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廖经武  宋跃明 《华西医学》2003,18(1):118-119
随着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基础,临床研究的不断进步,在上世纪90年代确定了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早期应用于SCI肯定的临床效果后,又对其治疗机制不断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一系列新药被开发用于实验性或临床SCI治疗。  相似文献   
42.
脊髓损伤药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经武  宋跃明 《华西医学》2002,17(2):271-272
随着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基因,临床研究的不断进步,在上世纪90年代确定了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早期应用于SCI肯定的临床效果后,又对其治疗机制不断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一系列新药被开发用于实验性或临床SCI治疗。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大批收治骨科地震伤员的护理管理方法,提高护理管理效能。方法成立紧急救治领导小组,加强新扩充创伤病房的护理管理,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调整轮班制度,重视护理质量管理及感染控制等工作。结果对1410名地震伤员施行了紧急救治,无并发症及院内感染发生;护理文书书写优秀率达到99.96%;伤员对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分别为100.00%和99.78%。结论医院建立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在灾害医疗救援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我科自2002-06以来对19例胸腰段骨折进行前路减压、植骨、K-plate钛合金板内固定,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5.
李光旭  李棋  李智尧 《中国骨伤》2012,25(11):923-927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双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25.8岁(17~43岁);运动损伤17例,意外摔伤6例,交通事故伤2例;平均病程3个月。8例慢性损伤患者均以膝关节不稳为主诉,急性损伤及亚急性损伤患者多以膝关节肿痛为主诉。术前轴移试验阳性15例,Lachman试验阳性25例,前抽屉试验阳性25例。KT2000仪器测量胫骨前移度比健侧增加(7.1±2.4)mm,Lysholm评分平均(40.0±5.4)分,Tegner运动功能评分平均(3.2±0.7)分。在关节镜下以自体腘绳肌腱双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分别于前交叉韧带股骨及胫骨附着处建立2个骨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前内束及后外束;股骨侧以纽扣钢板悬吊固定,胫骨侧以干涉螺钉及拴桩双固定。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测量患者胫骨前移度,并以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术后均获2年以上随访,时间24~35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25例术膝轴移试验均阴性;Lachman征阴性23例,Ⅰ度阳性2例,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抽屉试验阴性21例,Ⅰ度阳性3例,Ⅱ度阳性1例,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T2000仪器测量患膝胫骨前移度,术后比健侧增加(2.0±0.5)mm(0~4mm),术后平移度较术前减小(t=22.35,P=0.0001);术后Lysholm评分平均(85.0±4.5)分(80~98分),术后评分较术前提高(t=17.64,P=0.001);术后Tegner运动功能评分平均(7.5±0.2)分(6~9分),术后评分较术前提高(t=8.12,P=0.0005)。术后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改善。结论:自体腘绳肌腱双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轴移试验为阴性,能有效地恢复膝关节前向及旋转稳定性。双束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膝关节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6.
目的 随访评价颈椎动态稳定器非融合颈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使用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采用JOA评分及PSI评分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疗效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根据颈椎x线片观察患者术前、术后DCI植入节段及相邻节段的运动范围.结果 13例病例获6个月随访.术前JOA评分7.8~11分,平均(8.82±0.78)分,术后6个月评分12.3~16分,平均(15.13±0.52)分,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平均PSI为1.6分;术前邻近节段的平均活动范围为(8.38±4.62)°,术后为(7.72±3.62)°,与术前相比,平均减少了(0.66±0.36)°,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疗效评定:优10例,良3例,手术有效率为100%.结论 使用颈椎动态稳定器非融合颈椎,在非融合的情况下提供颈椎动态稳定性,同时未明显改变手术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具有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7.
整体护理模式下分级护理成本核算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丁 《护理学报》2007,14(10):17-18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行成本核算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强化医院成本核算与提高医疗质量及效益等工作密切相关^[1]。医院通过实行护理成本核算,可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制订合理的护理服务价格,并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效能,降低医院整体成本,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分级护理制度已被整体护理所代替,然而,分级护理成本核算却仍在使用,显示其较大的弊端。国内有些同行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但是能否真正凑效,有待时间验证。笔者将整体护理模式下分级护理成本核算存在的不足及对策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8.
损伤及中毒在2005年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中占第五位,在众多损伤中,更好地进行组织结构的修复和功能重建是各级医生的重要任务。本文从骨支架的修复与重建、组织移植修复组织缺损、神经损伤的修复、残缺手的修复与功能重建、关节功能重建、引导或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活性人工材料、工程化组织移植、生长因子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干细胞移植等9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9.
骨科病人发生便秘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仅给住院病人带来心理上的痛苦,同时对术后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在骨科病房,便秘发生率是非常高的,如何才能有效地预防与治疗骨科病人的便秘,本文作者从诸多因素:心理因素、不适当的饮食方式;某些骨科疾病本身的最影响;麻醉及镇痛泵的作用,术后伤口疼痛,年龄、排便习惯及环境的改变,药物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首先应对便秘病人进行评估,了解病史、症状,病人的认知程度;进行饮食指导,包括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营养保健知识的宣教,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正确指导;还可采取按摩、热敷等方法,以及心理指导,把握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病人提供一个适合的环境,指导病人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等方法,经过以上积极处理,大多能有效解除病人便秘,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身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CI)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后DCI植入术,采用VAS、PSI评分评价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6个月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前、术后常规X线片检查,Cobbs’法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C2到C7植入节段和植入邻近节段的运动范围。结果末次随访,患者术后上肢VAS评分平均改善4.9分,颈部VAS评分平均改善4.5分,术后患者平均PSI评分为1.6分。颈椎C2到C7的活动范围平均减少7.01°±6.65°(P〈0.05);术后植入节段椎间隙的平均活动范围减少0.91°±0.57°(P〈0.05);术后邻近节段的活动范围平均减少0.68°±0.38°(P〉0.05)。手术有效率为100%。结论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在保留颈椎一定生理活动度的情况下,并未增加手术邻近节段活动度,维持了颈椎稳定性,早期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