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2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3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343篇
内科学   226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46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1348篇
预防医学   353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274篇
  3篇
中国医学   151篇
肿瘤学   121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2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患者发生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及多模态超声(multimodal ultrasound, MMU)影响因素,构建基于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 SMI)的风险分层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颈动脉斑块患者683例,根据临床表现和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核磁共振扫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分为前循环卒中组(n=301)和非前循环卒中组(n=382)。收集患者颈动脉斑块的MMU特征、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数据,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前循环缺血性卒中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模型验证与风险分层。结果 前循环卒中组和非前循环卒中组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饮酒史、吸烟史、脑梗死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同型半胱氨酸(hom...  相似文献   
2.
惠红岩  周芳  周祥 《海南医学》2023,(21):3049-3055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脑血疏口服液治疗缺血性卒中的药效物质基础与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脑血疏口服液与缺血性卒中的共同靶点构建“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注释与富集分析;分子对接分析预测关键的活性成分与靶点的结合互作。结果 “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中获得脑血疏口服液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可能活性成分29个,作用靶点67个,其中关键活性成分包括山柰酚、β-胡萝卜苷、胡萝卜苷等;PPI网络分析获得AKT1、PTGS2、EGFR、SRC等关键靶点,其中山柰酚与以上四个关键靶点均有较高的亲和力;脑血疏口服液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可能主要涉及激酶活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应答、免疫系统过程等多种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以及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性、PI3K-Akt信号通路等165个通路。结论 脑血疏口服液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和功能的复杂网络调控炎症反应、血管损伤、神经元损伤或凋亡及脑损伤等防治缺血性卒中,为其后续深入药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计算机纹理分析技术在鉴别孤立性肺结节多层螺旋CT图像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制定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南阳南石医院就诊的48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恶性组,另选取50例同期就诊的良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良性组,入院后均行CT检查,并采用计算机纹理技术分析CT图像,比较两组患者CT图像特征,以及平扫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增强扫描静脉期CT值及纹理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平扫期纹理参数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纹理参数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良性组比较,恶性组患者的平扫期、动脉期及门静脉期错判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组平扫期熵(1.51±0.06)、相关度(0.23±0.08)、对比度(12.28±2.85)比较,恶性组熵(1.62±0.08)较大,相关度(0.07±0.02)、对比度(8.54±1.36)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平扫期CT纹理参数熵...  相似文献   
4.
脊柱结核是一种常见的肺外结核病。近年来,随着脊柱结核患者逐年增多,不典型脊柱结核患者亦逐渐增多,而不典型脊柱结核诊断较为困难,需要与一般细菌感染、肿瘤以及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相鉴别。基因诊断技术是一项诊断脊柱结核的重要工具,对临床不典型脊柱结核的诊断有较高价值。本文将对脊柱结核的流行现状、诊断及基因诊断技术进行综述,以帮助临床工作者对脊柱结核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伴糖尿病肾病(DKD)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参数与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方法:纳入NPDR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DKD分为NPDR组(60例)、NPDR+DKD组(60例),同时纳入无眼底病变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6例为T2DM组。所有受检者均行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总胆固醇(TC)和UACR等检测,行眼科相关检查并使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测量整体及浅层毛细血管丛(SCP)、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以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FAZ水平直径、SCP和DCP层微血管瘤数量;对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参数与UACR的相关性行Spearman分析。结果:NPDR组、NPDR+DKD组、T2DM组3组间FAZ面积、SCP和DCP微血管瘤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2DM组、NPDR组相比,NPDR+DKD组的FAZ面积更大。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UACR与黄斑中心凹区血流密度、FAZ水平直径呈负相关(r=-0.21...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河南省儿童青少年遗尿症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从2019年10月—2020年3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某县5所中小学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长处和困难问卷及儿童睡眠调查表进行调查,对影响遗尿患儿情绪和行为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结果 实际发放问卷4 500份,回收4 120份,有效问卷3 912份,有效回收率为94.95%。调查结果显示有7.82%儿童患有遗尿症。遗尿组的情绪症状、多动和困难总分得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两组品行问题、同伴交往和社会行为得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遗尿儿童和青少年的困难总分与打鼾、夜间呼吸问题、嗜睡、注意力缺陷、睡眠总分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睡眠呼吸紊乱、照顾者文化程度低、便秘、学习成绩较差是遗尿患儿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结论 遗尿患儿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检出率高,影响因素是睡眠呼吸紊乱、照顾者文化程度低、孩子学习成绩差、便秘,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血清胆碱酯酶(ChE)、血管生成素-1(Ang-1)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感染性休克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接收的11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死亡情况,分为生存组77例、死亡组41例,统计所有患者确诊48 h内血清ChE、Ang-1和IL-6水平,分析影响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各指标对感染性休克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与生存组比较,单因素分析中死亡组感染性休克患者平均年龄大,SOFA评分、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血肌酐、IL-6和Ang-1水平升高,而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ChE水平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SOFA评分是影响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hE、Ang-1和IL-6联合预测感染性休克28 d死亡的AUC为0.903,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的0.823、0.740、0.714。结论 预后不良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ChE下降,Ang-1、IL-6水平升高,年龄,SOFA评分是感染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ChE、Ang-1和IL-6可作为感染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孕早期血浆硒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同济母婴健康队列(TMCHC)”中具有孕早期(≤20 w)血样且于孕24~28 w完成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于纳入时通过问卷收集孕妇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血浆硒、锰、铜等20种元素浓度;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孕早期血浆硒水平与GDM的关联。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2388名孕妇,其中222人(9.3%)被诊断为GDM。孕早期孕妇血浆硒浓度均值±标准差为(51.9±11.5)μg/L,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50.8(44.6-58.3)μg/L。孕早期血浆硒水平与GDM发生风险呈显著负相关,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最高四分位相比,血浆硒水平最低四分位OR值(95%CI)为2.06(1.35-3.14);以血浆硒水平<45μg/L作为孕妇硒缺乏的标准,与硒不缺乏组(≥45μg/L)相比,硒缺乏组OR值(95%CI)为1.88(1.37-2.59)。结论 孕早期硒营养缺乏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表面活性蛋白D(SP-D)基因多态性及尿液中含量与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203例膀胱癌患者,分为术后尿路感染组(n=38)和无尿路感染组(n=165),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析SP-A及SP-D基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比较两组尿液中SP-A及SP-D含量。结果 尿路感染组SP-A1基因Ala19Val位点Val/Val基因型频率、19Val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5.79%、48.68%, SP-A2基因Lys223Gln位点Lys/Lys基因型频率、223Lys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26%、14.47%, SP-D基因Thr11Met位点Met/Met基因型频率、11Me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6.32%、53.95%,均低于无尿路感染组(P<0.05);尿路感染组尿液中SP-A及SP-D含量均低于无尿路感染组(P<0.05)。结论 SP-A1基因Ala19Val位点19Val等位基因、SP-A2基因Lys223Gln位点223Gln等位基因以及SP-D基因Thr11Met位点11Met等位基因突变,以及尿液中SP-A及SP-D含量降低可能与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孕妇感染B族链球菌(GBS)血清分型及阴道分泌物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酶8(MMP-8)、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表达水平。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20年8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产科进行产检的32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BS筛查情况分为GBS阳性组及GBS阴性组,检测GBS菌株血清型,比较两组阴道分泌物IL-6、MMP-8、磷酸化STAT3表达水平,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320例孕妇中GBS阳性48例,GBS阳性率为15.00%;基因分型以Ⅲ型、Ⅰa型为主,占比分别为64.58%、22.92%。GBS阳性组孕妇阴道分泌物IL-6、MMP-8、磷酸化STAT3表达水平均高于GBS阴性组(P<0.05)。GBS阳性组羊膜炎、早产、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均高于GBS阴性组(P<0.05)。结论 GBS阳性孕妇存在阴道分泌物IL-6、MMP-8、磷酸化STAT3水平的升高,GBS血清型以Ⅲ型占比最高,推测这一分型可能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