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比较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TPS)锁定固定系统和普通前路椎体螺钉(VBS)锁定固定系统的静力学特性。方法:采集新鲜颈椎标本16具,分解为C3.,4,C4,5,C5,6,C6,7共32个运动节段(functionalspinalunit,FSU),其中C3,4,C4,5,C5,6,C6,7各8个。将其按照不同节段随机分成A、B两组,对所获标本椎间盘切除后模拟植骨,分别植入自行设计生产的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配套钢板系统和普通颈椎前路椎体螺钉钢板系统。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行钢板的垂直拔出强度试验。结果: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为(604.68±48.76)N,椎体螺钉为(488.24±32.42)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7,P〈0.05),前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与椎体螺钉固定系统在各FSU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的F值分别为2.27、2.05,P〉0.05)。结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钢板系统的拔出力明显优于普通前路椎体螺钉钢板系统,从生物力学角度上来看具有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施沛特联合得宝松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骨关节炎多表现为关节疼痛伴肿胀,活动受限。本次研究为观察施沛特联合得宝松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采用不同的药物组合进行关节腔注射治疗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BPB移植在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PB移植在急性ACL损伤的应用。方法:采用小切口行BPB移植重建急性ACL损伤8例。结果:随访10个月-4年,功能按Lyscholm标准,优6例,良2例。结论: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利用了自体骨-髌腱-骨组织重建,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单皮质和双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枢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板螺钉的固定强度,为临床选择后路螺钉的固定方式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利用30具新鲜尸体枢椎标本,进行单皮质和双皮质的枢椎椎弓根螺钉、枢椎侧块螺钉、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测试比较其螺钉拔出强度。结果:双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力量最大,为(1255.8±381.9)N;单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901.8±373.3)N]、双皮质枢椎侧块螺钉[(776.1±306.8)N]和双皮质枢椎椎板螺钉[(640.8±302.9)N]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枢椎后路螺钉固定宜首选椎弓根螺钉,枢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板螺钉可作为枢椎后路补充固定技术,且以双皮质骨固定为宜。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zoledronic acid on the expression of HIF-1α and VEGF in osteosarcoma LM8 cell line under hypoxic condition. Methods The hypoxic culture model was established. After LM8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zoledronic acid, semi-quantitative PCR was used to assess the expression of HIF-1α and VEGF mRNA. The expression of HIF-lct and VEGF protein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ELISA respectively. Results Compared with cells in normoxic conditions, cells in the hypoxic environment and cells treated with zoledronic acid in the hypoxic condition did not show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mRNA level of HIF-1α(P >0. 05). However,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HIF-1α was markedly decreased in the cells treated with zoledronic acid in the hypoxic envi-ronment. In contrast, both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VEGF were down-regulated in the zoledronic acid treatment hypoxic group (P <0.05). Conclusion Under hypoxic conditions in vitro, zoledronic acid inhibited the expression of HIF-1α protein, which decreased VEGF mRNA level and protein expression in osteosarcorna LM8 cell line.  相似文献   
16.
严重胸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严重胸椎骨折脱位的手术策略及方法。方法 严重胸椎骨折脱位37例,采用侧前方减压植骨12例;后路复位减压内固定25例:TSRH椎弓根镙钉固定11例,Axis固定6例,Har—rington棒固定8例。后路固定的同时行椎板切除,椎管环状减压。结果 X线复查骨折脱位情况,复位良好30例,有5例脱位由术前的Ⅲ度纠正至Ⅰ度,2例未复位。椎弓根钉位置不佳穿破皮质2例,Harrington棒后期脱棒1例。神经功能A级21例,有12例恢复至B级,2例恢复至C级,7例无恢复;B级8例,有5例达C级,3例达D级;C级6例,有4例达D级,2例接近E级;D级2例均达E级。结论 彻底减压和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是手术治疗胸椎骨折并截瘫的主要目的。胸椎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安全可行。采用后方入路减压内固定是较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TSRH钉棒结构在脊柱侧凸后路矫正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钉棒结构治疗脊柱侧凸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 TSRH钉棒结构治疗各种脊柱侧凸2 2例 ,术前平均 Cobb角 6 2°,2 2例术前均对畸形脊柱进行标准俯卧位 CT加密扫描 ,测量入钉点至椎体前缘的深度和椎体的旋转角度 ,根据测得数据确定椎弓根螺钉置入的深度和方向 ,术后再次行 CT扫描 ,评价置钉的准确性。结果 经 3~ 14个月随访 ,术后 Cobb角平均 18°,矫正率为 72 .5 % ;平均手术时间 3h 2 0 min,平均出血量 10 5 0 m L ,无感染 ,无神经并发症 ,无假关节形成 ,置钉准确率 96 .8%。结论 术前采用标准俯卧位 CT扫描 ,根据扫描图象测得的相关数据可为术中准确置入椎弓根螺钉提供重要参考。钉棒结构具有良好的三维矫正控制力 ,由于内固定部件较少 ,所以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量较少 ,费用较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创伤性骶髂关节脱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外伤性骶髂关节脱位的微创手术复位及固定方法。方法 在C臂X线机引导下,用空心螺钉将髂骨与骶骨固定。结果 18例患者均复位满意,术后复查无一例发生再移位。随访6~18个月,疗效满意。结论 经皮空心螺钉治疗骶髂关节脱位是一种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创伤,减少卧床时间的新型手术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可作为早期治疗此类创伤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潘国平  赵刘军  方媛  冯仁海 《中国骨伤》2012,25(11):953-956
目的:分析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探讨其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腱鞘巨细胞瘤20例的MRI检查资料。男8例,女12例;年龄15~61岁,平均35.5岁。所有病例行MRI检查。结果:病变位于膝关节16例,足趾关节和踝关节各2例。其中局限性19例,弥漫性1例,MRI均表现为下肢骨关节旁软组织肿块,肿瘤与骨骼肌相比,T1WI上15例接近于骨骼肌信号,5例稍低于骨骼肌信号;在T2WI上4例介于骨骼肌与皮下脂肪信号之间,13例接近于骨骼肌信号,3例稍低于骨骼肌信号。16例行T1WI增强扫描,5例呈均匀强化,11例呈不均匀强化。4例伴邻近骨质破坏。结论:MRI能明确显示下肢关节旁腱鞘巨细胞瘤病变的部位、形态及内部信号特征,对临床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和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股骨近端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钉(proximalfemoralnail,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1年10月~2003年9月,采用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2例,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60~92岁,平均67.3岁。均在伤后1周内施行手术。记录每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并与文献进行比较,对该治疗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均随访8~22个月,平均13.6个月。2例发生术中股骨粗隆骨折部再骨折,2例术后分别死于脑栓塞和肺部感染,2例发生异位骨化,1例发生髋内翻,1例发生股骨头过度前倾,其余患者皆获满意疗效。手术时间76.5±29.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85.7±98.4ml,术后切口引流量45.5±21.7ml,骨折愈合时间13.2±3.8周;参照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的功能评分标准,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9.6%。结论PFN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固定牢靠的优点,适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