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减少炎症和抑制Ras/Raf1表达保护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补骨脂素低剂量组(22 mg/kg补骨脂素处理)、补骨脂素中剂量组(44 mg/kg补骨脂素处理)、补骨脂素高剂量组(88 mg/kg补骨脂素处理)、补骨脂素高剂量+NC组(88 mg/kg补骨脂素+阴性对照慢病毒载体处理)、补骨脂素高剂量+Ras组(88 mg/kg补骨脂素+Ras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处理);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原癌基因丝苏氨酸蛋白激酶-1(Raf1)、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x)、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骨钙素(OC)、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蛋白表达;检测关节肿胀度,HE染色对关节组织病理评分,ELISA法检测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组织中Ras、Raf1、MMP-3、MMP-13蛋白表达以及关节肿胀度、关节组织病理评分和IL-2、TNF-α、IL-6水平均升高,Osx、COL1A1、OC蛋白表达均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关节组织中除Osx、COL1A1、OC蛋白表达均升高外,其他指标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补骨脂素高剂量+NC组比较,补骨脂素高剂量+Ras组大鼠关节组织中Osx、COL1A1、OC蛋白表达均降低,而其他指标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补骨脂素通过减少炎症和抑制Ras/Raf1表达减轻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关节损伤,促进软骨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血清抗体芯片法探索恶性肿瘤患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EGFRIs)所致皮肤瘙痒的机制。方法:纳入接受EGFRIs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出现皮肤瘙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集外周静脉血,通过抗体白芯片对炎症因子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血清学分析的差异蛋白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IL-16、巨噬细胞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通路富集显示巨噬细胞刺激因子相关的信号通路可能参与EGFRIs所致皮肤瘙痒的发生。结论:GM-CSF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可能参与EGFRIs所致皮肤瘙痒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总结中风发病前出现病情变化人群“毒损脑络”的临床特征,增进对发病前病情变化的识别及治疗,以预防中风的发生。【方法】对33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调查表采集包括发病前病情变化在内的临床信息及发病72 h内的血常规、生化指标等资料。依据调查信息并结合专家意见,判断患者是否属于“毒损脑络”病情变化。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出现病情变化人群的临床特点,通过聚类分析总结其证候特征。【结果】(1)337例患者中,排除数据不全病例23例,经专家经验判断,符合病情变化97例,未出现病情变化158例,可能属于病情变化59例,最终将出现病情变化的97例和未出现病情变化的158例,共255例纳入本次研究。(2)与中风前未出现病情变化的人群相比,发病前病情变化者更多出现在高血压(P<0.05)、嗜食肥甘厚味(P<0.01)、少食蔬菜(P<0.1)的人群中,且发病前诱因多见(P<0.05)。同时具有发病时较高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较低的淋巴细胞百分比(LY%)、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直接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田德禄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BS-D)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6年8月—2022年5月田德禄教授治疗的IBS-D患者104例,提取患者病案中的有效方药120首,运用Microsoft Excel2020、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3.0)软件进行用药频次及分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数据挖掘发现,田德禄教授在104例IBS-D患者的治疗中共使用了109味中药。药物频次分析显示,应用频次在30次以上的中药共22种,其中应用频次最高的中药包括白芍、防风、黄连、陈皮、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干姜、白术、木香等。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白芍、防风”“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干姜、黄连”药对出现频次较高。聚类分析得到4个核心聚类方药组合,第1组为防风、白芍、黄连、炒白术、陈皮、干姜,第2组为赤芍、白芍、太子参、黄连、防风、炒白术,第3组为白芍、陈皮、半夏、焦麦芽、焦神曲、焦山楂,第4组为干姜、乌梅、黄连、防风、炒白术、肉桂。结论 田德禄教授治疗IBS-D 患者以清降为原则,立足于肝脾,养肝柔肝以疏肝,补气温中以健脾,用药配伍以辛开苦降为主,调畅气机,邪祛正安,燥湿相济。  相似文献   
5.
<正>肿瘤免疫治疗主要研究的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s inhibitors,ICIs)的应用~([1]),例如针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CTLA-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的单克隆抗体~([2,3])。前瞻性试验和荟萃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对心梗大鼠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舒缩功能和Ca2+调节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组,制备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分为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美托洛尔组、假手术组,4周后取材及行急性心肌细胞分离实验,进行单细胞收缩与钙瞬变同步测量、检测肌浆网钙泄漏、测定大鼠心肌RYR2,SERCA2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能够显著提高心肌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最大收缩速率、最大舒张速率、50%收缩时间、50%舒张时间(P<0.01),增加心肌细胞收缩幅度(P<0.01),减少心肌细胞收缩达峰时间(P<0.01)。益气活血方组钙离子消除时间常数显著下降(P<0.01),心肌细胞钙泄漏显著下降(P<0.05);RYR2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对心肌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的舒缩能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这种作用通过影响心肌细胞钙瞬变产生,益气活血方对心肌梗死后肌浆网和线粒体重要的Ca2+调节蛋白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与心律失常的易感性和心功能改善表现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总结乳腺癌相关抑郁状态的治疗思路与方法,认为乳腺癌相关抑郁状态发生的重要病机在于“水寒木郁”,阳虚水寒乃病之根本,肝木郁结乃病之肇始,水寒则不能温养肝木,木郁则条达之性失常,木郁则不能生火,君火不明,心神失养。并由此提出主张温肾燮肝,注重温补肾阳以培元,同时不忘燮理肝木以解郁,以期肝肾同治。  相似文献   
8.
裴晓华教授认为,肉芽肿性乳腺炎缠绵难愈、复发率高的特点与“邪留”有关。因此,裴教授从“透邪”理论出发,临床上以祛邪外出、调畅气血为主指导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治疗。根据本病分期不同,治以温透、清透、透脓、补透等法,并根据辨证进行药物加减,灵活应用发散达表、质清宣泄、清泄透达之品;肿块期结合外用膏药、溻渍、敷贴、艾灸等外治法,引邪外出,促进肿块消散;成脓期结合切开、药捻、药线等外治法,以促进脓液排出、肿块消散、疾病向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煤工尘肺现代文献的研究分析,规范其中医证候名称,研究其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特点。方法现代文献检索,利用Excel软件建立煤工尘肺的证候类型文献数据库、录库,统计分析。结果将煤工尘肺的中医证候由规范前的36个缩小到了15个。总结煤工尘肺的中医证候特点为:虚证多为肺气虚证、肺阴虚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肾阳虚证、肺阳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实证主要有痰热闭肺证、瘀阻肺络证、痰湿阻肺证、痰瘀阻肺证、肾水凌心证;感受外邪时,常见风寒袭肺证、风热闭肺证、表寒肺热证。病位主要在肺、脾、肾;病因病性主要为气虚、热(内)、阴虚、痰、瘀、阳虚、风(外)、寒(外)、湿(内)。结论煤工尘肺目前没有统一的中医证候名称及诊断标准,现有文献采用的是自拟标准或没有标准,不便于疾病诊疗规范的制定,目前急需制定相对统一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煤工尘肺稳定期常可见虚实夹杂,以虚证多见;当感受外邪时也可以并见外感疾病。临床实践,中医当辨明同一疾病表现出的不同证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的中医证型及证候学特点,丰富中医药治疗煤工尘肺的理论,为辨证论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收集的208例煤工尘肺患者中医证候进行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煤工尘肺病性类证候要素主要有:气虚、热(火)、风(外)、痰、血瘀、寒(外)、阴虚、湿(内)。病位主要集中在肺、脾、肾。临床辨证有10种证候:肺气虚证、风热犯肺证、血瘀证、痰热蕴肺证、脾气虚证、风寒犯肺证、痰湿阻肺证、肺阴虚证、肾阴虚证、表寒肺热证。对四诊信息进行聚类分析,可聚为7类:肺气虚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风热犯肺证、血瘀证、肾阴虚证、脾气虚证。辨证以肺气虚证、痰湿阻肺证、血瘀证、肾阴虚证、脾气虚证为主;合并急性感染时,常合并痰热蕴肺证、风热犯肺证的兼证。结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肺气虚为主。患者常因本虚,易感受风热、风寒之外邪。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煤工尘肺中医证候学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