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56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664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41篇
中国医学   10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41.
目的::对胸腰段脊柱结核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前路内固定术与后路内固定术对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40例病患进行临床治疗,按照患者病情严重情况对其进行分组,其中A组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钉-板(棒)矫形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组内病患例数为18例,而B组则采用1期后路钉-棒矫形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A组根据累及椎体情况分为A1组(累及单个椎体)、A2组(累及多个椎体);B组根据累及椎体情况分为B1组(累及单个椎体)、B 2组(累及多个椎体),对2种治疗方法实施过程中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矫形率进行对比,并寻找有效治疗方法。结果:A2组与B2组在手术时长以及出血量的比较中未出现差异性,然而A2组的并发症情况要相对严重。 A1组相较于B1组而言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长明显要低。结论: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性,其中采用1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钉-板(棒)矫形内固定术对累及单个椎体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最佳,而应用1期后路钉-棒矫形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对累及多个椎体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该院住院和门诊诊治的SLE患者65例,根据疾病活动情况分为SLE活动组和SLE非活动组,另选取46位同期来该院查体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SLE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中GSH、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补体C3、C4水平;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SLE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1)SLE活动组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和CD8~+淋巴细胞计数高于非活动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补体C3、C4水平和CD4~+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活动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SLE患者血清GSH水平与hsCRP、Hcy及CD8~+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53、-0.65、-0.51,P0.05),与补体C3、CD4~+淋巴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64、0.62,P0.05)。结论活动性SLE患者血管内GSH水平显著降低导致氧化还原态失衡,使hsCRP和Hcy水平升高和CD4~+/CD8~+淋巴细胞倒置,形成炎性状态。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究分析经肛三联术来治疗患有三度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78例患有三度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39),对照组选择常规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选择经肛三联术式予以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并发症出现概率也明显减少。结论经肛三联手术可以有效治疗三度直肠脱垂,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等危险发生,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急性扩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脑膜瘤手术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择期32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I~I级脑膜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n=16)。常规麻醉诱导后,试验组快速输入羟乙基淀粉20mL/kg。术中静脉用硝酸甘油和艾司洛尔实施控制性降压,维持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65mmHg。记录麻醉诱导前(T1),血液扩容稀释后15min(T2),手术开始后60 min(T3)及手术结束(T4)时2组患者心率(heart rate,HR)、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和血球压积(hematocrit,Hct)。结果试验组T2时MAP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T3时MA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有9例患者接受输血,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有15例患者术中接受了异体输血,输血量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急性扩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可以安全应用于脑膜瘤手术的麻醉,减少失血量。  相似文献   
45.
血肌酐、尿素氮及原常规常被用来评价心衰患者的肾脏功能,但相当部分患者上述检查常在正常范围内。为评价此类患者的肾小球、肾小管功能状态,我们对1990年4月至1991年3月住院治疗、上述检查在正常范围的29例心脏病患者测定其入院治疗一周后β_2-微球蛋白(β_2-M),24小时尿中白蛋白(Alb)和 TH-糖蛋白(TH-P)含量,并与健  相似文献   
46.
47.
48.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尿微量清蛋白(mALB)联合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70例HSP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单纯型HSP 50例,合并紫癜性肾炎(HSPN)20例;另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儿童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对HSPN患儿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单项检测阳性率及联合检测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P组及HSPN组血清补体C1q水平均升高,HSPN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SP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HSP组比较,HSPN组血清RBP及尿mAL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HSP组尿mAL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R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N患儿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但三者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补体C1q、RBP及尿mALB联合检测在儿童HSP早期预示肾损伤中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分析门诊护理管理的实施现状,并对护理管理施行的有效性进行相关调查,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 总结分析门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并且选择2013年9月~2013年12月门诊患者1 852例,了解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度,观察运用于门诊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 门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就医环境较差、管理不当、服务人员素质较低、缺乏交流平台等;根据问题实施构建良好的就医环境、介入层级管理,对临床医学护理加大完善、开展个性化服务、建立积极交流平台以及门诊差错制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 找出门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能够提高门诊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0.
目的讨论三氯醋酸联合干扰素栓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我们对对照组采用三氯醋酸进行治疗,而对于观察组则在使用三氯醋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栓进行治疗,进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1%。结论使用三氯醋酸联合干扰素栓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疗效显著,且运用此种方法治疗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无需麻醉,并且无创伤及出血症状,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