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5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53篇
内科学   115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85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164篇
综合类   630篇
预防医学   198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159篇
中国医学   185篇
肿瘤学   9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园园  楼晓芳   《护理与康复》2021,20(6):42-44
总结1例合并上呼吸道梗阻的Pierre Robin综合征患儿的家庭护理经验.对家长进行家庭护理指导,并定期随访.指导内容包括:无创通气的管理,病情观察,鼻胃管营养支持,生长发育监测,口腔护理等.患儿经治疗和家庭护理183 d后,呼吸道梗阻症状明显改善,无低氧并发症及吸入性肺炎发生,体质量增长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表皮生长因子(EGFR)蛋白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集的90例CRC组织标本作为B组,25例腺瘤标本作为C组,同期选取25例健康人正常黏膜作为A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BRCA1和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B组、C组的BRCA1、EGFR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淋巴转移的BRCA1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不同的患者BRCA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细胞分化程度、Duke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CRC患者EGFR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BRCA1、EGFR蛋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有望成为CRC治疗的新方向和新靶点,将对肿瘤的生长调节和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4P医学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1日~2019年4月1日收治的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4P医学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依从性[采用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TASHP)]、自我管理能力(采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心理压力[采用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高血压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TASHP、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MHC-SF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4P医学模式运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可促进患者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心理压力,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施晓慧  应海舟  应海芬 《新中医》2021,53(16):135-138
目的:观察清心平肝法针刺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发性抽动症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捏脊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心平肝法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及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症状(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面红易怒、心烦气急)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YGTSS (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抽动频率、抽动强度、抽动次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YGT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YGT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心平肝法针刺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YGTSS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温州市弯曲菌引起腹泻的流行病学特点,掌握弯曲菌的耐药状况、分子型别特征。方法 在2017至2019年间对2家温州市区哨点医院的腹泻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弯曲菌的分离培养和常规生化鉴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进一步鉴定,同时进行药敏试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sequence typing, MLST)研究。结果 909例腹泻病例弯曲菌检出率为10.2%(93/909),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阳性率分别为8.9%(81/909)和1.3%(12/909)。6个年龄组间及不同季节的弯曲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年龄2=2.09,P>0.05;χ季节2=0.468,P>0.05)。93株弯曲菌对11种抗菌药物共产生了22种耐药谱,耐萘啶酸(Nalidixic acid, NAL)-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CIP)-四环素(Tetracycline, TET)谱型最多,占38.7%(36/93)。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多重耐药率(耐3种以上抗生素)分别为42.0%(34/81)、50.0%(6/12)。MLST分型结果显示本地分离株中,空肠弯曲菌被分成54 种ST型,含15 个克隆群,最多的克隆群为ST45CC,占11.1%(9/81),结肠弯曲菌分为8 种ST型,主要的克隆群为ST828CC,占83.3%(10/12)。本研究共发现16个新的ST型。结论 温州市食源性腹泻病例中弯曲菌已成为主要病原,且呈现很高的多重耐药性,在遗传特征上表现为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一日活动中,每个环节都有其特有的、明确的目标和内容及其组织形式,而环节与环节转换的空隙称之为过渡环节,但是“过渡环节”一直被教师所忽略,幼儿消极等待现象在过渡环节尤为突出。本研究在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后,着重改变教师的组织,分别从音乐在过渡环节的带动、无痕的分流、自主小活动等策略入手,旨在消除过渡环节的消极等待现象。  相似文献   
7.
了解中国中小学校卫生室服务现状与需求,为加强学校卫生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分层选择调研省份,每个调研省份选择1~2个调研点,共抽取16个省26个调研点.每个调研点内随机选择城乡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共6所学校作为调研点校,每个调研点校每个年级(小学选择三~五年级)随机选择10名学生匿名填写“全国中小学校卫生人员队伍建设调研学生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4 661份.结果 学校卫生室提供的服务中,“外伤处理”占49.4%、“咨询身体健康问题”占40.5%、“体检”占39.0%;调查对象过去1年时间内,去学校卫生室看病或咨询次数1~3次的占45.1%,4~5次的占6.4%,≥6次的占3.7%.在学校生病时,选择去学校卫生室看病的分别占65.8%(小学)、64.0%(初中)、54.4%(高中);在学校突然发生外伤时,选择去学校卫生室的分别占78.2%(小学)、73.2%(初中)、69.6%(高中).结论 中小学生对学校卫生室服务需求大,需要继续加强中小学学校卫生室建设.  相似文献   
8.
子宫动静脉畸形( uterine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UAVMs)在临床上是较为少见的疾病,但常常导致不明原因阴道流血,有时可出现大出血,危及生命。现对在金华市中心医院诊治的2例UAVMs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应海芬  王庆丰  应海舟 《新中医》2015,47(1):213-214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推拿术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推拿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肩部疼痛改善情况及对肩关节运动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肩部疼痛、肩关节功能评分均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术治疗肩周炎能有效减轻患者肩部疼痛症状,恢复肩关节功能,安全可靠,可作为肩周炎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