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4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57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202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508篇
内科学   575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科学   333篇
综合类   448篇
预防医学   211篇
眼科学   180篇
药学   337篇
  4篇
中国医学   85篇
肿瘤学   12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303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97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在改善精液质量、提高配偶自然怀孕率和缓解局部疼痛症状中的作用已为多数医生所认同。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越来越多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然而,临床对手术后患者的管理还重视不够。本文系统介绍了对精索静脉曲张手术后患者的疗效判断和后续治疗选择,包括观察随诊、非手术治疗方法和再手术。  相似文献   
2.
脑小血管病     
徐运 《中国卒中杂志》2020,15(4):342-342
目的探讨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患者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分布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2019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基因确诊的连续CADASIL患者21例(CADASIL组),以及性别匹配的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小血管病患者21例(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组)。所有患者均行头MRI检查(含T2^*/SWI序列),盲法读片并记录CMBs的数量和部位,分析两组CMBs分布的差异。结果CADASIL组年龄和常见血管病危险因素比例均低于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组。CADASIL组47.6%患者检出CMBs(共计115个),而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组高达95.2%(共计218个)。CADASIL组CMBs分布以丘脑最常受累(45.2%),其次是脑叶(皮层/皮层下,35.7%)、基底节(11.3%)。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组则以丘脑以外的基底节CMBs最多见(35.3%),其次是脑叶(26.6%)、丘脑(19.2%)、脑干(16.1%)。CADASIL患者丘脑CMBs/总CMBs比例、丘脑CMBs/(基底节CMBs+脑干CMBs)比例均高于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组(均P<0.001)。结论CADASIL患者CMBs分布以丘脑最常见,其次是皮层/皮层下区域,而高血压脑小血管病患者则以丘脑以外的基底节、脑干更常见。  相似文献   
3.
妇女围孕期增补叶酸能够有效预防神经管缺陷等疾病的发生。随着对叶酸研究的不断深入,叶酸补充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简要综述了叶酸在服用方式以及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出现的值得讨论、已经引起关注和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并提出了深入研究叶酸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Objective:To study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induced by zinc sulfate on reperfusion injury following pancreaticoduodenal transplantation in rats.Methods :The homologous male Wistar rat model of heterotopic total pancreaticoduodenal transplantation was used. The ZnSO4 treated rats received the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Zn2+5 min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at a dose of 5 mg/kg (Zn 1 group),10 mg/kg(Zn 2 group) and 15 mg/kg(Zn 3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he same volume of saline. The tissue concentration of HSP70 was determined using Western Blot. In addition,blood sugar (BG) and serum concentration of amylase and lipase were examined 24h after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activity of myeloperoxidase (MPO) in the pancrease graft was measured at the same time.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was performed.Results:Light microscopic studies showed that histo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pancreas in Zn 2 group and Zn 1 group were much less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Zn 3 group. The value of BG and serum lipase and MPO in Zn 2 group < Zn 1 grou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北京地区孕晚期妇女总静坐行为和不同类型静坐行为与抑郁和妊娠相关焦虑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CPWCS)·协和项目中的576例孕晚期妇女为研究对象。CPWCS项目自2018年5月起,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纳入年龄≥16岁,孕5~12周的孕早期妇女,并进行基线调查。于研究对象孕晚期进行随访调查,采用孕期身体活动问卷(PPAQ)调查其静坐行为,分别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妊娠相关焦虑量表(PAQ)调查抑郁和妊娠相关焦虑状况。结果孕妇孕晚期抑郁检出率为25.0%,妊娠相关焦虑检出率为28.8%。Logistic回归显示,非工作时间高水平使用电脑或写东西、看电视或录像均与抑郁的发生风险相关(OR=1.72,95%CI:1.08~2.75;OR=1.90,95%CI:1.15~3.14);总静坐行为中等水平和高水平的孕妇相对于低水平的孕妇,妊娠相关焦虑的发生风险较高(OR=1.80,95%CI:1.14~2.84;OR=1.72,95%CI:1.07~2.75);非工作时间中等水平和高水平坐着看电视或录像与妊娠相关焦虑的发生风险相关(OR=2.69,95%CI:1.52~4.78;OR=2.82,95%CI:1.68~4.75),高水平坐着打电话、阅读和交谈与妊娠相关焦虑的发生相关(OR=2.37,95%CI:1.23~4.57)。结论孕晚期妇女静坐行为与抑郁及妊娠相关焦虑发生相关,减少非工作时间使用电脑或写东西、看电视或录像、打电话、阅读和交谈等静坐行为可能有助于孕妇预防和减轻抑郁及妊娠相关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基于住院病案首页数据的心血管临床专科评估框架”,对全国部分医院的心血管临床专科进行评估。方法梳理112所医院心血管专科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操作的编码情况,计算评估框架中的各个指标,根据医院纳入标准,运用基于数据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医院进行打分排序。结果112所医院2010—2012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出院人次、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操作缺失数量均呈偏态分布。按照综合评价医院的纳入标准共56所医院纳入排序,前十位是YN05、SD04、BJ14、SH02、ZJ01、HN01、SX09、YN08、SD01、SX08。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操作均完整的医院共12所,其排序是:BJ14、SH02、HN02、BJ01、TJ01、SH05、SC01、NA03、GD02、SH08、YN03、HL01。本研究综合评价的56所医院中,有30所在国家公布的名单之内,26所不在国家公布的名单之内。结论运用“基于住院病案首页数据的心血管临床专科评估框架”进行心血管临床专科评估是科学、可行的,为专科评估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专科对口支援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中国胰腺癌新辅助治疗指南(2020版)》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腺癌是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预后极差。随着对胰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入及综合治疗理念的普及,新辅助治疗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了《中国胰腺癌新辅助治疗指南(2020版)》,就胰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为胰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对指南中的新辅助治疗前准备、指征把握、方案选择、新辅助治疗后的再评估及手术策略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解读,进一步探讨胰腺癌新辅助治疗存在的争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炎性体蛋白嗜中性白细胞碱性磷酸酶-1(NALP-1)在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120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化学发光法检测研究对象脑脊液中炎性体蛋白NALP-1表达水平,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GOS>3分)和预后不良组(GOS≤3分)。χ2检验和t检验分析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NALP-1和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创伤性脑损伤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NALP-1表达(1.64±0.52)高于对照组(0.94±0.28,t=7.1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ALP-1高表达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得分(26.4±5.4)分、脑挫伤比例(76.62%)、蛛网膜下腔出血比例(77.27%)高于低表达组[(22.3±4.5)分、23.38%、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t=4.135、9.586、7.424,P<0.05)。年龄[比值比(OR):2.175,95%可信区间(CI):1.167~8.767,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OR:1.241,95%CI:1.101~3.794,P<0.05)、NALP-1(OR:2.841,95%CI:1.675~10.717,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OR:1.215,95%CI:1.056~3.627,P<0.05)、APACHEⅡ得分(OR:1.615,95%CI:1.314~5.485,P<0.05)是预后不良独立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性脑损伤脑脊液中NALP-1表达增加,且表达量升高与预后不良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特点,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手术且确诊的291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资料,对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症患者发病的中位年龄为[34(29.0,40.0)]岁,确诊的中位年龄为[40(35.0,44.0)]岁。所有纳入患者中,9.3%的患者无症状,17.5%的患者因不孕症就诊,39.5%的患者发现月经异常,71.8%的患者伴疼痛症状。38.8%的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58.1%的患者合并子宫肌瘤。72.4%的患者术前发现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升高,超声扫描结果显示85.6%的患者子宫肌层的回声不均匀。接受子宫病灶切除术的患者208位(71.5%),接受全子宫切除伴或不伴附件切除术的患者83位(28.5%);接受经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及宫腔镜手术患者的比例分别为37.8%、59.5%和2.7%。结论子宫腺肌症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多伴有月经异常、疼痛及不孕症状,合并症以卵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多见。因此,应根据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生育要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孕期绒毛活检及细胞遗传学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早孕期绒毛活检及细胞遗传学检测的17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培养成功率及染色体异常率,并对其诊断指征进行分析。结果1702例绒毛组织标本中,培养成功1602例,成功率为94.12%。穿刺的临床指征中以高龄妊娠(43.60%)和单基因病史(29.14%)为多见。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共161例,异常率10.05%,其中纯合型异常核型有153例,嵌合型异常核型有8例,包括21-三体53例、18-三体39例、13-三体10例、性染色体异常31例、其他常染色体数目异常9例、染色体结构异常17例、多倍体2例。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最高的是夫妻染色体异常组,染色体异常率39.13%(9/23);其次是早孕期超声异常组,染色体异常率35.14%(110/313);单基因病产前诊断的464例样本中,检出6例染色体异常。1702例绒毛样本中取材后胎儿丢失5例,流产率0.29%。结论早孕期绒毛活检及核型分析能够有效提前产前诊断时间,尤其适用于单基因病孕史及早孕期超声异常的产前诊断。绒毛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较高的培养成功率,失败原因多见于样本量少及细胞活性欠佳。绒毛染色体嵌合时要警惕胎儿与胎盘染色体不一致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