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疾病,中医病名为"紫癜风"。胡晓梅教授分期论治紫癜风,并各宗一方,临证强调祛风与化瘀贯穿全程,疏散与酸收并用,止血与散瘀兼顾,疗效显著,阐述精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波长635 nm、808 nm激光照射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从肌肉力学特性角度对该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44例,分为4组:635组、808组、交替组和对照组,以拉伸锻炼为基础治疗,激光照射斜方肌左右两侧第二激痛点(对照组为假激光照射)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和4周视觉模拟评分(VAS)、压痛阈值(PPT)、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颈部活动度(ROM)的差异,并采用肌张力作为客观评价指标,进一步评价弱激光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结果:弱激光治疗后,635组、808组、交替组、对照组激痛点肌张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问卷(NDI)和压痛阈值均有改善。治疗前后激光治疗组(635组/808组/交替组)左侧激痛点肌张力变化量20.35±3.37、21.07±5.01、23.06±7.37 vs 15.01±6.40)、VAS变化量(29.50±8.96、23.36±9.24、25.83±11.84 vs 12.50±12.08)、左侧激痛点压痛阈值变化量(1.40±0.66、1.58±0.59、1.42±0.59 vs 0.45±0.15)均大于对照组,但三个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弱激光照射可以降低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激痛点的肌张力、减轻疼痛程度、增大颈部侧屈活动度,激光照射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但三种激光作用方式对该病种的疗效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藏族药八味沉香丸的HPLC指纹图谱,为进一步提高其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 Shield RP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20 nm,进样量1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10批八味沉香丸HPLC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结果:确定了31个共有峰,指认其中4个共有峰分别为没食子酸、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去氢二异丁香酚,10批八味沉香丸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重复性好,为八味沉香丸质量标准建立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探讨胡晓梅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s)的用药规律,为MPNs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胡晓梅治疗MPNs门诊有效处方50首,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构建胡晓梅治疗MPNs的数据库。结果:对胡晓梅数据库中症状、四气、五味、归经分布、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和新方进行分析,得出胡晓梅治疗MPNs的常用药物有柴胡、赤芍、生地黄、红花等15种,核心组合药物中多见红花、赤芍等药物与柴胡关联,并演化得到8首治疗MPNs的新处方。结论: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为平台,利用文本挖掘、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较好地挖掘了胡晓梅治疗MPNs的用药规律,即从虚、毒、瘀病理因素入手,以益气活血解毒为法,扶正祛邪兼顾。  相似文献   
15.
藏医药的热潮,使从藏医药古籍文献中挖掘开发具有显著疗效的各类药物成为医药人员的重要工作.我国对藏医药古籍文献进行系统性、专业性的保护、整理、研究,以期充分发挥藏医药的优势,保障人类健康生活.藏医药古籍的数量多,流传曲折,使其保护整理工作紧迫而又艰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针刺五脏俞加膈俞配神门穴与常规西药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8例女性更年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其中观察组4例患者退出,对照组2例患者退出。观察组针刺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膈俞、神门穴,每日1次,每治疗5 d休息2 d。对照组每晚睡前口服西药阿普唑仑0.4 mg或0.8 mg。两组均治疗3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于治疗前和结束后30 d,观察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_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并于治疗结束后30 d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30 d两组患者PSQI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结束后30 d两组患者E_2水平高于治疗前、FSH及LH水平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59/60),优于对照组的95.2%(59/62,P0.05)。结论:针刺五脏俞加膈俞配神门穴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有较好的疗效,优于西药阿普唑仑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九味防瘟散中麝香酮含量测定方法,以麝香酮为指标研究该制剂的稳定性.方法:以HPLC-MS法测定麝香酮的含量;研究九味防瘟散在不同温度和包装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麝香酮浓度在0.2~20 mg·L-1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9),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重复性均符合实验要求.稳定性方面,去外包装组麝香酮损失速率>包装组,35℃时麝香酮损失速率>4℃,密闭包装组麝香酮损失速率>密封包装组.结论:HPLC-MS法测定九味防瘟散中的麝香酮含量灵敏、快捷、简便、准确.九味防瘟散须在冷处密封条件下保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藏医放血疗法联合口服藏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快速止痛疗法-放血疗法联合口服藏药;对照组20例采用秋水仙碱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快速止痛法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且两组治疗后血沉、血白细胞、血尿酸值等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藏医放血疗法联合口服藏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疾病,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以骨髓无效造血、长期进行性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为特征。MDS多发于老年人,其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症状,或兼有出血、发热、脾大等体征。胡晓梅认为,本病因阳虚寒毒而致,在临床中倡导运用温化寒毒法。  相似文献   
20.
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在脑组织中聚集和沉积,启动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过程。因此,促进Aβ清除,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靶点之一。研究证明一些中药复方及提取物能影响淀粉蛋白降解酶的活性,血脑屏障的转运及小胶质细胞的吞噬,促进Aβ清除,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的记忆和学习。该文综述了Aβ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Aβ清除机制以及中药对Aβ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