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91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1篇
  2篇
中国医学   552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基于脂质组学方法研究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大鼠的作用机制,并揭示尿酸水平增高与脂质代谢异常的内在相关性。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研究正常组、模型组和苯溴马隆组的大鼠血清中内源性脂质代谢物的变化,寻找潜在生物标记物,分析相关代谢通路,绘制代谢网络机制图。结果 脂质组学分析发现,苯溴马隆可使HUA大鼠体内水平异常的20个差异代谢物回调到正常水平;相关代谢通路分析发现,苯溴马隆影响果糖诱导HUA大鼠血清中的脂质水平,主要与甘油磷脂代谢通路相关。结论 苯溴马隆对HUA的治疗可能与改善体内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 了解北京市1~3月龄婴儿的睡眠现状并分析睡眠问题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12月15日-2016年1月15日在北京城区、近郊、远郊各选取的两家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健康体检的1~3月龄婴儿1 152例,对家长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养育及家庭环境、睡眠环境、睡眠问题等。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分析。结果 1 152名婴儿中,与大人同床睡的比例为73.8%,摇晃/拍抱哄睡和含奶头入睡的比例分别为72.9%和59.8%,晚上睡觉开小夜灯的比例为52.0%。入睡困难、睡眠节律紊乱的比例分别是50.3%和60.4%。张口呼吸、打鼾、呼吸暂停的比例分别是33.0%、26.5%、3.5%。婴儿年龄(d)增加(OR=1.013,95%CI:1.002~1.023)、剖宫产(OR=1.509,95%CI:1.101~2.068)、混合喂养(OR=1.401,95%CI:1.036~1.894)、不良睡眠环境(OR=1.602,2.587,2.278,95%CI:1.177~2.180,1.113~6.011,1.217~4.263)、缺乏睡眠仪式(OR=1.611,95%CI:1.198~2.168)、摇晃/拍抱哄睡(OR=3.397,95%CI:2.419~4.768)会增加婴儿入睡困难的风险。结论 北京地区小婴儿不良睡眠行为及睡眠问题较多,亟待改善看护人的睡眠知识。  相似文献   
53.
目的 鉴定消旋山莨菪碱未知杂质。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光谱方法联合对消旋山莨菪碱中的未知杂质进行分析,确定未知杂质结构。结果 消旋山莨菪碱在存储过程中因水解而产生杂质,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薄层色谱法和核磁共振技术鉴定,杂质为6β-羟基托品和托品酸。结论 消旋山莨菪碱中的杂质为水解产物6β-羟基托品和托品酸,应对这两种杂质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基于中药多成分作用特点,探讨黄芪多成分在体内的代谢情况,遴选黄芪质控成分。方法 制备黄芪水提物,ig给予大鼠(生药20 g/kg),每天3次,连续给药3 d,腹主动脉采血、代谢笼收集尿液,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对黄芪水提物主要成分、入血成分和尿液排泄成分进行鉴别,并分析主要的代谢途径,遴选黄芪质控成分。结果 黄芪水提物主成分共鉴别出包括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calycosin-7-O-glc-6"-O-malonate、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等在内的15个化合物;血浆样品中指认出11个成分,包括7个代谢成分和4个原型成分;尿液样品中指认出14个成分,9个代谢成分及5个原型成分。结论 根据质谱数据分析结果,遴选出黄芪中以原型入血的成分和参与体内代谢的成分,包括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大豆苷元、3-hydro-9,10-diMP、isomer of 3-hydro-9,10-diMP、calycosin-7-O-glc-6"-O-acetate和formononetin-7-O-glc-6"-O-acetate,作为黄芪的质控成分。  相似文献   
55.
齐琪  赵玥瑛  张晴  胡文均  申若男  刘雪纯  杜守颖  陆洋  白洁 《中草药》2021,52(10):2927-2937
目的研究小承气汤饮片物质基准的传递过程,建立小承气汤物质基准质量标准,为后续颗粒剂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制备15批小承气汤水煎液的冻干粉样品作为物质基准,测定其出膏率;建立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学对指标性成分进行分析;建立特征图谱方法学进行特征峰的归属及相似度评价。结果 15批小承气汤物质基准的出膏率均值为10.26%,物质基准中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酚总质量分数及厚朴酚和辛弗林质量分数的均值分别为1.08、0.58、2.25 mg/g,物质基准特征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出膏率、指标性成分含量和特征图谱可在饮片-物质基准中稳定传递。结论参考《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申报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对小承气汤物质基准进行质量属性和量值传递研究,初步拟定小承气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标准,为类似方剂的开发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6.
目的:系统评价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数据库中有关穴位按摩应用于产后缺乳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2月10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共5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穴位按摩联合常规护理可有效提高产后缺乳患者血清泌乳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59.69,95%CI(56.94,62.45),P<0.00001].对产后缺乳患者泌乳量、乳房充盈度及乳汁黏稠度的影响通过描述性分析发现,穴位按摩可增加产后缺乳患者泌乳量,改善乳房充盈度和增加乳汁黏稠度.结论: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可能存在优势,但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普遍偏低,仍需开展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7.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等古代资料,结合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录的现代文献,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方剂涉及的茯苓药材的基原、产地与品质、采收期、加工炮制方法、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与考证,为包含茯苓药材的经典名方品种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经考证可知,古代茯苓入药的基原应为多孔菌科茯苓Poria cocos的干燥菌核。其产地在我国分布广泛,主产于安徽、湖北、河南、云南,以云南所产品质较佳,安徽、湖北产量较大。茯苓古今品质评价结论基本一致,均以块大、质重、皮薄多皱、断面白色细腻者为佳。采收期多为阴历八月,初加工经历古代阴干到现代“发汗”后阴干的演变;茯苓从古至今炮制方法主要为切制,可将其加工成“茯苓块”和“茯苓片”。栽培技术经历了“野生茯苓-活体松根接种-段木接种”的演化过程,目前茯苓主要以人工段木栽培为主,技术方法成熟、产量丰富,可以满足经典名方的研发需求。  相似文献   
58.
2004-2013年,中共中央连续发布了10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涉及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对农村卫生事业也做出了总体规划,提出很多新论断新部署。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和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9.
据WHO估计,目前全世界约有1/3的成年人(即约11亿人)吸烟,其中2亿是女性。2002年中国调查结果显示男性吸烟率为66.0%.女性吸烟率为3.08%,较1996年增加3000万人。仅中国男性吸烟者就近3亿人,约占全球男性吸烟者的1/3,每年由吸烟所致的经济负担为3.5亿美元,估计到2050年中国每年将有3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有关研究表明,1/3~1/2的青少年尝试吸烟后会养成吸烟习性并成瘾,如果20岁以前不吸烟,成年后吸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60.
北京市房山区医务人员控烟能力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参与控烟的态度和控烟能力干预效果,为制定医务人员参与控烟工作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询问和自填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区4所医院600多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并对干预组实施一系列控烟干预措施,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干预,干预组医务人员在院内随意吸烟的现象较干预前下降了18.8%,在劝导病人戒烟和为吸烟者制定戒烟计划方面分别比基线高出14.9%和25.8%,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烟草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较干预前和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针对医务人员开展的控烟干预是可行的,以医务人员为切入点进行控烟健康教育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控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