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236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51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0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86例中晚期宫颈鳞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n=46)、单纯放疗组(n=40),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并比较分析。结果放疗结束时两组有效率分别为100%、9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组有较明显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与单纯放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比较,能明显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降低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复发率。同步放化疗组有较明显的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但患者经治疗后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改良袢式吻合在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0月安阳肿瘤医院行全胃切除术116例,其中76例行改良袢式吻合,40例行传统Roux-en-Y吻合.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比较两种重建方式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基本相同,改良袢式组手术重建时间较Roux-en-Y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9)minvs(39±11)min,P<0.05],术后1年随访两组生活质量、体质量变化及血清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良袢式组术后Roux-en-Y潴留综合征(RSS)发生率较低(2.6% vs 7.5%,P<0.05).结论 改良袢式吻合消化道重建操作简单,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安全地用于全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尤其适合病变较晚的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103.
刘新君 《当代医学》2013,(8):107-108
目的探讨大量输血前后血钾浓度的变化,以及输血后导致高钾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50例非挤压伤大输血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0例外伤没有输血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输血前后血钾浓度的变化,及其相应影响因素。结果输血前后血钾浓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h内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高钾血症的发生率有所升高。通过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术后高钾血症与术前高血钾、术后低pH值有关,而与大量输血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非挤压伤大输血不是导致术后高钾血症的直接原因,但仍需要对输血前后的血钾浓度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的开胸手术当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210例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手术患者的术中护理资料,然后分别分析了手术之前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辅助检查和术前指导和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检测与胸腔引流管的无菌操作等护理的方法。结果 210例患者的手术过程都很顺利,而且手术后都已康复出院。绝大多数患者对护理工作都很满意。结论恰当的护理对于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的手术效果与质量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和评估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对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间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的66例未手术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本研究1、3、4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5.45%、52.9%、41.9%,1、3、4年生存率分别为56.7%、33.3%、30.3%,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疗前进食情况、穿孔征象、病变长度、TNM分期、疗后食管X线片评论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疗前是否有穿孔征象、肿瘤长度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能明显提高部分食管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疗前是否有穿孔征象、肿瘤长度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06.
血气分析在危重患者的诊治过程中由于其快速、便捷为临床提供患者机体的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通气功能等指标,有助于医师了解病情、观察疗效、鉴别诊断和估计预后,已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但如果未正确采集血标本抽取了静脉血,既增加了患者再次抽血的痛苦,又增加了经济负担,还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胸腔镜根治术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与呼吸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胸腔镜组60例与开胸组40例。比较2组术后肺功能、外周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1)2组术后24 h外周血炎症因子IL-6、IL-8、IL-10以及TNF-α均显著升高(P<0.05),但开胸组显著高于胸腔镜组(P<0.05);术后1周,2组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下降,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个月,开胸组患者FEV1、FEV1/FVC FVC均显著低于胸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3天开胸组CRP水平、WBC水平、体温以及呼吸频率均显著高于胸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胸腔镜组术后无肺部感染,开胸组有4例(10.0%)发生肺部感染,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呼吸功能、外周血炎症因子的影响相对较小,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究厄洛替尼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敏感性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治疗的92例晚期敏感性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TP方案化疗治疗,研究组采用厄洛替尼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干扰素-γ、白介素-2、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结果:研究组疾病控制率84.78%高于对照组63.04%(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干扰素-γ、白介素-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厄洛替尼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敏感性EGFR突变肺腺癌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血清干扰素-γ、白介素-2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和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在同步放化疗前、放化疗结束、放化疗结束1个月后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确诊为食管鳞癌并行同步放化疗患者46例(实验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正常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sPD-1和sPD-L1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食管鳞癌组血清中sPD-1和sPD-L1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45,P=0.008);食管鳞癌组放化疗结束血清s PD-1和s PD-L1水平均高于放化疗前(P=0.026,P=0.003)。放化疗结束1个月后血清s PD-L1水平高于放化疗前(P=0.018)。食管鳞癌组初始sPD-1和sPD-L1的表达水平均与性别、年龄、肿瘤长度、T分期、N分期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食管鳞癌组初始s PD-L1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OS)差于低表达患者(P=0.046)。结论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s PD-1和s PD-L1水平较正常人表达升高,放化疗可上调sPD-1和sPD-L1的表达,sPD-L1高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0.
在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中,膀胱癌的发病率较高,该病症的病因较为复杂,临床认为膀胱癌多与遗传、吸烟、职业接触芳香胺类化学物质等因素有关,膀胱癌患者多伴有血尿、排尿困难、上尿路阻塞等症状,若延误治疗时机,增加了患者的病死风险[1]。因此,尽早的诊断及治疗,以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改善其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简单易操作、重复性佳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