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8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50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修复兔桡骨缺损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 评价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Adv-hBMP-2)基因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诱导成骨活性及修复长骨干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1)抽取兔骨髓行BMSCs培养,经Adv-hBMP-2转染后分别行免疫沉淀加Western印迹法和碱性磷酸酶(ALP)检测及von Kossa染色,并行裸鼠肌内诱导成骨试验。(2)修复兔桡骨缺损:15只兔30侧、1.5cm的骨缺损分为Adv-hBMP-2转染BMSCS加珊瑚及胶原载体组、β半乳糖苷酶(Adv-βgal)转染BMSCs加载体组、未转染BMSCs加载体组、载体组和未治疗组,术后行X线、组织学检查。结果 (1)Adv-hBMP-2组BMSCs表达hBMP-2,其ALP活性升高,并有钙结节形成,裸鼠肌内注射后有异位成骨。(2)在兔桡骨缺损处,Adv-hBMP-2转染组有明显骨痂形成,5个组的愈合率分别为4/5、2/5、2/5、0/5、0/5。结论 Adv-hBMP-2基因转染的BMSCs是修复骨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2.
人工关节骨水泥固定的应用技术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人工假体设计和假体材料的日益完善 ,影响人工关节长期效果的因素将较多地涉及人工关节的固定技术。目前人工关节固定分骨水泥固定和非骨水泥生物学固定两大类前者是在安装时假体与骨床之间充填骨水泥 ,形成假体 -骨水泥和骨水泥 -骨两个界面 ;后者是假体与骨床直接接触 ,仅有骨 -假体一个界面。骨水泥固定是Charnley低磨损人工关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然而骨水泥固定技术应用早期 ,常常出现人工关节的松动和骨溶解 ,骨水泥被认为是罪魁祸首 ,并称之为骨水泥病 ,这使生物学固定得以发展 ,似乎有取代骨水泥固定的…  相似文献   
33.
桡骨头切除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4例桡骨头切除术后病人的随访结果,平均随访时间5.6年.其中7例桡骨上移1.5~7mm.14例肘携带角平均增加4.5°(0°~10°).与桡骨上移程度有明显相关.屈肘力量减弱则与损伤程度与伤后时间有关.认为桡骨小头切除术后肘屈伸和前臂旋转虽有不同程度受限,但可满足日常活动和工作需要,总的功能恢复效果是好的.  相似文献   
34.
目的:采取生物力学实验应力分析手段,评价颈椎间盘假体植入后颈椎应力分布及力学性能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4/05在上海大学生物力学研究所实验室进行。采集6具新鲜人尸体颈椎标本(家属自愿捐助)。颈椎间盘假体采用医用不锈钢和医用聚乙烯材料制作,高度为5mm,深度为14mm。屈伸活动度为8°,左右侧弯10°。实验标本在C3~7平面截取标本并在上、下截面浇灌骨水泥平台,两端平行度≤1°。分为正常组(未置换假体前)和颈椎间盘置换组(置换假体后),每组均为6个标本。模拟人体正常颈椎受力状态,选择50,100和150N3个级别载荷,测试两组C4~5椎节在屈曲、伸展和侧屈状态下,椎体和关节突关节应变和应力。结果:两组各6个标本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颈椎椎体和小关节的载荷-应变变化:正常颈椎在载荷150N时,屈曲位C4微应变为1406±98,C5为860±60;随着载荷增加,C4应变增加较大。伸展位,C4微应变为2035±140,C5为1450±102;随着载荷增加,C4和C5应变均增大。侧屈位时,颈椎应变情况位于屈曲位和伸展位之间。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C4,C5和C4~5关节突关节在各种体位及载荷下均较正常颈椎的应变略小(P>0.05)。②两组颈椎椎体与小关节的应力:正常颈椎应力前屈时C4为(1.97±0.14)MPa,C5小于C4为(1.20±0.09)MPa,C4-5关节突关节为(1.54±0.11)MPa。伸展位时,C4,C5和C4~5关节突关节应力显著增加[(2.85±0.20),(2.03±0.14),(2.18±0.17)MPa]。颈椎间盘假体置换后,C4,C5和C4~5关节突关节的应力值较正常组略减小(P>0.05)。颈椎间盘假体置换后屈曲、伸展和侧屈体位时应力变化规律与正常组一致。结论:颈椎间盘假体植入椎间隙后,椎体和小关节的载荷-应变以及应力分布具有类似正常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说明该设计具有显著的椎节稳定性,并且在生理载荷下保留椎节活动度以及不同运动状态下正常应力分布的生物力学功能。  相似文献   
35.
股部假性动脉瘤伴感染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股部假性动脉瘤伴感染的原因,部位,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6例股部假性动脉瘤伴感染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原因有局部蜂窝织炎4例,开放骨折使用外固定支架并针道感染2例,医源性穿刺损伤2例,股动脉毒品注射8例。病变部位;旋股外侧动脉分支2例,股浅动脉7例。股深动脉2例,股总动脉3例,旋股外侧动脉总干,胫后动脉分支各1例,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并切除假性瘤壁,10例行动脉重建,6例直接结扎或缝扎分支动脉。结论:外伤特别是毒品注射易导致股动脉主干假性动脉瘤伴感染,动脉造影可确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主干动脉需需行动脉重建。  相似文献   
36.
老年股骨上段骨折的发病分布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裘世静 《上海医学》1991,14(7):399-401
  相似文献   
3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段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骨科的热点和难点,我们通过兔桡骨缺损模型,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修复大段骨缺损的能力。一、材料与方法1.MSCs的分离、培养:选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5只,每只兔抽取骨髓约4ml,离心、洗涤后,细胞成分以含10 ?S的DMEM培养,不贴壁的细胞经换液除去,贴壁细胞经增殖、传代,MSCs逐步纯化。2 .细胞—载体复合物的准备:另取兔松质骨,制成12mm×4mm×4mm的冻干松质骨块,作为载体。取第3代MSCs ,以无血清DMEM制成5×10 6cells/ml的细胞悬液,通过轻度负压使细胞随培养液渗入骨块内部,制成细胞—载体复合物备…  相似文献   
38.
[目的]通过对下胫腓联合的CT测量,观察下胫腓联合在CT扫描图象上的解剖特性,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正常踝关节进行下胫腓联合轴向扫描,测量指标统计学处理。[结果]胫骨的腓骨切迹前部较后部短,切迹前后部夹角为(137.45±9.59)°,切迹深度(4.36±1.15)mm,胫腓重叠的垂直距离为(7.01±2.02)mm。[结论]胫骨的腓骨切迹深度、切迹内腓骨的位置影响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对下胫腓联合分离,CT轴向扫描用于诊断和治疗后的评估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39.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础及其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形态发生蛋白是由Urist[1] 在 196 5年对脱钙骨基质的成骨研究中发现的 ,他们将脱钙骨基质植入动物的皮下和肌肉内可诱导软骨化骨的过程 ,随后从骨中分离出了一种小分子量的糖蛋白 ,并发现这种糖蛋白具有异位成骨的作用。Wozney和CelesteZ[2 ] 在1988年对这种骨提取物的肽链进行分析 ,并测出其氨基酸的序列 ,首次克隆出BMP 2 ,BMP 3,BMP 4。至今 ,已有 4 0多种BMP蛋白被成功地分离。BMPs属于TGF β超家族成员 ,其多肽结构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 ,即碳末端氨基酸排列顺序具有明显的特征性。BMP家族…  相似文献   
40.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转染骨髓基质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人胰岛样生长因子Ⅰ基因转染骨髓基质细胞的效果及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寻找一种改良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新方法。方法抽取成年雄性山羊髂嵴骨髓,贴壁分离法接种培养骨髓基质细胞,检测细胞生长特性。取第2代细胞,按3:1比例用FuGene6转染试剂介导,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hIGF-Ⅰ(EGFP为增强绿色荧光蛋白,hIGF-Ⅰ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转染骨髓基质细胞,转染后4~72h和传代后分别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标志基因增强绿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计算转染效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培养上清液中hIGF-Ⅰ的浓度变化。转染细胞爬片行hIGF—Ⅰ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IGF-Ⅰ的表达。提取转染后48h的细胞总RNA,RT-PCR检测hIGF-Ⅰ和内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的表达。收集转染前及转染后48h的细胞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荧光表达情况。结果成年山羊骨髓基质细胞在接种后24h开始贴壁,伸展成长梭形,原代细胞呈集簇状分布。在转染后4h即有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荧光强度和表达细胞总数在48h达高峰,72h时见部分细胞荧光强度下降,传代后仍可观察到EGFP的表达。转染后4~72h转染上清液中分泌hIGF-Ⅰ的浓度呈逐渐上升趋势,在72h最高可达34.75ng/ml。转染后部分细胞形态发生变化。hIGF-Ⅰ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在胞浆中有大量棕黄色颗粒。RT-PCR证实有与hIGF-Ⅰ cDNA和IRES大小相符条带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转染后骨髓基质细胞S期比例增加,荧光检测转染效率约22%。结论使用FuGene 6转染试剂可有效地转染体外培养的成年山羊骨髓基质细胞。在较长时间内有较高浓度的hIGF-Ⅰ蛋白质分泌人培养上清。hIGF-Ⅰ基因转染可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