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17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107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3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0 毫秒
21.
MMP-2,-9在无排卵性功血者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彩霞  林俊 《浙江医学》2007,29(8):783-785
目的研究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子宫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的表达,探讨其出血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2,-9在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子宫内膜和正常妇女增生期子宫内膜的表达。结果MMP-2在正常妇女增生期子宫内膜及无排卵性功血增生期、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11/20)、80%(16/20)、95%(20/21)、95%(18/19),MMP-2在无排卵性功血单纯性增生和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妇女增生期子宫内膜(χ2分别为8.53、8.07,均P〈0.01);MMP-9在正常妇女增生期子宫内膜及无排卵性功血增生期、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5/20)、60%(12/20)、81%(17/21)、84%(16/19),MMP-9在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表达均显著增多(χ2分别为5.01、12.9、13.75,P〈0.05或P〈0.01)。结论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子宫内膜MMP-2,-9表达增加,触发子宫内膜不规则出血。  相似文献   
22.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宫内节育器定型与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Zhang S  Ying W  Xu J  Yang M  Xu K  Luo Q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7):459-461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宫内节育器(IUD)定型与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怀疑IUD异常的患者行三维超声成像检查,通过对子宫腔与IUD的三维超声图像重建,明确IUD的形状与位置,将三维超声成诊断结果与宫腔镜,腹腔镜或剖腹诊治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9例患者(96.7%)获取满意的三维超声声像图,可清晰显示IUD的形状,位置及其与子宫腔的关系;1例因绝经9年,子宫内菲薄而未能获取满意声像图,仅显示IUD嵌顿而无法显示IUD片段与宫腔的关系,诊断IUD完整者17例(单金属圆环10例,γ型IUD3例,宫腔型IUD2例,T型IUD2例),IUD断裂者13例;IUD嵌顿24例,γ型IUD转位3例,宫腔型IUD转位1例,正常位置T型IUD2型,28例IUD异常患者中26例行宫腔镜,腹腔镜或剖腹取器手术,均一次取器成功,术中所见与三维超声诊断结果一致。结论: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IUD的定型和定位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金翘感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对金翘感冒口服液中主要药物金银花、连翘、甘草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RP-HPLC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检出绿原酸、连翘药材、甘草次酸特征斑点,绿原酸进样量在0.224~1.120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9.81%,RSD为0.89%。结论方法简便易行,灵敏,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金翘感冒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40岁以上经B超和诊断性刮宫确诊为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180例,给予(米非司酮25mg 甲基睾丸素5mg)/d口服连续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检测血清激素水平、诊刮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并观察月经恢复时间.结果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6.12±1.34)mm和(3.23±0.97)mm;用药后血清LH、T水平显著升高(P<0.01);P、E2显著降低(P<0.01),FSH、PRL无明显改变维持在卵泡早期水平.治疗3个月后病理检查提示子宫内膜腺上皮呈增生早期改变,腺体分泌活动受到抑制;间质致密,水肿消失.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全部闭经,停药后8~67天月经恢复,平均23天;112例进入绝经期;其余68例恢复月经,其中37例(54.4%)月经量减少.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具有较为满意的疗效;但在使用剂量、时间和方法上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定菌生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单纯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定菌生治疗,对照组采用替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停药2 d复查。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和77%,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定菌生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安全,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6.
袁俐  周馥贞  杨景贵 《天津医药》2006,34(6):367-368
目的:探讨输卵管切除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超促排卵中卵巢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异位妊娠行一侧输卵管切除、双侧输卵管切除的患者以及双侧输卵管未切除的管性不孕患者,观察在IVF-ET中卵巢对控制性超排卵的反应.结果:3组患者年龄、促性腺激素用量、获卵数、受精数以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侧输卵管切除的患者中输卵管切除侧卵巢获卵数少于对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卵管切除术对IVF-ET周期中卵巢反应性以及妊娠率无明显影响.输卵管积水患者拟行IVF-ET前预防性切除输卵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7.
目的:①新鲜的BCM和冰冻BCM能否用来评价人精子的功能;②降低pH(7.6)的HEW能否用来评价人精子功能。方法:以毛细管穿透试验评价人精子功能。应用人宫颈粘液(HCM)、新鲜和冷冻牛宫颈粘液(BCM)和鸡蛋清(HEW)作为精子穿透介质,对35例生育男子与66例不育男子的精液样本进行了宫颈粘液毛细管穿透试验(CMPT)。结果:生育男子精子分别在HCM、BCM(新鲜和冷冻)和HEW(pH 7.6)中穿透高度相近,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生育男子与不育男子精子在新鲜BCM和HEW中穿透率也无显著差异(P>0.05〕,但他们在HCM和冷冻BCM中,则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BCM(新鲜和冷冻)和 HEW可代替HCM作为毛细管穿透介质来评价生育男子精子功能;冷冻BCM也可代替HCM来评价不育男子精子功能,而新鲜BCM和HEW则不能用来评价不育男子的精子功能。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9和其抑制剂TIMP 1在外阴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探讨其与外阴癌的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 33例外阴癌、2 3例VIN、15例外阴色素减退疾病、14例外阴尖锐湿疣和 12例正常皮肤组织进行标记及分析。结果 MMP 9、TIMP 1蛋白在以上 5组细胞浆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 31/33、2 4 /33,2 1/2 3、19/2 3,15 /15、13/15 ,12 /14、12 /14 ,10 /12、7/12。MMP 9、TIMP 1蛋白在外阴癌、VIN、色素减退疾病、尖锐湿疣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在(-~ +)组与 (++~ +++)组表达率之间MMP 9在外阴癌组与其他各组间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TIMP 1在外阴癌组与色素减退疾病组和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这 2个指标在外阴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在外阴癌中MMP 9与TIMP 1在阳性表达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强阳性表达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在外阴癌中MMP 9的表达强度超过TIMP 1时可能是外阴癌侵袭的一个早期指标 ,但不能单独作为预测外阴癌结局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2和 MMP- 9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子宫颈癌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30例子宫颈鳞癌 ,2 9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和 16例正常子宫颈组织进行标记及分析。结果  MMP- 2、MMP- 9在子宫颈鳞癌、CIN、正常宫颈组织细胞浆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2 3/ 30 (76 .7% )、17/ 30 (5 8.9% ) ;13/ 2 9(4 4.8% )、18/ 2 9(6 2 .1% ) ;4/ 16 (2 5 .0 % )、4/ 16 (2 5 .0 % )。 MMP- 2鳞癌组与CIN组及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 MMP- 9正常组与鳞癌组及 CIN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MMP- 2在各组间质的基质细胞中表达均为阳性。MMP- 9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及鳞癌的基质细胞中阳性表达分别为 0 / 16 (0 % ) ;4/ 2 9(13.8% ) ;7/ 30 (2 3.3% )。各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MMP- 2和 MMP- 9在鳞癌细胞浆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化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MMP- 2和 MMP- 9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MMP- 2和 MMP- 9的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是子宫颈鳞癌侵袭的一个早期标志 ,但不能单独作为预测子宫颈癌结局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