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312篇
内科学   178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93篇
特种医学   113篇
外科学   353篇
综合类   583篇
预防医学   171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167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12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塞来昔布对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对大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SD大鼠为供者,Wistar大鼠为受者,进行40次腹部异位心脏移植。采用HE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TUN EL)技术检测移植心切片,进行排斥反应的病理分级并计算移植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AI)。结果移植心的细胞凋亡主要发生于心肌细胞;移植后第3、5d,塞来昔布治疗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03±0.42和3.28±2.42;对照组分别为2.35±1.51和11.35±3.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细胞凋亡是心脏移植急性排斥中组织损伤的重要机制;塞来昔布能明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腹腔内注射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对小鼠CO2气腹下肝癌H22转移的影响. 方法 昆明鼠40只(清洁级),中腹部穿刺置入1 mm套管针,自套管针注入1×106肿瘤细胞后,建立CO2气腹,压力8 mm Hg,时间30 min.术后随机分4组,每组10只,分别腹腔内注入生理盐水,1 ml;As2O3(2 mg/kg),1 ml;As2O3(4 mg/kg),1 ml;As2O3(4mg/kg)+肝素(10 U/ml),共1 ml.气腹后第3、7天测量肿瘤黏附因子(CD4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变化;比较各组生存状态、腹围、体重变化及转移瘤直径.结果 气腹后第3、7天,与对照组相比,各As2O3组CD44、VEGF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2个高剂量组的气腹后第3天VEGF、第7天CD44比低剂量组降低明显(P<0.05).4组戳口种植率分别为9/10、8/10、7/10、6/10,差异无显著性(x2=2.667,P=0.446). 结论 As2O3对CO2气腹腹腔镜肿瘤生长转移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气管内硬膜外联合麻醉下,硬膜外给药时间不同、全麻诱导药物不同对术后镇痛产生的影响。方法开腹行切除肝癌、胃癌的病人120例,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30例。A组:在T8-9经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混合液6~8ml,再经硬膜外注入含吗啡2mg、氟哌利多2.5mg的生理盐水10ml;全身麻醉诱导药物为芬太尼3μg·kg-1,异丙酚1~1.5mg·kg-1,琥珀胆碱2mg·kg-1。B组:诱导药物中不使用芬太尼,用利多卡因1~1.5mg·kg-1代替,术中也不使用芬太尼,其余条件同A组。C组:在T8-9行硬膜外穿刺,之后行全身麻醉诱导,诱导药物为芬太尼3μg·kg-1,异丙酚2~2.5mg·kg-1,琥珀胆碱2mg·kg-1,必要时可加芬太尼2~3μg·kg-1。切皮后90min,经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6~8ml,再经硬膜外注入含吗啡2mg、氟哌利多2.5mg的生理盐水10ml。D组:诱导药物中不使用芬太尼,用利多卡因1~1.5mg·kg-1代替,术中也不使用芬太尼,其余条件同C组。分别于术毕后4、8、24、48h观测VAS、镇痛药消耗量、恶心、呕吐、骚痒等指标。结果A组的药物消耗量最少、镇痛效果最好;B组和C组次之;D组的药物消耗量最大,镇痛效果最差。结论硬膜外复合气管内麻醉时,硬膜外麻醉与芬太尼同时使用,术后镇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治(附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后颅内感染的处理原则。方法9例VPS后颅内感染病人中,7例拔除分流材料,4例行脑室外引流术,1例脑室内植入Ommaya囊,2例择期再次行VPS;根据脑脊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静脉联合鞘内或脑室内应用敏感抗生素。结果7例完全治愈,2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治愈率为77.8%(7/9)。结论①早期诊断、及时去除分流材料、合理应用抗生索是治疗VPS后颅内感染的基本原则;②与腹部手术相关的逆行性VPS后颅内感染值得重视;③严格的无菌术是其预防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股骨转子间骨折微创内固定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微创内固定术以提高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C形臂X线光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09例,男68例,女41例;年龄42~92岁,平均67.5岁.结果切口长度平均5.1cm;出血量平均49.5ml;手术时间平均38分钟;骨折全部愈合,临床愈合时间58~82天,平均66.5天;2例改切开复位内固定术;2例切口形成血肿;2例术中股骨颈后壁磨穿;1例因过度内旋固定致髋关节外旋受限;其余108例髋关节功能均正常.3例套筒钢板与股骨纵轴不一致;2例股外侧肌医源性损伤.X线评价:5例粗隆上移0.8~1.5cm;109例中未见髋内翻、髋螺钉切割、拔出或穿透股骨头.结论经皮DHS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新的理想的微创治疗技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正确的手术操作,适时进行康复锻炼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但微创手术内固定器械尚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6.
应用APAAP法对15例肺癌TIL部分膜抗原的表达动态进行了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未经激活的TIL细胞,其膜抗原(CD~+3,CD~+4,CD~+8)的表达动态基本恒定,经IL-2激活的TIL细胞体外培养一段时期后,其CD~+3细胞数明显上升,同时CD~+8的表达逐渐减少,而CD~+4的表达在培养后期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7.
生长激素在体外对人胃癌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在体外对人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组 :对照组、rhGH组、奥沙利铂 (L OHP)组和rhGH L OHP组 ,利用体外细胞培养、MTT比色技术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 ,测定不同浓度的rhGH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 3生长曲线、细胞抑制率、细胞周期和增殖指数 (PI)的影响。结果 rhGH在体外无明显促进BGC82 3细胞分裂增殖 ,rhGH组与对照组、rhGH L OHP组与L OHP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且生长曲线没有升高 ;rhGH L OHP组与对照组比较或rhGH L OHP组与对应的rhGH组配对比较 ,细胞抑制率增加 ,阻滞于G0 ~G1期的细胞数增加 ,S期细胞明显减少 ,PI明显降低 (P <0 .0 1)。rhGH L OHP组与L OHP组比较 ,细胞抑制率呈现升高趋势 ,而PI呈下降趋势 ,提示rhGH与抗肿瘤药合用可以增强抗肿瘤药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 rhGH在体外无明显促进胃癌细胞的分裂增殖 ,与抗肿瘤药合用可提高抗肿瘤药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膝前框形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采用钢丝环扎 +膝前方框形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的经验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 3 5例髌骨骨折应用此方法治疗 ,其中男性 2 4例 ,女性 11例 ,3 0例获得 3~ 2 4个月随访。结果 优 19例 ,良 10例 ,可1例 ,优良率 96 7%。术后未出现骨折再移位 ,无伤口感染。愈合时间 6~ 12周。结论 该方法符合生物力学原理 ,操作简便 ,适应证广 ,能早期关节活动 ,是治疗髌骨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选择性输卵管插管造影 (SSG)及再通术 (FTR)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诊治价值。材料和方法 :先经宫颈对常规子宫、输卵管造影 (HSG)显示输卵管阻塞的 2 0 0例不孕妇女的 380条输卵管进行插管 ,采用选择性插管至输卵管开口处推注 76 %泛影葡胺造影 ,对证实阻塞者行导丝再通术 ,术后随访 2~ 4个月。结果 :插管成功率 99% ,无严重并发症 ,复通率 90 % ,妊娠率 2 1% (4 2 / 2 0 0 )。结论 :SSG和FTR是目前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翁少翔  单江  徐耕  张松照  李崇剑 《浙江医学》2003,25(7):389-390,395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检测15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以积分计,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 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23 ,P<0.01) ,三支病变者和二支病变者血浆Hcy水平 ,均不同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 -2.03,P<0.05;t= -2.57,P<0.05),而与单支病变者血浆Hcy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从单因素相关分析看 ,Hcy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积分、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年龄呈正相关关系(r=0.26、0.25、0.31 ,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Hcy、年龄、高血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Hcy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可能有直接关系 ,Hcy可能是冠心病新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