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治疗胸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损伤小、适应证广、治疗效果确切等优点 ,符合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 [1~ 3]。我们于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3月采用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治疗胸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12例 ,现就其基本方法和初步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2例 ,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4 3~ 6 5岁 ,平均年龄 5 5 .3岁。均为胸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出现胸背痛症状至接受管腔内覆膜支架治疗的间隔时间为 1~ 2 4周 ,平均 7.2周。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史 ,发病时均伴剧烈的胸背疼痛。入院后所有患者均…  相似文献   
112.
本文探讨了在内科教学实践中,设计和实施“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的教学项目,来实现对医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能力、临床技能、信息管理和批判思维和研究等方面,以达到医学生教育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研究非典型病原菌感染在成人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来自国内多中心的153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和急性期痰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炎衣原体IgG抗体及嗜肺军团菌IgG、IgA及IgM混合抗体滴度,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IgG、IgA及IgM混合抗体滴度,同时对153份急性期痰标本进行普通细菌培养.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了解非典型病原菌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中的地位.结果 153例血清学检测结果中符合非典型病原菌致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的52例(34.0%),其中47例为单一非典型病原菌感染,其中肺炎衣原体38例,肺炎支原体4例,嗜肺军团菌5例;5例为2种非典型病原菌混合感染,其中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2例,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3例;52例中合并细菌感染者11例.结论 非典型病原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及嗜肺军团菌)为成人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菌,以肺炎衣原体为主,同时不能忽视合并细菌感染情况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4.
都伟  梅林  冯新恒 《心脏杂志》2011,(3):411-413
中心动脉压(CBP)是指主动脉根部血管所承受的侧压力,中心动脉压较外周动脉压对心血管事件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已逐渐成为评估临床降压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中心动脉压的测量方法日益改进,无创性测压技术逐渐成熟、安全、准确,已具备了临床大规模应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5.
胆瘘是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T”管外引流术后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发生胆瘘后治疗方法有手术和保守治疗两种,我院自1992年以来运用套管法,在胆瘘的保守治疗中疗效满意,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住院费用,避免住院费用,避免中转手术,表现出其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6.
目的:了解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所反映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73例患者采用1990年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并与冠状动脉造影所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状动脉单支病变29例(39.73%),双支病变9例(12.33%),三支病变35例(47.95%)。冠状动脉窄狭程度:轻度54支,中度38支,重度31支,完全阻塞29支,总计病变血管数为152支(69.41%),无病变血管数67支(30.59%)。中医辨证分型表明:具标实征象者73例(100%),其中血瘀征象者73例(100%);兼痰浊者39例(54.4%);兼气滞者16例(21.0%);兼容凝者7例(9.6%)。具有明显本虚征象者63例(86.3%),其中气虚者57例(78.1%);阳虚者18例(24.7%);阴虚者28例(38.4%);阳脱者5例(6.8%)。73例冠心病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瘀表现,其中以舌质的血瘀表现较为突出。80.8%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74.0%的患者存在口唇、齿龈颜色暗红、紫暗或淡暗现象。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血瘀证候积分的相互比较,表明寒凝血瘀和阳脱血瘀为血瘀重症,气滞血瘀和阴虚血瘀为血瘀轻症,阳虚血瘀、痰浊血瘀和气虚血瘀的血瘀程度亦较重。寒凝患者的血管病变支数最多,气滞和阴虚患者的血管病变支数较少,气滞和阴虚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轻,阳脱和阳虚患者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较重。结论: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越多,狭窄程度越重,血瘀症候积分值越大,血瘀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17.
VEGF及其在妊娠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VEGF具有促进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及诱导血管生成等作用。在人类胎盘滋养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上有VEGR及其受体的表达。说明VEGF参与正常妊娠,胎盘血管生成的调节和滋养叶细胞生理性的侵入,妊高征患者外周血VEGF及妊高征胎盘中VEGFmRNA水平明显降低可造成滋养细胞侵入缺陷,而使母体子宫血管转变不足,造成胎盘灌注不足。  相似文献   
118.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 .方法 收集该院1995~2008年收治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者36例,对其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消化道造影、内镜及病理表现和治疗随访等情况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总结.结果 ①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多呈急性或亚急性病程,多有过敏性疾病病史或饮食的诱发因素.②症状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为主,无肠外症状.③多数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升高.④内镜下主要为炎性改变,活检部位以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检出率较高,病理示胃肠道组织以大量嗜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其中统计小肠嗜酸细胞≥38/HP.⑤治疗首选皮质激素,抗过敏、饮食调整有效.结论 临床怀疑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时应在内镜或造影检查时行多部位活检,即使内镜和造影观察正常,也应进行黏膜活检,十二指肠是活检的关键部位,空肠活检亦能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9.
急性单纯及混配有机磷农药中毒10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J  Zhao J  Sun S  Ma H  Zhao C  Guo Z  Wang F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8):544-546
目的 探讨急性单纯及混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的差别。方法 对单剂中毒组(S组 ,5 4例 )与混配中毒组 (C组 ,5 0例 )的症状体征、血液三项胆碱酯酶 (ChE) (分别对全血、红细胞、血浆 )活性受抑制程度、血清AST、ALT、磷酸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变化、血清总胆汁酸 (TBiL)浓度、心电图改变等多项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S组与C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 :(1)入院时症状体征比较 :C组恶心、呕吐的阳性率明显高于S组 (P <0 0 5 ) ,其他症状体征则差异无显著性。(2 )两组入院时血液 3项ChE活性 <0 30分别为 16、14例 ,18、14例 ,2 8、2 5例 ;>0 30~为 2 4、19例 ,2 2、2 1例 ,10、12例 ;0 5 0~ 0 70为 14、17例 ,14、15例 ,16、13例 ;χ2 依次为 0 85 2、1 4 4 4、0 5 0 9,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3)S组与C组入院后 72h内的血清AST、ALT、CK、LDH、TBiL的阳检数依次是 :S组为 2 4、18、4 2、2 2、2 1例 ;C组为 2 0、11、32、18、17例 ,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4)S组与C组入院后 72h内心电图的ST T改变、Q T延长、房室传导阻滞、早搏等变化的总阳性例数分别为 :S组 2 4例 ,C组 19例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5 )两组病死率 :S组 7 4 1% (4/ 5 4 ) ,C组 6  相似文献   
120.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急性CO中毒发性脑病发病机理尚在探索阶段,就近年提出的缺血缺氧、细胞毒性损伤、再灌注损伤、免疫功能异常和神经递质紊乱、NO和CO信使功能失调等学说进行了简介,以方便今后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