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等古代资料,结合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录的现代文献,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方剂涉及的茯苓药材的基原、产地与品质、采收期、加工炮制方法、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与考证,为包含茯苓药材的经典名方品种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经考证可知,古代茯苓入药的基原应为多孔菌科茯苓Poria cocos的干燥菌核。其产地在我国分布广泛,主产于安徽、湖北、河南、云南,以云南所产品质较佳,安徽、湖北产量较大。茯苓古今品质评价结论基本一致,均以块大、质重、皮薄多皱、断面白色细腻者为佳。采收期多为阴历八月,初加工经历古代阴干到现代“发汗”后阴干的演变;茯苓从古至今炮制方法主要为切制,可将其加工成“茯苓块”和“茯苓片”。栽培技术经历了“野生茯苓-活体松根接种-段木接种”的演化过程,目前茯苓主要以人工段木栽培为主,技术方法成熟、产量丰富,可以满足经典名方的研发需求。  相似文献   
2.
凝胶贴膏属于新型透皮给药载体,可以克服传统橡皮膏、黑膏药使用不便、刺激性强等缺点,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其发展被基质辅料种类、挥发性药物处理方式等关键因素制约。对2000—2017年与中药凝胶贴膏基质优化和挥发油处理方式有关的文献共254篇进行整理,以凝胶贴膏基质种类及辅料配比范围、优化基质配比的实验设计方法、凝胶贴膏中挥发油处理方式3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何首乌是我国常用的补益药,因其神奇的功效被广为追捧,但近年来何首乌不良反应报道频出,引起世人关注。纵观本草,何首乌功效不断衍变,生首乌最初在唐代有补益功效,到清代才形成"生者流利,制者固补"的观念。该研究查阅文献,整理了普通民众对何首乌的评价,并和历代医家对何首乌功效的认识相比较,勾勒出何首乌功效衍变的过程,发现何首乌的补益功效尚有争议。比较历代医家与现代中成药、保健品对含何首乌方剂的使用,发现现代对何首乌的使用过于追求其补益养生作用,忽视了其传统治瘰疬风毒的功效,与古人对何首乌使用规律有区别,两相比较,为何首乌安全使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acid,PLGA)是由乳酸和羟基乙酸单体按所需比例聚合而成的有机材料,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构可修饰性、释药速度可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药物递送领域。随着对活性物质研究的深入,中药抗肿瘤成分被证实具有高效、低毒的优势,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复乳法、沉淀法、透析法成功将中药抗肿瘤成分负载在PLGA纳米粒中,应用于改善药物的性质、靶向递药系统、免疫佐剂等领域。综述PLGA纳米粒载中药抗肿瘤成分的制备和应用进展,以期为中药抗肿瘤成分的新型递药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是国家药品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颁布实施对保障药品质量、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医药产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酊剂是中药剂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1953年起就被药典收录,常用于止痛、健脾益胃等。本研究围绕《中国药典》中酊剂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整理分析,比较历版《中国药典》中酊剂通则的变化,汇总了从1953年版至2020年版被《中国药典》收录过的26种中药酊剂,从品种、浓度规定、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其变化及存在的问题;围绕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的13种中药酊剂品种,整理分析各品种在不同版本《中国药典》中规定的异同点,从处方及制法、鉴别及含量测定、检查项等方面探讨其变化及发展,分析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202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酊剂相关规定的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金属离子中心与有机配体连接而成的杂化多孔晶体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可调、活性位点丰富、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优点,被广泛用于气体储存、吸附、提取、催化及药物递送等领域。近年来,MOFs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主要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缓控释放、靶向递送、改善药物的溶解性、增加药物的稳定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等。此外,MOFs在中药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检测方面也有诸多应用。综述近年来MOFs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进展,以期为MOFs在中药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为中药成分的新型递药系统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备共载姜黄素和IR780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纳米粒(curcumin/IR780 PLGA nanoparticles,Cur/IR780-NPs)并对其进行表征和体外抗肿瘤评价。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Cur/IR780-NPs,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HPLC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姜黄素和IR780载药量,并考察Cur/IR780-NPs稳定性和体外释药性能;利用人肝癌HepG2细胞模型考察Cur/IR780-NPs的细胞摄取和体外抗肿瘤效果。结果 Cur/IR780-NPs形态呈球形,平均粒径为(224.10±7.06)nm、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0.081±0.013、ζ电位为(-9.84±0.16)mV,具有良好的稳定性。Cur/IR780-NPs能够有效负载姜黄素和IR780,载药量分别为(2.21±0.07)%、(2.35±0.31)%,具有近红外光谱响应性释药...  相似文献   
8.
以特征图谱、指标性成分含量及干膏率为指标,探索吴茱萸汤基准样品的关键质量属性,考察药材-饮片-基准样品的量值传递关系,初步拟定基准样品质量标准。建立15批吴茱萸汤HPLC特征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标定共有峰并进行药材归属,并对吴茱萸汤中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人参皂苷Rb进行定量检测。结合干膏率、特征图谱相似度及指标性成分含量的转移率进行量值传递的研究。吴茱萸汤基准样品对应实物共标定18个共有峰,特征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分别贡献9、5、8、2个色谱峰;不同批次基准样品对应实物的指标性成分含量和药材-饮片、饮片-基准样品转移率如下:柠檬苦素质量分数为0.16%~0.51%,转移率分别为83.66%~115.60%、38.54%~54.58%;吴茱萸碱质量分数为0.01%~0.11%,转移率分别为80.80%~116.15%、3.23%~12.93%;吴茱萸次碱质量分数为0.01%~0.05%,转移率分别为84.33%~134.53%、5.72%~21.24%;人参皂苷Rb质量分数为0.06%~0.11%,转移率分别为90.00%~96.92%、32.45%~67.24%;全方的干膏率为22.58%~29.89%。该实验采用特征图谱、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及干膏率相结合的模式,对经典名方吴茱萸汤基准样品的量值传递过程进行分析,初步建立了科学稳定的基准样品质量评价方法,为经典名方吴茱萸汤的后续开发及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景参丸中红景天苷和丹酚酸B的含量,并优化景参丸的干燥工艺.方法:①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78 nm,柱温3...  相似文献   
10.
重楼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名贵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作用,可被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如腮腺炎、脓肿、烧伤、出血和肿瘤等,在民间医学中应用已久,是“宫血宁胶囊”“云南白药”等多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重楼皂苷Ⅰ是重楼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属于异螺甾烷醇型甾体皂苷,在重楼的根茎、果皮及叶片中都有分布。重楼皂苷Ⅰ的极性较大,主要通过正丁醇萃取、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等方法来提取,通过硅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来分离,通常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应用以获得纯度较高的重楼皂苷Ⅰ单体成分。重楼皂苷Ⅰ的药理作用广泛,主要包括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临床用于治疗肝癌、肺癌、胃癌等癌症及关节炎、流感病毒、疮毒、细菌感染等疾病。但是有研究发现重楼皂苷Ⅰ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胃刺激、溶血反应、肝损伤、肾损伤及心脏损伤等不良反应,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重楼皂苷Ⅰ存在生物利用度低、肠道吸收差及渗透性差等问题,影响了重楼皂苷Ⅰ的临床应用。该文总结了近几年来关于重楼皂苷Ⅰ植物来源、提取分离方法、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药代动力学等五大方面的研究报道,以期为重楼皂苷Ⅰ的临床合理应用和其他深入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