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2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观察电针对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收缩压及左心室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regulated kinase 1/2,ERK1/2),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抑制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6只SHR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每组12只,另设12只Wistar大鼠作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只进行抓取和固定刺激,电针组大鼠选取双侧太冲、足三里穴进行电针刺激,药物组服用氯沙坦钾。实验周期21 d。实验结束后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左心室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左心室AngⅡ含量,qPCR检测大鼠左心室ERK1/2、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 mRNA表达水平。结果 染色结果显示,电针组及空白组左心室心肌组织形态正常,模型组心肌组织间大量胶原纤维增生,药物组心肌组织间可见少量胶原纤维。与空白组比较,各时点模型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第14天、第21天电针组、药物组收缩压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心室AngⅡ含量,ERK1/2、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药物组大鼠左心室AngⅡ含量,ERK1/2、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电针能够对AngⅡ、ERK信号通路产生影响,进而下调大鼠心肌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从而起到抑制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这可能是针刺能够有效减缓高血压心脏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振腹法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影响。方法:用高糖高脂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 mg/kg)建立实验型T2DM大鼠模型,根据振动频率分为低频治疗组(300次/min)和高频治疗组(600次/min),进行6周振腹干预,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水平(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餐后2 h血糖(2h PG)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计算ISI并与对照组和模型组进行比较。结果:振腹干预6周后高频治疗组、低频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ISI值上升,FBG、INS、2h PG、FFA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治疗组与高频治疗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对照组、低频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腹法可降低T2DM大鼠血清INS含量、提高ISI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血清FFA含量有关;对正常大鼠无此效应,认为振腹效应的产生与机体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可视化分析系统,探讨针灸治疗房颤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8个数据库,筛选建库至2020年11月针灸治疗房颤的全部随机对...  相似文献   
64.
在满足社会对中医药人才总量需求的前提下,为加强中医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中医教育特殊性,思考与探索在现有中医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团队制教学,分析其实施的可行性,在实施过程中注意相关问题,发挥其对现有教育教学的积极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65.
针刀干预对膝骨关节炎兔股四头肌肌腱拉伸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膝骨关节炎(KOA)兔行为学、形态学及拉伸力学的影响,探讨针刀治疗KOA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24只新西兰雄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针刀组,每组各6只。模型组以改良Videman左后肢伸直位固定制动固定6周建立兔KOA模型。电针组电针左侧梁丘、血海、内膝眼、外膝眼,每周3次,治疗3周。针刀组以针刀松解左侧股四头肌肌腱,每周1次,治疗3周。分别于造模措施解除1周后和治疗结束1周后应用Lequesne MG膝关节评估法进行行为学检测,治疗结束1周后进行HE染色和力学测试。结果:行为学治疗前观察显示:在局部疼痛、步态反应、关节活动和关节肿胀方面,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电针组和针刀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电针组和针刀组在局部疼痛、步态反应、关节活动和关节肿胀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局部疼痛上,电针组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和针刀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步态改变上,模型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刀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关节活动度方面,电针组、针刀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关节肿胀上,电针组和针刀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电针组和针刀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力学方面: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极限载荷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极限载荷有下降趋势(P0.05),针刀组极限载荷有上升趋势(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极限载荷升高(P0.05),针刀组极限载荷显著升高(P0.01);与电针组相比,针刀组极限载荷有上升趋势(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最大位移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和针刀组最大位移均有下降趋势(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最大位移有升高趋势(P0.05),针刀组最大位移显著升高(P0.05),与电针组相比,针刀组最大位移有上升趋势(P0.05)。在刚度方面各组数据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干预可使行为学及形态学发生明显改变,可显著改善股四头肌肌腱拉伸力学特性,并发挥其生物力学效应从而达到治疗KOA的目的。  相似文献   
66.
杨磊  赵雅芳  李滢  孙洁  杨帅  陈磊  任晓暄  张露芬 《吉林中医药》2011,31(12):1235-1237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天枢穴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浆中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部分机制。方法:选取VISTAR幼鼠为研究对象制备肠易激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天枢组、足三里组。天枢组和足三里组从第6周采用自制布袋束缚及电针处理,隔日1次,共7次。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治疗结束后,麻醉状态下采用腹主动脉取血5 mL,置于EDTA抗凝管中,离心,取上清液置于-20℃冰箱内冻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血浆中CGRP、VIP、ET的含量。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中VIP、ET含量升高,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电针足三里组大鼠血浆中CGRP、VIP含量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天枢组大鼠血浆中CGRP、VIP含量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足三里穴大鼠血浆中CGRP含量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果显示,肠易激综合症模型大鼠血浆中CGRP、VIP、ET水平异常,进而引起三者之间的比值失调,可能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的机制之一,而针刺可以通过调节三者之间的紊乱状态进而达到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作用。且足三里、天枢穴的调节作用各具特点。  相似文献   
67.
针刺治疗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分析针刺廉泉对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诊断的30例患者采用针刺廉泉穴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星期后进行睡眠监测、ESS嗜睡量表、NIHSS卒中量表评价,治疗2年后进行ESS嗜睡量表评价以及相关临床症状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完成观察21例,9例脱落。21例脑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针刺加电针治疗后呼吸暂停指数明显下降(P〈0.05),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值明显上升(P〈0.05),ESS嗜睡量表评价分数明显下降(P〈0.05)。NIHSS卒中量表评价分数无明显改善(P〉0.05)。2年后随访21例,完成16例,脱落5例,16例脑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2年后ESS嗜睡量表评价分数较之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较之治疗后4星期也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针刺廉泉治疗脑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降低患者呼吸暂停AHI指数,提高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改善临床症状。2年后随访,远期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68.
孙思邈是我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其主要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对现代中医临床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记载的针灸、推拿、气功、溻浴、灌洗、贴敷、纳入等外治法至今仍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针刀"有限"减压法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hronic compartment syndrome,CCS)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病例尾号将59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针刀常规松解法治疗,治疗组30 例采用针刀"有限"减压法治疗,在第1 次、第2 次治疗前和治疗3 个月后,分别进行疼痛视觉...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对孕晚期大鼠宫颈成熟相关指标的实验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优化的传统针刺助产处方对宫颈成熟的影响机制.方法:将20只初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和模型对照组各10只,10只同批次非孕雌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电针组于妊娠20 d时以优化的传统针刺助产处方(先电针“合谷”20 min,再加刺“三阴交”5 min,选用疏密波2 Hz/50 Hz)为干预方法,模型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不予针刺.3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宫颈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白介素8(IL-8)进行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MMP-9及IL-8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组MMP-9及IL-8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优化的传统针刺助产处方通过提高晚孕大鼠宫颈组织MMP-9、IL-8的含量,参与并介导宫颈成熟,从分子生物学层面阐明了针刺促宫颈成熟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