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32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74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02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991.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分析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心肌损害及心肌炎临床用药特征。方法:提取全国39 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IS) 心肌损害及心肌炎患者诊疗数据,分析了39 家医院的住院患者的HIS 数据库信息。采用SAS9.4 统计软件对患者的一般信息、用药信息及诊断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联合其他西药或中药的用药情况等采取SAS9.4 联合R 软件进行关联规则的构建及绘图的可视化表达。结果:20 894 例心肌损害与心肌炎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以6 岁以下儿童占比最多,临床使用的剂量疗程与药品说明书及指南基本相符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心肌损害与心肌炎最常见合并病为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手足口病、上呼吸道感染等,最常用的用药方案为喜炎平注射液+氨溴索+布地奈德+磷肌酸。喜炎平注射液与第二代头孢菌素、干扰素类、抗生素类等抗感染药物联合使用较为常见。结论:本研究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揭示了真实世界中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心肌损害及心肌炎临床特征情况,在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方面应注意药品联合使用的优势与劣势,为深入挖掘其适用疾病及促进喜炎平注射液在临床中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92.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曾多次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鼻腔直接与外界联通, 是流感病毒进入宿主的首要入口, 其表面的鼻腔黏膜及相应免疫系统是抵抗病原体入侵机体的第一道防线, 在流感预防中发挥着局部免疫并激发整体免疫的作用。从鼻腔黏膜免疫在流感预防中的作用, 以及基于黏膜免疫的中药外用在预防流感的相关研究入手, 探讨中药外用调节鼻腔黏膜免疫以预防流感的优势, 以期为中药外用预防流感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993.
桂枝汤被称为群方之主,为历代先贤所称颂,然亦有人认为此说法有夸大之嫌疑。故本文通过对桂枝汤制方原理的探讨,即中医治病之本在于阴阳,桂枝组方切合阴阳之理,以协调阴阳为本,以调和营卫为用;通过对桂枝汤加减方在肝、肺、脾、心、肾五脏体系临床应用中的简要分析,以及桂枝汤及其加减方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范围与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进展来说明桂枝汤不但具有夯实的理论基础,并且在中医学以及现代医学的临床实践中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而证明桂枝汤被誉为群方之祖并非过誉,而是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比较真实世界中创伤性疾病患者口服脉血康胶囊与未口服脉血康胶囊的疗效。方法:从25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提取患者信息,选取口服脉血康胶囊的创伤性疾病患者656例为观察组和未使用脉血康胶囊的创伤性疾病患者656例为对照组。运用广义Boosted模型(Generalized Boosted Models,GBM)倾向性评分法平衡混杂因素,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倾向性评分加权的Logistic回归和带协变量调整的倾向性评分加权Logistic回归比较2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3种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均显示观察组疗效优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服用脉血康胶囊疗效优于未使用该药。  相似文献   
995.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为药品上市后临床定位、资源配置、医保与基药准入等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除了满足一般药品综合评价6个维度外,还应考虑中医药特色。目前对于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研究的具体实施环节和评价方法比较模糊,因此制定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技术规范迫在眉睫。起草组遵循《中国药品综合评价指南参考大纲(第二版)》以及《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2021年版试行)》等文件的相关法规要求,经过文献复习和专家讨论论证,结合多项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研究的实践经验,制定了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技术规范。本规范包括了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的临床定位、资料获取、质量控制、评价内容与方式、各维度的评价技术方法等方面,为中成药开展临床综合评价工作提供方法学指导,使评价过程及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96.
李元  韩学杰  王丽颖 《北京中医药》2021,40(9):1002-1004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共识专家的选择是融合了指南制定者对行业内专家认知基础上的主观思辨和判断,专家选择的方法问题可以看作指南制定者主观思辨过程,其实施路径以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共识专家作为样本,以国内外相关网络专家的介绍为目标对象,筛选构建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共识专家特征集.从公开数据库、网络平台中寻找相关信息,进行每一位专家的特征标记和数据清洗,利用机器学习的特征选择方法,去除不相关和冗余的特征,优选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共识专家的特征子集.该方法可能为遴选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共识专家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分析中成药治疗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caused by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VC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结局指标应用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供建议.方法 全面检索3个英文数据库、4个中文数据库和2个临床研究线上注册网站,筛选近10年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RCT,提取信息,评估偏倚风险,分析其结局指标.结果 检索获文献10455篇,剔重后余8681篇,筛选后纳入30篇RCT报告,偏倚风险总体较高.其结局指标分为8大类,即临床症状指标、神经影像学指标、神经电生理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有效率、安全性指标.其中,纳入RCT的报告频次和报告率最高的是临床症状指标;有2个RCT以中医证候积分为结局指标,并报告相应评价标准.结论 中成药治疗CSVD-VCI的RCT结局指标应用目前存在临床上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且在研究设计层面结局指标主次不明、设盲不足、报告不详,影响了中成药治疗CSVD-VCI的RCT质量.建议本领域研究者在未来完善顶层设计,同时积极开展本领域核心指标集的筹建工作,进而提升临床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998.
1.北京中医药大学于1969年在河南宁陵举办为期1年的"六二六"卫校培训,参与者为该地区各县的赤脚医生及部队卫生员.教师队伍中医西医搭配,基础临床兼备.我与董建华、廖家桢、焦树德、姜揖君、洪秀清老师承担中医基础与临床教学,彼时我讲授中药学与内科心脑病症.豫东20世纪的黄泛区盐碱地尚未及治理,贫穷落后又连续2年干晒少雨.是年春起备耕、植树及至麦收农事繁忙,临证多见劳力过度所致脱力劳伤,证见神情疲惫、多汗心烦乏力,时而头晕目眩,脉虚软或细数.  相似文献   
999.
1.我的老师董建华先生临床家,自承家技又拜沪上严二陵先生亲炙,兼学孟河新安两派,以内科临床诊务为主,尤对温病与脾胃病治疗效验显著.我毕业分配到温病教研室,当时先生是主任,辅授养成教育与强化国学对我一生治学执教影响深刻.组内戈敬恒、孔光一老师带教传染病的学习与教学方法,为我其后成就防疫救灾40余年的"老兵"奠定了基础.回首先生们治外邪入侵犯肺,消化不良早期的胃病,情志不畅、肝气不疏等皆因气机升降失常、枢机不利,必当注重调理,遣药选用轻清为主,壳花叶梗之品性必须把握,因为日常门诊大概率使用,如肝胃不和之常见证候,先生善用香橼、佛手、厚朴花、代代花,以辛苦性平温和之品疏肝解郁,治胸胁脘腹胀满,行气止痛兼芳香化浊;若遇妇女乳胀、月经不调,加用月季花、玫瑰花、绿萼梅等.先生授予"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诸子皆降唯蔓荆子独升".其升降禀性因自然法象基准不同,但临床遣药必应清楚.旋复花苦降辛开而咸微温,配代赭石、半夏、生姜治呕逆、胁下痛;另则蔓荆子独升,性辛苦微寒入膀胱经、肝经、胃经,轻浮上行治头昏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可清利头目.若伍用黄芪、葛根升阳有益于中气不足.先生讲遣药组方依病象而选用,轻灵达病为至善,重在病始状态求得愈病之法应予关注.  相似文献   
1000.
医生、护士与患者及家属是因为疾病而产生特定意义的群体,诊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利益的驱使,影响到了医患间的关系.进入21世纪,叙事医学的引入与推广在重塑医学人文精神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医乃仁术,仁爱精神为医学人文重要内涵,通过叙事医学的学习将落实仁德和合的理念.临床的护理工作体现仁德仁心,强调恻隐之心、感同身受,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护士护师将是践行叙事医学的生力军.叙事医学既关注个体的独立性,也构筑群体的医患道德共同体,强调医护患者及家属和合蓄力,共同维护生命健康之美.叙事医学促进医学人文精神的复兴,强调仁者能爱众人,重人伦教化,跳出物役的陷阱,协助医学达到诊疗效果的最大化而服务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