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草酸及肾十方治疗慢性马兜铃酸肾病2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甘草酸及复方中药肾十方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的疗效。方法26例符合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的患者,给予甘草酸二铵150mg加中药复方汤剂肾十方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酶及24h尿蛋白排泄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80.76%;BUN、SCr、尿N-乙酰葡萄胺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均显著下降(P〈0.05),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甘草酸及复方中药肾十方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复方黄芪合剂对早期DN模型鼠Col-Ⅳ及MMP-2/TIMP-2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研究复方黄芪合剂(主药:黄芪、牛蒡子)治疗DN的疗效与机理,45只大鼠以STZ诱导造成糖尿病模型,3d后分为3组,B组给予复方黄芪合剂(5g.kg^-1.d^-1)、C组给予洛汀新(4mg.kg^-1.d^-1)药液灌胃,D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另一组大鼠为对照组(A组),不作任何处理。6周后比较各组大鼠的有关指标。结果:B、C组大鼠的Ccr、Ualb、肾脏基质阳性面积比、Col—Ⅳ、MMP—2、TIMP—2诸项指标均高于D组,其中GLU、HbAlc、Ccr三项指标B组优于C组。提示:降低肾脏Col—Ⅳ、MMP—2/TIMP—2的表达,可能是复方黄芪合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探索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59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相关生化指标(尿素氮、肌酐、尿酸、电解质、甲状旁腺激素、血β2微球蛋白、血常规等)、相关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是否透析等)以及透析相关指标(透析方式及频率、尿素清除系数、抗凝剂的选择等),采取logistics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以上因素与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的相关性。结果终末期肾病患者皮肤瘙痒与血清钙、磷浓度、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是否透析以及透析时间长短均呈正相关。结论改善终末期患者钙磷代谢异常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理选择终末期患者进入透析的时机,可能成为防治或改善其皮肤瘙痒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特发膜性肾病患者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与参芪膜肾方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经参芪膜肾方或经典的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方案治疗后完全缓解和无效的IMN病例,分为中药有效组(36例)、中药无效组(11例)、西药有效组(18例)和西药无效组(15例)。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并应用Affymetrix Genome-Wide Human SNP Array 6.0芯片检测全基因组基因拷贝数,应用CNVhac软件进行拷贝数变异( CNV)分析。结果:中药有效组与中药无效组在第5、第6及第8染色体上检测到的CNV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HLA族基因在中药有效组多数病例中表现为拷贝数扩增,而中药无效组的多数病例则表现为拷贝数缺失。西药有效组与西药无效组之间未检测到具有统计学差异的CNVs。结论:基因背景差异可能是导致参芪膜肾方取得不同疗效的基因水平机制,HLA的同族基因拷贝数变异影响参芪膜肾方疗效的发挥,前者有望成为该方治疗IMN的疗效预测因子,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马兜铃酸肾病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近6年收治的肾小管间质性疾病中,筛选出马兜铃酸肾病患者44例。分析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部分病例肾脏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发现本病病情呈隐匿性进展,病理以中-重度小管间质性肾炎为主,多见灶性或广泛的纤维化,少见炎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透析前教育模式对缓解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后焦虑与抑郁情况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研究对象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血肌酐升高达既定标准时即给予透析前教育模式的干预,对照组在透析前予常规护理干预,2组在透析前后均予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状况的评估,比较2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在透析后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在透析后未见好转。结论透析前教育模式对患者透析后的焦虑和抑郁状况的改善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骨髓瘤及其肾损害机制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又称浆细胞骨髓瘤,是发生在骨髓的多灶性浆细胞恶性肿瘤,特征是恶性浆细胞过度增生并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并侵犯邻近的骨骼,引起骨骼破坏、骨痛或骨折,贫血、高钙血症、肾衰竭及免疫功能异常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在MM的病程中常常会出现肾损害,肾脏是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继发性脏器损害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发生率可达80.8%,其中不少患者以肾脏病变为首发,可早于其他症状1~6个月。本文就其基础和临床方面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8.
中药药浴治疗慢性肾衰竭45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慢性肾衰竭是指各种肾脏病变发展到终末期而出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病证。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和血液净化及肾移植等替代疗法二大类。但肾替代疗法费用昂贵 ,许多患者不能承受。而中医中药治疗却有这方面的优势 ,笔者于 1998年曾师从上海龙华医院陈以平教授学习采用中西医结合对肾脏病的治疗 ,效果显著。其中陈师运用药浴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一法 ,具有简便、实效的特点 ,尤其适用于基层单位开展。本文收集了 1999年~ 2 0 0 1年我院及部分龙华医院肾科 85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资料 ,总结报告如…  相似文献   
9.
中药辨证治疗IgA肾病20例临床疗效总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1] .中医药治疗该病疗效确切,显示了很好的潜力[2].现将辨证论治20例IgA肾病的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比较慢性肾衰(CRF)患者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表达谱的差异,筛选血清蛋白标志物并建立诊断模型,探讨其在慢性肾衰血清学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62例CRF患者和28例正常人的血清,经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检验并筛选血清蛋白标志物。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在质荷比(m/z)1500~30000范围内,检测到51个有效蛋白峰,发现有19个峰有显著差异 (P<0.001),其中18个峰呈低表达,1个峰呈高表达;且CRF组和正常组的聚类性质明显不同;组内样本彼此靠近,组间样本彼此分开。构建的"慢性肾衰组-正常组"诊断决策树模型,预测正确率为87.8%,灵敏度为87.1%,特异度为89.3%。结论 该决策树模型能对慢性肾衰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判断,为慢性肾衰的临床早期发现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