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自杀基因TK(thymidinekinase ,胸苷激酶 )与细胞因子FL(Flt 3ligand ,Flt 3配体 )在同一细胞克隆中表达的特性 ,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构建以IRES(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相连的TK与FL的真核表达质粒 ,脂质体法转入人乳腺癌细胞株MCF 7中。MTT法检测GCV(Ganciclovir,更昔洛韦 )对MCF 7/TK FL细胞的杀伤活性 ,电镜、光镜及FACS法检测凋亡情况。ELISA法及Westernblot对该细胞克隆分泌的FL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并检测其对CD34 细胞的促增殖活性。结果 构建的pIRES TK FL真核表达质粒以脂质体法可成功转入MCF 7细胞中 ,MCF 7/TK FL细胞可被GCV有效杀伤并存在凋亡情况 ,IC50 值为 0 5 μg/ml。该细胞分泌的FL有蛋白水平的表达 ,ELISA法测定FL分泌量为每 4天 10 5个细胞中 15 7ng/ml,它具有刺激CD34 细胞增殖的活性。结论MCF 7/TK FL细胞可同时表达TK与FL基因 ,在自杀基因瘤苗的基础上 ,其分泌的细胞因子FL具有生物活性 ,可作为进一步加强免疫细胞功能的手段  相似文献   
42.
生物质谱技术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物质谱因其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快速、易于自动化等特点,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日益广泛。该文这了近年来生物质谱在蛋白质、核酸、糖类、药物代谢以及微生物检验等方面的应用及进展。  相似文献   
43.
人巨核白血病细胞系M-07e的生长严格依赖于GM-CSF.在M-07e细胞,GM-CSF受体(GM-CSF R)由两个亚基所组成:低亲合力的配体特异的α亚基和一个磷酸化的β亚基,后者与lynp53/56酪氨酸蛋白激酶固定相连.本研究检测了lyn激酶在调节TGF-β 1诱导的M-07e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从培养液中去除rhGM-CSF首先导致了lyn激酶活性受抑,接着发生细胞生长受阻和凋亡.M-07e细胞凋亡过程中伴随有大量Bcl-2和Bax蛋白分别被酶解为22 kD和18 kD的较小片段.应用特异性的抑制剂,发现上述Bcl-2蛋白的变化是循激活的caspase-3(CPP32)途径发生的,后者在M-07e细胞中大量表达.Bax蛋白变化的机制尚不清楚.TGF-β 1对rhGM-CSF刺激的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促进M-07e细胞凋亡的机制与去除rhGM-CSF所致相同,包括大量Bcl-2和Bax蛋白被特异酶解和lyn激酶失活.TGF-β 1并不影响lyn蛋白和β链的表达水平,也不阻止这两个信号传导元件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TGF-β 1通过抑制GM-CSF R相关的lyn激酶活性而抑制M-07e细胞生长并促进凋亡发生.本实验还表明激活的CPP32对Bcl-2蛋白的酶解是与细胞凋亡发生相关的一个自然过程,处于lyn激酶活性的调控之下.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为了准确地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体的HLA - II 类配型,对HLA - II 类基因分型实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方法:采用美国莱姆达公司提供的微量SSPTM HLA-II类PCR-SSP分型试剂盒对40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体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采用0.5 %EDTA抗凝的血标本与肝素抗凝的血标本相比,前者的扩增效果好.DNA终浓度为25~200 ng/μl,最佳浓度为100 ng/μl,A260/A280比例在1.65~1.80之间.PCR反应参数是影响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DNA Taq酶的使用量和活性将直接影响反应结果.D-MIX管应保存在-65℃,避免反复冻融,否则将使反应带变弱.结论:HLA-II类基因分型标本的处理和反应条件的优化是影响基因分型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45.
非电离辐射对大鼠心肌细胞的损伤及其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非电离辐射对大鼠心肌细胞损伤效应及机制。方法采用9GHz950mW/cm2微波脉冲和0~100MHz6×104V/m电磁脉冲分别辐照原代培养心肌细胞72h,用原子力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全自动生化检测仪等多种实验手段检测受辐照细胞的细胞膜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微波脉冲和电磁脉冲辐照后,心肌细胞搏动减慢,形态异常,活力下降,凋亡和坏死率明显增加。细胞膜出现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电穿孔。细胞培养液中Na+、K+、Ca2+、Cl-、Mg2+和无机磷离子浓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心肌细胞是电磁辐射损伤的敏感细胞,脉冲电磁场可致心肌细胞膜电穿孔,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均受到严重损伤。电穿孔效应是解释电磁辐射非热效应的关键机制之一。电穿孔导致的细胞膜通透性和膜结构改变存在一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运用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波谱拟合技术估算牙釉质EPR辐射剂量的准确性。方法 编制多成分叠加型EPR粉末波谱拟合软件,分别拟合牙齿本底信号(background signal,BS)和辐照诱发信号(radiation-induced signal,RS)的EPR波谱模型,用波谱模型叠加计算方法拟合出实际辐照后牙釉质的EPR波谱,从复合谱中提取出RS成分并计算其相对强度,建立剂量响应曲线,估算样品剂量,并将剂量估算结果与传统的波谱强度测量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拟合获得的BS信号为单峰高斯线形粉末谱,g=2.0035,线宽Hpp=0.650-1.100 mT; RS信号为轴对称多晶粉末谱线形,其g=2.0018,g=1.9965,线宽Hpp=0.335-0.400 mT;分离BS与RS后得到的RS相对强度与辐照剂量呈线性相关,剂量响应方程为:y=240.74x+76 724(R2=0.9947),剂量估算结果相对误差期望值为0.13。结论 EPR波谱拟合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牙釉质辐射剂量估计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47.
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组学”技术。它主要是利用生物体液的核磁共振谱图所提供的生物体内全部小分子代谢物的丰富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多元统计分析和模式识别处理,了解相关生物体在功能基因组学、病理生理学、药理毒理学等方面的状况及动态变化,以及它们所揭示的生物学意义,并从分子水平来认识生命运动的规律。本文综述了核磁共振技术在代谢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分析嗜人性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es,PERV)感染的人源细胞中Stathmin蛋白的差异表达情况,探索嗜人性PERV感染人源细胞后可能产生的效应机制.方法 嗜人性PERV感染性克隆感染HEK293细胞,采用PCR、实时定量RT-PCR、免疫荧光分析确认PERV感染,利用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印迹法分析Stathmin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嗜人性PERV感染性克隆成功感染HEK293细胞,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表明,PERV感染后Stathmin蛋白与对照相比表达上调.结论 嗜人性PERV感染HEK293细胞后Stathmin表达上调,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嗜人性PERV与人源细胞的相互作用及PERV感染后的分子效应等提供了线索,也提示了PERV感染后可能会对细胞的生长、生理功能等造成影响,甚至存在潜在的致病性.对探索嗜人性PERV感染人源细胞后可能产生的效应以及猪→人异种移植的病毒安全性评价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两代间HLA基因分型完全相合家系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全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由于我国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大部分儿童患者没有获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完全相合供者的可能,导致多数高危白血病患儿失去了治疗机会.根据遗传学规律,父母与患儿HLA配型至少有3/6是一致的,个别情况下5/6一致,但父母与子女间完全相合的几率很少.我室在近年来的供受者HLA配型中发现了2个父亲与女儿HLA基因型别完全相合的家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B* 2705分子结构对其在原核细胞可溶性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将HLA-B* 2705基因的全长、胞外区和α1、α2功能区分别进行克隆并连接到pET-32a(+)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并经超声破碎、层析和透析纯化蛋白,再经体外微量细胞淋巴毒反应检测蛋白质活性。结果成功构建3种pET-32a(+)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后,HLA-B* 2705基因全长和胞外区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可溶性蛋白的量较低;而α1和α2功能区则以高效可溶性形式表达,通过体外微量细胞淋巴毒实验证实,HLA-B* 2705的α1和α2功能区可溶性蛋白可与HLA-B27抗体特异性结合,并成功阻断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结论α1和α2功能区能够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可溶性蛋白,并具有蛋白功能,而HLA-B* 2705基因全长和胞外区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表明蛋白质的大小和空间结构对于其可溶性表达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