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4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潘明  王晓明  王宏业 《光明中医》2008,23(8):1099-1100
脾胃同居中焦,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降浊,二者一阴一阳,升降相应,化生气血,内灌五腑六腑,外养四肢百骸,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是运行血液的动力,而气血的化生均源于脾胃。从病理方面上讲,妇人脾胃久虚,经水断绝不行。故月经病的治法以健脾和胃,资其化源为主。是妇科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李红艳  王艳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7):312-312,293
目的:建立定风止痛片中乌头碱的控制方法及三七、防风、羌活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三七、防风、羌活进行鉴别;采用TLC法对制白附子中乌头碱进行限量检查。结果:本实验中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斑点清晰、重现性好;乌头碱检查方法方便、准确、重现性好。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可有效控制本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对中西医结合的探讨由来已久,本文以中风病的临床治疗为切人点,探讨中西医结合在临床方面的意义及结合思路,提出病名应为相互参照之用,只求规范,不苛求统一;认识疾病方面要以患者为结合体,将两者融会贯通;治疗方面应注重整体观念,确立正确的中西医结合思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人类在1937年发现了第一个组胺受体拮抗剂,从20世纪40年代起,第一代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被开发上市,自20世纪80年代始,人类陆续研制出第二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现在此类药物在治疗过敏性疾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使用的深入,其不良的心脏毒性作用也逐渐显现。1概  相似文献   
15.
观察理筋手法治疗肩凝症的疗效、方法。42例患者均采用理筋手法推拿治疗,并加强功能锻炼。结果:近期治愈33例,总有效率为95.32%。结论:理筋手法治疗可通过活血祛瘀、舒筋活络、解痉止痛、松解粘连达到治疗的目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痴呆是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痴呆综合症,是老年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笔者自2005年5月至2005年11月自拟头项针治疗血管性痴呆,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益气温阳法联合顺铂对Lewis肺癌小鼠调节性T(T Regulatory,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40只近交系C57BL/6纯系雄性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后,将40只造模后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顺铂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10只,单笼饲养。模型组以0.4 mL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2 d;中药组以0.4 mL中药液连续灌胃12 d(20 g生药/kg);顺铂组以0.2 mL顺铂溶液腹腔注射,分别在第1天、第3天、第5天腹腔注射顺铂溶液(4 mg顺铂/kg);联合用药组以0.4 mL中药液连续灌胃12 d(20 g生药/kg),在第1天、第3天、第5天腹腔注射顺铂溶液0.2 mL(4 mg顺铂/kg)。给予药物干预12 d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组织Treg细胞的比例。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益气温阳法治疗可显著降低Lewis肺癌小鼠脾脏组织Treg细胞,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顺铂组和联合用药组小鼠脾脏组织内CD4+CD25+Treg细胞比例与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益气温阳法通过降低Treg细胞的水平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而发挥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系统分析盐酸替扎尼定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盐酸替扎尼定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 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10项研究,患者593例。治疗6~8周后,盐酸替扎尼定组(口服盐酸替扎尼定)改良的Ashworth评价量表(MAS)评分与对照组(口服巴氯芬、乙哌立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24周后,盐酸替扎尼定组改良的Barthel指数量表(MBI)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上肢部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盐酸替扎尼定组与口服巴氯芬、乙哌立松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注射A型肉毒素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盐酸替扎尼定在降低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程度方面与其他药物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42例病例均由妇科明确诊断无排卵性功血后,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雌激素、孕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90.48%,未见不良反应。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访3个月,临床复发率及伴随症状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西医治疗无排卵性功血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胡氏腹部推拿是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故的骨伤推拿科老主任胡秀璋创立。现经陈志华教授、王金贵教授补充、整理和完善,形成了一整套具有理论依据、施术要求、主治范围、疗效支持的方案。陈志华教授在演示胡氏腹部推拿法时常重视体位:患者仰卧位,医者站于患者左侧,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约开小半步。双手使用按、揉、推、运等手法在腹部进行操作。胡氏腹部推拿既要作用于腹部的空腔性器官,又要兼顾实质性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