯射频组的复发率55.0%(11/20个,P〈0.05)。结论 射频消融联合艾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减轻射频消融对肝功能损害,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评价乌苯美司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远处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6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Ⅲ期和Ⅳ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均行术后常规辅助化疗,A、B两组分别加服6个月、12个月乌苯美司,对照C组不服乌苯美司。观察3组的CD4/CD8、NK细胞活性,以及无病生存期、中位生存时间。结果在可评价的60例患者中,A、B组两组在服用乌苯美司后CD4/CD8比值及NK细胞活性,均较治疗前自身对照组及C组明显提高(P<0.05),B组CD4/CD8比值及NK细胞活性高于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治疗组的无病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时间较对照C组时间延长(P<0.05),B组的无病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时间较A组延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服用乌苯美司可显著改善CD4/CD8比值、NK细胞活性,延长无病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时间,抑制肿瘤的复发及远处转移。乌苯美司是否通过提高患者免疫力、抑制CD13的活性进而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