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笔者尝试以历史观重视医学始源的研究,说明中医学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表现在:其一,天人合德、儒道互补是中医学的根基;其二,阴阳理论是对立事物辩证、交替、统一的大成智慧;其三,生生不息、和而不同体现国学之美;其四,充分开放跟紧科技文明的新趋向。由于近百年西学东渐的影响,有学者曾提出几千年前的传统中医学理论是打不开、看不透的"黑箱",笔者认为张仲景提出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既是辨证论治的总则,也是打开中医学理论黑箱的关键。"观其脉证"即观天地阴阳、生灵万物、健康疾病之象;知犯何逆,也就是辨证的思辨程序。大数据时代,可以运用"激活数据学"方法和信息守恒理论,由象—素—候—证的递进演变成为具有"内实外虚""多维界面""动态时空"的证候。"随证治之"是针对证候为中心的组方遣药,以燮理阴阳、承制调平为准的复杂系统。故新时代中医药学科技文明的研究方向应该是高度开放、格物致知,中西医并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统一的医药学。  相似文献   
32.
33.
目的:建立一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对不同石斛中的常见8种农药残留进行快速检测的方法。方法:不同石斛样品采用1%甲酸乙腈提取,无水硫酸镁、氯化钠盐析后无需净化,采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对不同石斛中的8种农药残留进行测定分析,8种农药在给定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为0.01~0.12μg·L~(-1),定量限为0.03~0.41μg·L~(-1),在3个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7.3%~111.6%,RSD为4.22%~8.44%。结果:本方法检测灵敏度高、基质干扰小、稳定性好,能获得较高的回收率,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1个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适用于石斛农药残留安全检测与质量控制。结论:利用本方法检测的39批不同石斛样品中,有2批石斛的多菌灵和戊唑醇超出了石斛的农药最大限量理论值,石斛样品总体农药残留安全控制相对较好,但还需加强各种农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统计2019—2021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各乡镇主产药材的栽种面积,分析近3年金寨县中药产业发展现状,为金寨县后续中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统计学、地理信息学相关方法,对金寨县中药产业发展中心统计汇总的2019—2021年新栽种面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石斛、茯苓、灵芝栽种面积相对稳定,分别维持在800、3000、2000亩(1亩≈666.67 m^(2))左右;天麻面积由4798亩增加到7651亩;黄精由2091亩扩大至10805亩;茯苓、天麻、黄精3种药材的种植呈现空间聚集分布现象。结论:黄精种植面积在金寨县发展迅速,茯苓、灵芝、天麻发展平稳,石斛发展空间较大。茯苓、灵芝等菌类药材统计标准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金寨县各乡镇应结合当地环境优势,在发展适宜的中药材品种上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提升元胡止痛口服液的质量标准,以加强该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元胡止痛口服液中延胡索、白芷药材进行定性鉴别,以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素对照品和延胡索对照药材为参照,以环己烷-三氯甲烷-甲醇(5∶3∶0.5)为展开剂,使用GF254玻璃薄层板在紫外光灯(365 nm)下鉴别延胡索;以石油醚(60~90 ℃)-乙醚-甲酸(10∶10∶1)为展开剂,使用硅胶G薄层色谱板置紫外光灯(305 nm)下鉴别白芷。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Waters XSelect HSS T3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A)-0.1%冰乙酸溶液(三乙胺调pH 6.1)(B)梯度洗脱(0~10 min,20%~30%A;10~25 min,30%~40%A;25~40 min,40%~50%A;40~60 min,50%~60%A),检测波长280 nm,建立元胡止痛口服液的中药指纹图谱,并测定延胡索甲素和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结果 在薄层色谱图中,元胡止痛口服液与对照品、对照药材对应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10批元胡止痛口服液样品中共标定了12个共有峰,并指认出盐酸小檗碱、去氢紫堇碱、海罂粟碱、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素色谱峰。10批样本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90;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延胡索甲素和延胡索乙素质量浓度分别在0.038 6~0.193 0、0.034 0~0.170 0 g·L-1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学考察合格,测得10批元胡止痛口服液中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质量分数分别为0.077 5~0.142 9、0.126 1~0.178 2 g·L-1结论 该研究优化了元胡止痛口服液的TLC鉴定条件,建立了指纹图谱并对其中延胡索甲素和延胡索乙素进行定量,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提升元胡止痛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天冬饮片及其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制备10批天冬标准汤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天冬饮片、标准汤剂的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以及天冬饮片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采用UHPLC-LTQ-Orbitrap-MS/MS对指纹图谱中主要共有峰进行成分指认,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扫描,检测范围m/z 100~1 400。结果:天冬饮片、标准汤剂中原薯蓣皂苷与原新薯蓣皂苷的总质量分数分别为0.41%~0.72%和0.33%~0.59%,这2个成分的转移率73.6%~98.3%。天冬标准汤剂的出膏率59.0%~73.0%,pH 4.9~5.6。天冬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中呈现了10个共有峰,且均为皂苷类成分,包括原新薯蓣皂苷,原薯蓣皂苷,天冬皂苷甲及其同分异构体,甲基原薯蓣皂苷,asparagoside F,(25R)-26-O-β-D-葡萄吡喃糖基-呋甾-5,20-二烯-3β,26-二醇-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1→4)-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苷,26-O-β-D-葡萄吡喃糖基-呋甾-20(22)-烯-3β,26-二醇-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α-L-鼠李吡喃糖基(1→4)]-β-D-葡萄吡喃糖苷,伪原薯蓣皂苷,aspacochioside C。结论:建立了天冬饮片及其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且建立的方法稳定可行,可为含天冬制剂的质量评价及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建立二冬汤中活性成分含量测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HPLC-QqQ-MS),并对该方进行抗胰岛素抵抗作用靶点和通路的预测。方法 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3 min,90%~87%A;3~6 min,87%~86%A;6~9 min,86%~83%A;9~11 min,83%~75%A;11~18 min,75%~70%A;18~19 min,70%~52%A;19~22 min,52%A;22~25 min,52%~5%A;25~27 min,5%~90%A;27~30 min,90%A);利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正、负离子模式检测其含量。在此基础上,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二冬汤发挥抗胰岛素抵抗作用的靶点和通路。结果 二冬汤中20个活性成分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良好。含量测定结果显示,15批样品中高质量浓度的成分为黄芩素(1 259.39~1 635.78 mg·L-1)、黄芩苷(1 078.37~1 411.52 mg·L-1);中质量浓度的成分为知母皂苷BⅡ(245.10~604.89 mg·L-1)、芒果苷(148.59~217.04 mg·L-1)、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89.30~423.26 mg·L-1)、芦丁(46.91~1 553.61 mg·L-1)、甘草酸(55.97~391.47 mg·L-1)、新芒果苷(37.45~127.03 mg·L-1)、荷叶碱(0.89~63.48 mg·L-1)、金丝桃苷(6.96~136.78 mg·L-1)、甘草苷(30.89~122.78 mg·L-1)、甘草素(26.64~110.67 mg·L-1)、原薯蓣皂苷(58.57~284.26 mg·L-1);低质量浓度的成分为伪原薯蓣皂苷(5.49~22.96 mg·L-1)、汉黄芩素(7.16~20.74 mg·L-1)、人参皂苷Rb1(7.31~23.87 mg·L-1)、人参皂苷Rg1(10.78~28.33 mg·L-1)、甲基麦冬黄烷酮A(0.74~1.67 mg·L-1)、人参皂苷Re(7.78~24.76 mg·L-1)、麦冬皂苷D(2.08~4.29 mg·L-1)。网络药理学结果表明,二冬汤发挥抗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可能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结论 建立的UHPLC-QqQ-MS可为二冬汤复方制剂的开发奠定基础。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可为二冬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二冬汤基准样品的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明确15批基准样品中指标成分的含量及转移率范围,探索其饮片与基准样品间指标成分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制备15批基准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HPLC-DAD)对指标成分芒果苷、黄芩苷、甘草酸进行含量测定,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10 min,10%~17%A;10~25 min,17%~19%A;25~28 min,19%~25%A;28~45 min,25%~33%A;45~46 min,33%~45%A;46~60 min,45%~55%A),检测波长254 nm;采用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ELSD)对知母皂苷BⅡ、原新薯蓣皂苷与原薯蓣皂苷之和进行含量测定,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20 min,24%A;20~25 min,24%~27%A;25~33 min,27%~28%A;33~36 min,28%~90%A;36~41 min,90%~24%A)。结果 所建立的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方法学验证均良好,能用于基准样品中5个指标成分的定量检测。15批基准样品中芒果苷、黄芩苷、甘草酸、知母皂苷BⅡ、原新薯蓣皂苷与原薯蓣皂苷之和的质量分数范围依次为0.14%~0.23%、2.40%~3.37%、0.07%~0.44%、0.43%~0.95%、0.15%~0.47%,转移率范围依次为33.90%~52.15%、84.46%~105.61%、22.59%~93.86%、38.07%~61.43%、53.28%~96.11%。结论 15批饮片与二冬汤基准样品间指标成分芒果苷、黄芩苷、知母皂苷BⅡ、原新薯蓣皂苷与原薯蓣皂苷之和(甘草酸除外)的转移率一致性较好,表明这4个指标成分在基准样品制备过程中转移情况稳定,可为该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对卢氏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种类,连翘种植情况,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卢氏县中药材发展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梳理各级政府及媒体官方发布的文件、报告数据,以及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区划与生产统计专业委员会抽样调查数据,对卢氏县2021年中药材整体情况及连翘种植情况进行多维分析。结果 抽样调查显示,卢氏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为69.76万亩(1亩≈666.67 m2),其中连翘种植总面积52.41万亩,占总面积的74.74%,种植区域几乎遍布各个乡镇,文峪乡、徐家湾乡、范里镇连翘种植面积分别占总种植面积的19.48%、12.46%、8.13%。连翘的种植面积在空间上呈现随机分布特征。结论 研究结果从各方面基本能客观反映出卢氏县药材种植整体现状,作为连翘之乡的连翘种植产业呈健康发展态势。统计结果为卢氏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艾康片对环磷酰胺引起的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BALB/c-nu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艾康片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0.3 g/kg制备环磷酰胺心脏毒性模型,每周1次,连续2周。模型制备当天,艾康片高、中、低剂量组按20 mL/(kg·d)的剂量分别灌胃浓度为0.046 g/mL、0.023 g/mL、0.012 g/mL的艾康片溶液,每天1次,连续给药2周;正常组、模型组在相同条件下灌胃等体积蒸馏水。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计算心脏指数;HE染色观察心脏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脏指数及血清LDH、HBDH均升高(P0.05),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细胞变性、炎症细胞浸润Rank值及个体评分均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康片高、中、低剂量组心脏指数、血清LDH、HBDH均降低(P0.01);艾康片高剂量组心肌细胞肥大Rank值及个体评分降低(P0.05);艾康片中剂量组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细胞变性、炎症细胞浸润Rank值及个体评分均降低(P0.05,P0.01)。结论:艾康片对环磷酰胺引起的心脏毒性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