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69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9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木芙蓉叶有效组分抗非特异性炎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木芙蓉叶有效组分(MFR-C)的抗非特异性炎症作用.方法通过大鼠鹿角菜致肿实验、大鼠蛋清致肿实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和小鼠耳肿胀实验,对木芙蓉叶有效组分抗非特异性炎症的作用进行评定.结果 MFR-C和盐酸青藤碱对鹿角菜及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空白组相比,MFR-C对乙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也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小鼠耳肿胀实验显示MFR-C有抑制二甲苯造成的非特异性耳肿胀作用,与空白组相比P<0.05,与阳性对照组(盐酸青藤碱)相比有同样的抗炎消肿作用.结论木芙蓉叶有效组分(MFR-C)对鹿角菜、蛋清、乙酸及二甲苯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2.
肘关节病理骨形成具有异位骨化、骨化性肌炎和关节周围钙化等形式。异位骨化是骨外组织中出现成熟的板层骨;骨化性肌炎是由发炎的肌肉发展而成的异位骨化;关节周围钙化与软组织中的焦磷酸钙堆积有关。 1 临床评估 典型的肘关节异位骨化始于损伤、手术、烧伤或神经系统创伤后2周。骨化早期,局部肿胀、充血、疼痛和压痛,最具特征性的体征是肘部伤后1~4个月内逐渐出现肘僵硬。检查发现肘关节主、被动活动受限制。病变早  相似文献   
93.
目的:评价MRI动态增强在鉴别骨肉瘤与瘤周水肿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本组收集15例标本完整用于病理取材与MRI动态增强对照研究,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11-54岁,平均年龄2.1岁。病变部位:股骨下端7例,胫骨上端4例,肱骨上端2例及桡骨下端1例。结果:本组15例中8例原发性骨肉瘤软组织肿块周围在MRI显示典型水肿信号,其表现为边缘不清、缺乏占位效应及信号均匀的羽样外观。水肿在T1WI呈低信号,T2WI及STIR呈高信号。MRI动态增强首次强化斜率值2.01%作为判断肿瘤组织的标准,则MR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及86.6%。结论:MRI动态增强对术前鉴别肿瘤组织与其瘤周水肿组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
成骨生长肽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样细胞的促成骨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成骨生长肽(osteogenic growth peptide,OGP)对成骨细胞样细胞的促成骨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颅盖骨的成骨细胞样细胞,用组织学,组织化学,生物化学等方法,观察OGP用药组(50瓶)与对照组(50瓶)细胞在增殖发育过程中的形态与功能变化。结果:两组细胞均有骨结节形成,但OGP组比对照组能更早更多地产生骨基质,并有高出2倍的碱性磷酸酶产生。细胞培养14d时,OGP组还出现小梁状结构。结论:OGP在明显促进成骨细胞样细胞增殖成熟的同时,能激发其更高的成骨活性,形成更多的新骨组织。  相似文献   
95.
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分子水平认识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地高辛 (DIG)标记寡核苷酸探针的原位杂交方法 ,光镜观察成年新西兰白兔桡骨中段骨折愈合过程中 ,TGFβ1、mRNA在骨痂区各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在骨折愈合早期 ,可见少量TGFβ1表达阳性的单核细胞、间充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在膜内成骨期 ,TGFβ1在成骨细胞内有显著表达 ,尤其是多角形丰满成骨细胞。在成软骨期 ,较成熟软骨细胞内有较高表达。在软骨内成骨期 ,成骨细胞内有高表达 ,而在肥大的软骨细胞内几乎无表达。结论 TGFβ1在整个骨折愈合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具有重要作用 ,影响着细胞分化、增殖与成熟以及基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96.
骨肉瘤术后化疗有效性检测指标的筛选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宁  张伟滨 《上海医学》2004,27(2):108-111
目的 探讨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BALP)、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 (CICP)、骨钙素 (BGP)等成骨标志物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P)、脱氧吡啶酚 (Dpd)等破骨标志物与骨肉瘤术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现代免疫学技术检测 2 5例骨肉瘤患者在化疗前及每次化疗后的各项指标。结果 骨肉瘤患者的BALP(X)与血碱性磷酸酶 (Y)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 (Y =6 .10 0± 2 .377X ,P <0 .0 1)。肿瘤坏死率 <90 %患者的BALP在术前化疗前后均表现为高水平 ,坏死率≥ 90 %患者的Dpd在术前化疗后明显下降。术后出现复发转移患者的Dpd在术后第 2次化疗后有一突跳升高 ;BALP与CICP在复发、转移前突然增高。 结论 术前骨肉瘤患者BALP与Dpd的变化趋势可能与肿瘤坏死率有关 ;术后化疗初始阶段Dpd的升高可能提示化疗疗效不佳 ;而术后BALP、CICP的突然增高可能预示着复发或转移。因此 ,成骨与破骨标志物同骨肉瘤术后化疗有效性之间可能存在某些关联。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初步观察并探讨生长分化因子 5 (GDF 5 )在小鼠肢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对肢芽细胞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RT PCR法检测小鼠肢体发育过程中GDF 5表达的变化情况 ;MTT法测定不同浓度GDF 5对体外微团培养肢芽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Alcian染色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GDF 5对肢芽细胞软骨分化的影响 ,探讨GDF 5影响骨骼系统发育的机理。结果 :RT PCR结果提示GDF 5在胚胎发育的第 12、 13d高表达 ,骨骼系统基本形成之后在孕 14、 15d表达渐下降稳定于一较低水平 ;不同浓度GDF 5对肢芽细胞增殖率影响不同 ,5 0ng/ml浓度组促肢芽细胞增殖作用最强 ;Alcian染色结果显示GDF 5促进肢芽细胞软骨分化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 ,以12 0ng/ml组软骨分化最快 ,软骨结节体积最大 ,10 0ng/ml组软骨结节的数量最多。结论 :GDF 5在肢体发育的不同阶段表达水平不同 ,在骨骼系统形成早期及关节系统形成阶段表达最强 ,主要通过影响肢芽细胞增殖及软骨分化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8.
青少年习惯性髌骨脱位是临床较少见的膝关节疾患,迄今为止其发病率尚无确切的统计数据。现总结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青少年习惯性髌骨脱位病例,讨论其手术指征和各种手术方法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9.
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在青壮年中虽不常见,但如一旦患有此症,则会给病人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我科自1953年12月至1984年8月共收治17例,其中13例作了随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晚期关节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后,关节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关节功能获得改善,从而使生活质量得以提高。但由于假体使用寿命的限制,该治疗手段还主要局限于老年患者,一些中青年患者往往需要先进行其他过渡性的且效果又不令人满意的治疗,以等待人工关节置换的时机。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假体周围骨溶解是导致假体松动、手术远期失败,最终影响假体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既往研究证实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等在磨损颗粒刺激下产生大量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前列腺素等骨吸收刺激因子,进而激活了破骨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