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72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实验性肾炎中肾皮质内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水平和可能来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大鼠复制加速型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模型,分为4组:肾毒血清对照组,肾毒血清+眼镜蛇毒因子组,肾毒血清+羊抗大鼠血小板血清组,肾毒血清+全身γ线辐射组。各组大鼠在注射兔抗大鼠GBM血清后24h末处死,结果肾毒血清对照组大鼠肾皮质内PAF含量显著升高,而耗尽被 体的肾毒血清+CVF组、耗尽血小板的肾毒血清+APS组和耗尽血白细胞的肾毒血清+TγI组大鼠肾皮质内PAF含量低于肾毒血清对照组,正常大鼠肾皮  相似文献   
12.
实验大鼠均制成加速型抗肾小球基膜(GBM)肾炎模型,分为三组:模型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组和血栓素A2(TXA2)合成酶抑制剂UK-38485组,结果BN-52021组大鼠各期尿蛋白量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1),第21天时血清肌酐、肾皮质内TXB2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光镜和电镜下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较模型组为轻;UK-8485组尿蛋白量也倾向于较模型组减少,担无统计学意义.第21天时血清肌酐、肾皮质内TXB2含量也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本实验表明,PAF受体拮抗剂干扰该大鼠肾炎有效,其有效机理可能部分是通过减少肾皮质TXA2合成而介导的。  相似文献   
13.
作者分析520例经肾活检的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其高血压发病率为32.7%,膜增生性肾炎、新月体肾炎及硬化性肾炎高血压发病率较高,IgA肾病和微小病变肾病Y高血压发病率较低。不同病理类型慢性肾脏病高血压发病率不同,降压疗法可改善肾功能,延缓肾衰发展速率。  相似文献   
14.
美国Ames尿试纸检测尿隐血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Ames尿试纸检测尿隐血的结果分析胡玲(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510080)何柏林(中山医科大学肾脏研究所)关键词尿液红细胞,血红蛋白,干化学目前,国内各医院普遍使用了尿液分析仪,并多采用美国Ames尿液检测试纸,该试纸法可作尿化学成分的...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和新进展第十一讲 透析骨营养不良中山医科大学肾脏研究所沈清瑞进修医生:透析骨病有哪些类型?发生率有多高?教援:由于肾功能衰竭引起的骨病和钙、磷代谢异常形成的临床综合征通称为“肾性骨病”。因透析治疗的长期性,而且所有的病人或迟或早都会...  相似文献   
16.
肾脏病理改变与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观察了2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者在不同病理类型下的血脂和载脂蛋白(apo)水平变化,旨在探讨肾脏的病理因素与NS的高脂血症和apo异常的关系。 一、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原发性NS患者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平均27.9±5.4岁,无肾功能不全,无并发症和其它疾病,未用皮质激素、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影响脂质代谢的药物。患者均接受肾活检,病理结果如下:微小病变(MCD)10例,非微小病变(n-MCD)16例.其中局灶性肾小球硬化4例,系膜增殖性  相似文献   
17.
成人多囊肾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任高  郑智华 《新医学》1995,26(7):345-347
成人多囊肾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山医科大学肾脏研究所(510080)叶任高,郑智华成人多囊肾约占肾透析和移植的8%~10%,目前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是预防和治疗其并发症,以期延缓肾功能的恶化。高血压的治疗约半数患者可出现高血压,常于肾功能异常前几年出...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隐匿性肾炎血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表现为单纯性血尿的原发性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无症状性血尿”或“隐匿性肾炎血尿型”,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其病程缠绵,反复发作,西医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选择标准143例均符合:①持续镜下血尿和/或反复肉眼血尿(尿红细胞:离心尿镜检≥3个/HPF,牛包华氏计算盘计数≥8×10~6/L)。②肾小球性血尿: 位相镜检尿畸形红细胞>80%,自动血细胞计数分析仪测定尿红细胞平均容积  相似文献   
19.
将 2 13例狼疮性肾炎 (LN)分成肺损组及无肺损组并对其临床特点及转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LN的肺胸膜病变多发于狼疮的活动期 ,肺损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无肺损组。认为了解LN合并肺胸病变的临床特点有助于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20.
腹膜透析生存率及其预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调查腹膜透析病人的生存率及其独立的预后因素 ,识别病人死亡的高危人群 ,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随诊腹膜透析病人 2 6 8例 ,采用Kaplan -Meirie法分析生存率 ,采用COX模型多变量分析透析前各临床指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 6 8例病人中位数随访时间为 2 6个月 ;1年、2年、3年及 4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 85 .6 %、6 7.1%、5 6 .9%及 44 .4% ;经时序检验 ,透析前病人年龄、体重、经济状况、残余尿量、原发病、合并疾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尿素氮、肌酐及血磷浓度对生存率均有影响 (P值均 <0 .0 5 ) ;经COX回归分析 ,透析前病人年龄、血清白蛋白及合并疾病成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我国腹膜透析远期生存率稍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根据透析前年龄、血清白蛋白及有无合并疾病 ,可对腹透病人的预后进行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