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观察西医联合中医艾灸治疗中度、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确诊中度、重度COPD患者84例,随机分成西医联合中医艾灸治疗组(简称治疗组)44例与单纯西医治疗组(简称对照组)40例.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th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t 1 second to predicted value ratio,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th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t 1 secon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 ratio,FEV1/FVC%)、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评分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MRC)、6min步行距离(six minutes' walk distance)、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经西医联合中医艾灸治疗后,FEV1%、FEV1/FVC%、MRC评分、6min步行距离、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医联合中医艾灸治疗中度、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2.
王芳芳  张晓璇  邱华云 《当代医学》2011,17(22):152-153
目的探讨吴茱萸及丁香粉酒调后贴敷神阙穴的方法对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的疗效观察,科学评价中药穴位贴敷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促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ICU严重脓毒症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及相应的支持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给予口服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护理上给予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酒调吴茱萸粉和丁香粉贴敷于神阙穴,每天1次,每次6h,7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在治疗前肠内营养的耐受率分别为36.7%和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肠内营养耐受率均有提高,治疗组的肠内营养耐受率达76.7%,而对照组为5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和丁香研末酒调贴敷神阙穴能改善肠内营养耐受性,帮助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特征与其手术前后中医证型变化规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18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并对其中104例进行随访,同时对纳入病例进行了介入术前、术后1周及1个月的中医证候的观察,将其介入时的冠脉特征与后者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①介入术前冠心病中医证候中以血瘀证165例(87.2%)、气虚证145例(76.5%)及痰浊证90例(47.5%)最为常见.介入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冠心病中医证候中仍以血瘀证、气虚证及痰浊证最为常见.②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以双支病变为最多见,其中又以阳虚、痰浊、血瘀及气虚等证型病变支数为最多:阳虚(平均2.32支)>痰浊(平均2.16支)>血瘀(平均2.15支)>气虚(平均1.96支);气虚、血瘀、痰浊及阳虚等证型的冠脉狭窄程度较重.在冠脉Gensini评分上,标实证型中以痰浊证及血瘀证为最高,本虚证中则以阳虚证为最高.结论 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介入特征与其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内毒素所致肺损伤早期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信号通路的变化.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PS组).采用气管内联合腹腔注射内毒素法复制肺损伤早期纤维化模型.实验结束前留取标本测定肺血管通透性(EB值)及肺湿/干重量比(W/D);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Van Gieson染色检测肺组织胶原纤维表达;用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测定肺组织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肺组织Smad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LPS组EB值及W/D值明显升高(P<0.01);LPS组肺组织中胶原纤维及TGF-β1蛋白呈阳性表达,TGF-β1 mRNA和Smad2蛋白表达均较C组明显上调(P<0.01).结论 内毒素所致肺损伤早期纤维化大鼠TGF-β1/Smad2信号被激活,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肺损伤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是内毒素所致肺损伤早期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5.
谢东平  韩云  李芳 《广东医学》2012,33(6):819-820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发生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住院的脓毒症患者102例,根据是否并发肠功能障碍分为两组,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肠功能障碍组的休克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血乳酸浓度升高发生率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无肠功能障碍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乳酸浓度、APACHEⅡ评分可能是影响肠功能障碍是否发生的危险因素。肠功能障碍评分与血乳酸浓度、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结论对于存在血乳酸升高及高APACHEⅡ评分的脓毒症患者需要密切评估肠功能,从而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6.
目前脓毒症(sepsi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仍是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昂贵的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的巨大负担.Angus和Wax[1]的统计研究显示,美国脓毒症的发病率从1979年至2000年一直呈上升趋势,而近年来仍居高不下,每年死于MODS的人数与心肌梗死死亡数基本都在70万人左右.因此,MODS的治疗越来越成为医学的难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加味黄连解毒汤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核转录因子-kB(NF-kB)、一氧化氮(NO)等炎症介质通路的影响,以及对损伤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6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只)、模型组(15只)、中药组(15只).通过腹腔注射酵母多糖法复制MODS大鼠模型.中药组灌胃加味黄连解毒汤25ml/kg;对照组、模型组则灌胃生理盐水,12h1次.于制膜12、24、48h观察外周血、小肠、心脏组织一氧化氮(NO)系统及NF-kB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12h时血清NO(umol/L)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kU/L)即明显升高(NO:167.16±15.10比82.35±11.40,iNOS:10.20±1.20比5.48±1.16),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明显减少(10.40±1.87比13.08±2.68,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12h时NO(113.14±10.08)、iNOS(6.52±0.85)即明显降低,cNOS(13.63±1.46)明显升高(均P<0.05).模型组小肠、心脏组织NO和iNOS明显升高,cNOS明显降低;中药组NO和iNOS明显降低,cNOS明显升高(均P<0.05).对照组小肠偶见NF-kB表达阳性细胞,心脏组织中几乎无NF-kB表达;模型组小肠及心脏组织可见NF-kB阳性细胞;中药组小肠NF-kB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心脏组织未见明显降低.结论 加味黄连解毒汤能有效改善MODS大鼠器官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kB表达从而减轻促炎介质及iNOS过度活化.  相似文献   
108.
黄海星  张晓璇 《当代医学》2009,15(34):12-1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特点。方法对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与临床护理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由于治疗前做好心理护理,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者气道反应和舒适情况,给予对应的护理措施及营养支持疗法等,有89.3%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呼吸明显改善、心率减慢。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效果好,护理要全面、多方位、严密周到才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9.
李芳  梁旭 《辽宁中医杂志》2011,(8):1566-1568
目的:研究脓毒症肠功能障碍与中医虚实证候及预后的相关性,为中医防治脓毒症肠功能障碍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记录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虚实证候,判断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对各中医证型中肠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患者的APECHE II评分、血乳酸等生化指标,进展至MODS/死亡的比例等,比较合并肠功能障碍者的预后。结果:发生肠功能障碍的脓毒症患者预后差,且与肠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发生肠功能障碍的脓毒症患者的中医证型中,实证仅占37.0%,虚证及虚实夹杂证占有更大比例,而且其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虚证的肠功能障碍患者的预后相对更差。结论:肠功能障碍可能加重脓毒症患者病情,应注意保护肠道功能。中医临证时,在清热、通腑、祛邪的同时,也需兼顾正气,避免伤及正气。  相似文献   
110.
<正>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广东省中医院承办,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协办的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2010年4月9—11日在广州市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