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双精子性和单精子性完全性葡萄胎相对恶变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38例良性完全性葡萄胎和13例恶性完全性葡萄胎检测了 Y 染色体。结果显示,良性组和恶性组中46,XY 型双精子性葡萄胎所占比例分别为11%(4/38)和15%(2/13),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完全性葡萄胎中 Y 染色体与恶变倾向性无关,提示双精子性和单精子性完全性葡萄胎有大致相等的恶变率。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放射治疗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适合于各期别宫颈癌的治疗,如早期宫颈癌不适合手术治疗者及中晚期病人的根治性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于手术前后补充治疗,晚期病人的姑息减状治疗等。由于其适应证广泛,世界范围内约70%以上的宫颈癌病人的治疗措施中包括放射治疗。辽宁省肿瘤医院所收治的病人以浸润癌为主,  相似文献   
3.
滋养细胞肿瘤因其临床及生物学行为的独特性一直引起妇产科学界的极大兴趣。至今对其性质仍解释不一,有人认为滋养细胞肿瘤的先祖细胞—妊娠滋养细胞也具有侵蚀性及转移性,滋养细胞肿瘤只不过是一种夸大了的形式,不成其为肿瘤。为探求滋养细胞肿瘤,尤其是非葡萄胎起源者,宿主免疫屏  相似文献   
4.
它莫西芬与子宫内膜癌辽宁省肿瘤医院(110042)王伊洵它莫西芬(tamoxifen,TAM)又名三苯氧胺,为非甾体类雌激素拮抗剂,因与雌激素竞争受体而呈拮抗作用,在绝经前妇女有较高内源性雌激素水平时,TAM与内源性雌激素竞争受体,从而阻断受体与雌激...  相似文献   
5.
一、经病理证实子宫内膜腺症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放射治疗(ChaR et al) 本文观察腹主动脉旁区域放射治疗对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病人生存率的影响。17/26例接受了腹主动脉旁区放射治疗,9/17(53%)无病存活(18~55月),中数27月。其余8人中,6例(35%)于6~38月时死于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6.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所致严重副反应及其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化学疗法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占极重要位置 ,是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首选治疗手段、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宫颈癌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及其它妇科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一种手段。本文讨论妇科恶性肿瘤常用化疗药物所致主要副反应及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 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及其并发症骨髓造血干细胞为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正常机体状态下 ,不处于活跃增殖状态 ,只有当细胞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物 ,如噻替哌、环磷酰胺、氮芥、顺铂等长期应用可有杀伤作用 ,造成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红细胞寿命为 12 0天 ,红细胞系统更新缓慢 ,受化疗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8.
残余宫颈切除术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次全切除术是子宫体良性病变的常用术式。但保留之宫颈仍有发生恶性肿瘤的可能 ,有些隐匿癌术前检查不充分 ,未及时诊断以致错误选择子宫次全切除术为初治手段而导致近期子宫颈残端恶性肿瘤 ,更有甚者 ,将本为恶性肿瘤的病人做了部分子宫切除 ,宫颈残余癌成为近期治疗后果。本文总结我院以残余宫颈切除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 31例病人的治疗结果。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我院自 1985年 1月至 1998年 2月间共收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4790例 ,其中宫颈残端恶性肿瘤 5 8例 ,31例具备或在辅助治疗后具备手术条件 ,以不同程度的残余宫颈切除…  相似文献   
9.
放疗后近期子宫切除治疗局部晚期宫颈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能否通过全量或近全量放疗后补充子宫切除术,提高局部控制率。24例宫颈癌,平均年龄40岁,病理证实腺癌7例,鳞癌17例按FIGO分期Ⅱb17例,Ⅲb7wgq ;pk admkgf scehgajfak d大型,直径均大于4cm;术前行常规综合放疗。  相似文献   
10.
宫颈鳞癌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在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中的意义,以期为宫颈癌的预后评估和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VEGF蛋白表达,分析其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分别研究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癌微血管密度、VEGF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无关;VEGF阳性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微血管密度较高组的存活率低于微血管密度较低组(P<0.01),VEGF表达对存活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宫颈鳞癌VEGF阳性组微血管密度高于阴性组,说明VEGF有促进宫颈鳞癌血管形成的作用.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与预后有关,提示肿瘤微血管化的评估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预测宫颈鳞癌预后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