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1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鼻腔直接入路行蝶窦及中颅窝手术的方法. 方法鼻内镜下经较宽大一侧鼻腔将中鼻甲向外推移,鼻腔扩张器扩大视野,直达并开放蝶窦前壁, 鼻内镜与显微镜联合切除病变. 结果 10例孤立性蝶窦炎术后症状消失.6例蝶窦囊肿、脑膜瘤均一次手术切除.32例垂体腺瘤17例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术后补充X刀治疗.48例术后随访6个月~3.5年,平均2.5年,蝶窦囊肿、蝶窦炎、脑膜瘤无复发,3例垂体腺瘤复发,无颅内感染并发症,无鼻腔粘连、鼻出血等鼻腔并发症. 结论鼻内镜联合显微镜经鼻腔蝶窦及中颅窝手术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再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注意事项。[方法]对20例再手术治疗的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综合分析FBSS患者的病史、体征、影像学表现以及术中探查结果等资料。术中行硬膜囊和神经根减压以及自体骨植骨融合,其中12例腰椎失稳的患者辅以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术后进行一定的康复锻炼。[结果]术中损伤神经根1例,术后暂时性的脑脊液漏3例。治疗效果参照Ragab的评估标准进行综合评估。本组20例患者,治疗效果优12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结论]FBSS是一多病因多表现的综合征,术前应当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寻求病因,制订适宜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邻近非主干血管蒂皮瓣移位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足跟部皮肤缺损皮瓣修复的优化选择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0年2月~2004年4月,应用4种邻近非主干血管蒂皮瓣移位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8~65岁.致伤原因:车轮绞伤19例,重物压伤5例,电锯伤3例,骨髓炎2例,足跟部鳞状细胞癌1例.皮肤缺损6.0 cm×5.5 cm~16.5 cm×11.0 cm者14例,均合并足后跟或足底皮肤缺损,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及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皮瓣切取范围6.0 cm×5.0 cm~18.0 cm×12.0 cm;皮肤缺损2.5 cm×2.0 cm~5.5 cm×4.5 cm者16例,采用足外侧皮瓣及足底内侧皮瓣修复,皮瓣切取范围4.0 cm×3.0 cm~8.0 cm×7.0 cm.供区采用全厚或中厚皮片移植覆盖. 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获随访6~12个月,皮瓣外观良好,无破溃,2例出现胼胝.皮瓣痛觉或触觉部分或完全恢复,两点辨别觉恢复至1.0~3.2 cm.供区外观恢复良好. 结论采用邻近非主干血管蒂皮瓣移位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具有切取简便、损伤少、不影响患肢血供、可选择性高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是足跟皮肤缺损修复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首乌芪灵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薄层色谱法(TLC)鉴别制剂中何首乌、黄芪、淫羊霍和紫河车;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何首乌的主要成分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二苯乙烯苷的回收率为100.13%,RSD为0.85%。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能够有效地控制首乌芪灵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儿童下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临床调查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为了解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流感嗜血杆菌(HI)的致病情况,采用改良的哥伦比亚巧克力琼脂培养基,对138例门、急诊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标本和181名健康儿童咽拭子进行分离培养;对检出的40株HI分离株作生化分型;随机选择16例HI阳性患儿作自身HI分离株的血清凝集试验。结果痰标本中致病菌检出率42.0%(58/138),HI阳性率29.0%居首位,其次为肺炎链球菌4.3%。学龄组中患儿HI感染率23.9%,健康儿童HI携带率20.9%,HI均以生物Ⅰ,Ⅱ,Ⅲ型为主;学龄前组中患儿HI感染率33.8%,健康儿童HI携带率37.9%,均以生物Ⅵ型占优势。凝集试验阳性率81.2%,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提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HI为主,健康儿童口咽部HI具有致病倾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2-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大蒜油溶解度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GC法测定大蒜油中大蒜素,以大蒜素为指标,测定其在不同质量浓度HP--βCD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比较大蒜油HP--βCD包合物水溶液与大蒜油聚山梨酯-80水溶液对热和光的稳定性。考察不同pH值、抗氧剂、氮气及灭菌等对5%HP--βCD水溶液中大蒜油中大蒜素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HP--βCD可显著增加大蒜油中大蒜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且随着HP--βCD质量浓度的增加,大蒜素的溶解度呈线性增加;在pH值为5.0时,大蒜油HP--βCD包合物水溶液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充氮可增加其稳定性,抗氧剂的加入以及热、光均会加速大蒜素的分解;大蒜油HP--βCD包合物水溶液中大蒜素的稳定性显著高于大蒜油聚山梨酯-80水溶液的稳定性。结论HP--βCD对大蒜油中的大蒜素具有显著的增溶作用,可提高大蒜油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倪萍  陈自谦 《医疗设备信息》2006,21(9):43-45,48
磁共振成像设备的飞速发展为许多高端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很好地解决了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伪影和心血管成像等难题,在心脏的冠脉成像、血管造影成像、弥散和灌注成像、磁共振波谱、以及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大大地满足了临床与科研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生活行为与高龄患者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对91例年龄≥80岁的高龄老年冠心病人的生活行为及5年来的生活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问卷访问、体格检查、查阅住院病历的方法获得数据。结果对高龄老年冠心病人影响较大的负性生活事件依次为丧偶、子女病重或去世、重大财产损失、搬家等。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A型行为倾向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负性生活行为与冠心病有关,起诱导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汉黄芩素(wogonin)联合氟尿嘧啶(5-FU)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活性的影响。 方法 实验分汉黄芩素组、5-FU组、汉黄芩素+5-FU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观察药物对肿瘤细胞体外生长活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肿瘤细胞凋亡率的变化。 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汉黄芩素(5、10、20、40 μmol/L)作用24、48 h后对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5-FU(5、10、20、40 mg/L)作用24、48 h后对肿瘤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与单用组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相比,汉黄芩素联合5-FU组的抗肿瘤作用呈相互拮抗作用(P<0.05);汉黄芩素联合5-FU给药48 h后,联合指数CI值呈现剂量依赖性,CI值随汉黄芩素浓度的加大而增大,说明随汉黄芩素浓度的加大,其拮抗5-FU抗肿瘤效应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P<0.05)。 结论 汉黄芩素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但可拮抗5-FU的抗肿瘤作用,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