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氧化应激、亚硝酸盐、电离辐射等可损伤DNA,使DNA出现切口或断裂.细胞为维持正常功能,激活多种DNA修复酶,对DNA进行修复.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polymerase,PARP]作为DNA修复酶之一,可被损伤的DNA激活.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粉红胶霉菌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水平的调节及其与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    将24只正常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8只,糖尿病模型组(M组)8只,粉红胶霉菌治疗组(G组)8只,其中M组、G组应用链尿佐菌素(STZ)6.5mg/100g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G组成模后给予粉红胶霉菌0.05g/100g·d灌胃,M组与N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4周末监测血糖, 8周后观察24h尿蛋白定量及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在血清中的浓度水平,同时行HE、PAS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法检测肾脏TGF-β1、TIMP-1及PAI 1 mRNA的表达。结果    M组和G组SCr、BUN水平及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N组(P<0.01),M组上述指标显著升高,与G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组织病理学观察N组无明显异常,M组出现肾小球肥大,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蓄积,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指标明显高于N组(P<0.01),G组病变轻于M组。G组TGF-β1、TIMP-1及PAI 1 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M组,但高于N组(P<0.01)。结论    粉红胶霉菌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早期肾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及抗肾小球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TIMP-1和PAI-1mRNA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减少尿蛋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WEAK)影响心肌成纤维细胞(CFs)中Ⅰ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Wistar新生大鼠CFs,加入重组人TWEAK(rhTWEAK)及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干预,将实验分为① 对照组:不加干预因素;② TWEAK组:加入100ng/mL TWEAK;③ TWEAK+SB203580组:加入100ng/mLTWEAK+SB203580。 采用MTT法检测CFs增殖;Western blot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及磷酸化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q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mRNA表达;ELISA法检测CFs细胞培养液中MMP-1的浓度。结果 加入TWEAK干预后,促进了CFs增殖,Ⅰ型胶原蛋白及P-P38MAPK蛋白表达上调,Ⅰ型胶原mRNA和MMP-1 表达上调。加入SB203580可抑制CFs增殖,部分抑制Ⅰ型胶原mRNA、Ⅰ型胶原蛋白、P-P38MAPK蛋白及MMP-1的表达。结论 TWEAK可通过P38MAPK途径促进CFs 表达Ⅰ型胶原和MMP 1。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平阳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超微结构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105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其中对照组25只,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各40只。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Wistar大鼠经气管穿刺注射平阳霉素5mg/kg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Wistar大鼠经气管穿刺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后地塞米松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地塞米松(4mg/kg体重),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以上3组均1次/d。分别于1、7、14、21、28d取材,对照组每批5只,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每批8只,检测肺组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ISA )检测血清TGF-β1 、IL-8水平。结果 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符合肺纤维化的典型表现证实造模成功;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超微结构较对照组明显改变;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血清TGF-β1、IL-8水平先升高后降低, 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以第7天为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间血清TGF β1、IL-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GF-β1、IL-8在平阳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参与了肺泡炎和肺纤维化过程。地塞米松(4mg/kg)并不能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血清TGF-β1、IL-8水平,可能与地塞米松同时可抑制机体免疫,从而增加了罹患感染的机会有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应用基于群体的病例-对照关联研究方法探讨ABCG1基因上的遗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在山东汉族人群中收集541例冠心病患者和649名正常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方法对ABCG1基因内两个单核甘酸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学分析.结果 rs225374等位基因C在病例组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1.186,95%CI:1.009~1.394,P=O.039),在男性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OR=1.236,95%CI:1.014~1.506,P=O.036).rs1044317等位基因A在病例组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1.187,95%CI:1.009~1.397,P=0.039).单独在病例组内的分析结果显示,rs225374等位基因C频率在高Gensini积分组中显著高于低Gensini积分组(OR=1.303,95%CI:1.024~1.657,P=O.031).结论 ABCG1基因上两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与冠心病易感性及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早期雌激素替代疗法对去卵巢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方法36只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组)、对照组(B组)和雌激素组(C组),每组12只,各组均进食含1.5%胆固醇的高脂饲料。A组不去卵巢,B组和C组均去卵巢,A组、B组均给予安慰剂,C组给予小剂量雌激素(戊酸雌二醇2?mg/周),饲养12周后均切开股动脉后取血,并取全长的主动脉。分别检测血液学指标,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取主动脉根部5?mm?标本进行切片(横切面):HE染色,观察横切面动脉硬化病变的内膜/中膜厚度比值;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观察斑块内胶原纤维的含量,免疫组化法半定量观察横切面斑块内巨噬细胞的阳性率。其余部分从胸主动脉起始部到腹主动脉分叉处纵行剖开,油红O染色,分析纵剖面斑块面积及占主动脉的面积比。结果无论是横切面HE染色的内膜/中膜厚度比,还是纵剖面油红O染色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占主动脉的面积之比,A、C组都明显小于B组(P<0.05),C组斑块内巨噬细胞的阳性率明显低于B组(P<0.05),但C组斑块内胶原纤维的含量多于B组(P<0.05)。结论早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可改善血脂代谢,减少斑块内巨噬细胞的数量,增加斑块内胶原纤维的含量,稳定斑块,可能是通过这些作用抑制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调查研究完全血运重建介入治疗后非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疲劳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52名完全血运重建介入治疗后第3个月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理自评量表,根据多维疲劳量表(MFI-20)将疲劳程度划为3个等级:轻度(2060)。按观测指标在3个组间的频数分布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及临床研究价值的指标纳入有序Logistic回归中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以轻度疲劳组作为比较基线组,在调整性别、年龄和各项检查结果后,疲劳程度增加的危险因素为:Gensini评分(OR=0.984, 95%CI:0.969~1.000,P=0.048)、糖化血红蛋白(OR=0.795, 95%CI:0.651~0.971,P=0.025)、焦虑状态(OR=0.379, 95%CI:0.122~0.850,P=0.043)、抑郁状态(OR=0.461, 95%CI:0.205~0.965,P=0.041);疲劳程度减低的保护因素为:促甲状腺素(OR=1.251, 95%CI:1.025~1.528,P=0.02...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上皮中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表达,探讨其对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哮喘患者(哮喘组)及健康人(对照组)各10例支气管镜刷检涂片中TSLP的表达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 中TSLP含量及血浆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13 (IL-13)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0、CD80、CD86的表达水平.结果 哮喘组血浆中IL-4、IL-5和IL-13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TSLP与其成正相关;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气道上皮TSLP,PBMCs中CD40、CD80、CD86高表达(P均<0.01);吸入舒利迭(50/250)治疗1个月后,气道上皮TSLP,PBMC中CD40、CD80、CD86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血浆中TSLP、IL-4、IL-5和IL-13的含量也降低.结论 哮喘气道上皮中TSLP表达增高,TSLP通过上调CD40、CD80、CD86表达,激活树突状细胞(DC)诱导CD4+ T细胞向Th2分化发育,加重哮喘的气道炎症,通过降低TSLP表达可降低DC的活化,减少Th2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减轻哮喘炎症反应,为哮喘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及HO-1在普罗布考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中的地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加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后,60只成模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高脂对照组、锡原卟啉-9(SnPP-IX)组、普罗布考组、普罗布考+SnPP-IX组,每组15只,持续药物干预12周,24周末检测各组血脂,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白介素-18、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超敏感C反应蛋白的水平;观测斑块的病理形态及组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腹动脉组织中HO-1的表达,实时定量RT-PCR检测HO-1 mRNA的表达,酶法检测HO-1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普罗布考组斑块内HO-1的表达及活性显著增加,主动脉斑块面积、内-中膜厚度显著减小,斑块纤维帽厚度增加,免疫组化检测斑块内巨噬细胞浸润减少,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炎症因子的水平降低(P均<0.01)。使用锡原卟啉-9抑制HO-1的产生及活性,促进了斑块的进展,增加了血浆中氧化及炎症因子的水平(P均<0.01)。普罗布考干预的同时抑制HO-1的活性,显著减弱了普罗布考的抗动脉粥硬化作用(P均<0.01)。结论普罗布考通过诱导HO-1产生发挥其抗炎、抗氧化作用,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增加斑块的稳定性。HO-1可能是普罗布考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50.
哮喘小鼠气道上皮TSLP表达及激活DCs加重气道炎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上皮中胸腺间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表达,探讨其对哮喘小鼠肺部炎症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TSLP中和抗体干预组.通过气道反应性和肺组织病理学评价哮喘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上清中IL-4、IL-5和IL13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肺组织中TSLP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中TSLP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BALF中树突状细胞(OCs)表面CD40、CD80、CD86的表达水平.结果 小鼠气道反应性增高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均符合哮喘的典型表现证实造模成功;哮喘组BALF中IL-4、IL-5和IL-13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且TSLP与其成正相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组气道上皮TSLPmRNA和蛋白高表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BALF中DCs表面CD40、CD80、CD86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TSLP中和抗体干预后,BALF中DCs表面CD40、CD80、CD86表达明显减低,并进一步减少IL-4、IL-5和IL-13的表达.结论 哮喘气道上皮中TSLP表达增高,TSLP通过上调DCs表面CD40、CD80、CD86的表达,激活DCs诱导CD4~+T细胞向Th2分化发育,与加重哮喘的气道炎症有关;TSLP抗体干预可阻断DCs的活化,减少Th2细胞因子的分泌,这些因素可能与减轻哮喘炎症反应有关,为哮喘治疗途径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