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华佗再造丸抗血栓作用及对实验性微循环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华佗再造丸对血瘀证动物模型体内血栓,体外血栓的作用及对实验性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 实验体国栓采用Chandel法,体内血栓采用动物颈动脉电流刺激法,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动物循环障碍。结果 华佗再造丸具有抑制体外全形成、延长体内血栓作用并能降低动物的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性,改善动物脑供血供和软脑膜微循环障碍的功能。结论 华佗再造丸具有活血化瘀、拮抗血栓形成的功效,是治疗脑血栓后遗症的  相似文献   
2.
史大卓  钟蓓 《中国药学杂志》1998,33(12):724-726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本实验利用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模型,采用同位素掺入、Northern杂交分析方法,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时蛋白质、RNA合成及一氧化氮合酶(NOS)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川芎嗪注射液可提高培养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时3H-亮氨酸(Leu)和3H-尿嘧啶核苷(UR)的掺入率,促进蛋白质、RNA合成,诱导NOS mRNA在缺氧缺糖心肌细胞的表达。结论:川芎嗪对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中华实验用小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观察中药莪术组分涂层支架抑制内膜增殖的有效性。方法将18只小型猪随机分为莪术组分涂层支架组(ZES组)、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组(SES组)及金属裸支架组(BMS组),每组6只,分别在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置入同一种支架各1枚。术后30 d冠状动脉造影后将猪处死,观察支架血管段的病理形态及影像学变化。结果 30 d时,与BMS组比较,ZES组和SES组平均管腔直径和平均管腔面积均明显增大(P<0.05),直径狭窄率和面积狭窄率明显减小(P<0.05);与SES组比较,ZES组和BMS组炎症积分明显降低,内皮化积分明显升高(P<0.05);3组损伤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扫描电镜观察,SES支架组30 d时可见部分支架节段内皮化不全及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ZES支架可有效地抑制血管内膜增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了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临床试验注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Web版)CMCC、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Web版)、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Web版)、万方数据库,筛选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用Jadad评分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RevMan5.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收集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文献486篇,经过初筛和严格评价,纳入研究14个,共1 560例,治疗组901例,对照组659例。纳入研究的Jadad评分≥3分。对14项研究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合并效应量的检验,PP分析结果:RR(random)=1.25,95%CI[1.13,1.37],有统计学意义(P<0.0001);ITT分析结果:RR(fixed)=1.26,95%CI[1.17,1.36],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根据当前研究提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可能是有效的,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总结血管重建术后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建立辨证标准,分析其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根据以往研究结果,制订专家咨询问卷,对全国17个省市45家医院的105位相关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建立Epidata3.1数据库,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血管重建术后冠心病患者的常见证型,并建立辨证标准,分析其实用性和可行性。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专家问卷105份,回收105份,回收率为100%,其中103份问卷有效,有效率98.10%。根据证型常见度,将累积百分率≥80%且变异系数≤0.45者作为血管重建术后的主要证型(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将累积百分率≥80%且变异系数≤0.45者的症状作为支持该证型诊断的要素;以百分比反映专家对该问卷的认可度。结论通过对103名心血管病专业中医专家的经验总结,为血管重建术后主要证型的辨证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咳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测定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支气管哮喘、吸烟、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及过敏性鼻炎患者气道高反应的特点。方法 测定基础肺通气功能后按钟氏法以二磷酸组织胺 (HA)吸入做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 吸烟组、哮喘组、COPD组、上呼吸道感染组及过敏性鼻炎组的BHR阳性率分别为 2 7. 6 %、1 0 0 %、4 0 . 5 %、4 5 . 0 %及 6 9. 2 %。吸烟组、上呼吸道感染组及COPD组与哮喘组、过敏性鼻炎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 0 0 1 ) ,哮喘组与过敏性鼻炎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哮喘组支气管激发试验前后 5 0 %及 2 5 %用力肺活量时呼气流速 (V50 、V2 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哮喘组PD2 0 FEV1 His与PEF5 0 %及PEF5 0 % 75 %的降低程度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 哮喘患者均有气道反应性增高 ,但有气道高反应性者并非均为哮喘。  相似文献   
7.
根据超短波电疗仪原理框架图,阐述超短波电疗仪的基本工作原理,介绍该设备整机结构,分析主要部件功能,总结超短波电疗仪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为工程师维修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手术置管近距离和外照射结合治疗癌性肿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晚期癌性肿块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9例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癌性肿块进行了手术置管后,lr192近距离放射治疗结合高能X线照射.腹腔内肿块照射总剂量(DT)为 30~32 Gy/8次,共4天,外照射DT为46~50 Gy/23~25次,共5周;其他部位肿块内照射DT 15~20Gy/4~5次,共2~4天,外照射 DT 60Gy/30次,共6周.结果 9例全部有效,其中完全缓解(CR)4例(44.4%),部分缓解(PR)5例(55.56%).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者6例(66.67%),大部分缓解者3例(33.33%).缓解期最少在6个月以上,局部复发或转移后通过化疗仍可达PR.放疗副作用经内科治疗后,均能使患者耐受整个放疗过程.结论 本治疗方法有助于延长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并较好地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文中试图通过34种活血化瘀药对红细胞流变学特性影响的比较研究,专门探索3类作用强度不同的活血化瘀药对红细胞聚集性、变形性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活血化瘀药提供实验依据,亦为血液流变性研究增添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D-半乳糖与冠脉结扎制造衰老大鼠心肌梗死复合模型。方法W istar大鼠腹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500 mg/(kg.d),连续6 w,在此基础上再行开胸术,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观察大鼠基本状态、饮食量和自发性活动,测定外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心肌组织脂褐素含量。结果此实验方法不仅达到了衰老标准,同时也成功地造成心肌梗死模型动物。结论D-半乳糖与冠脉结扎制造的复合模型符合衰老与心肌梗死的一些基本改变,但能否可以作为一种衰老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仍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