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17篇
  免费   1053篇
  国内免费   252篇
耳鼻咽喉   86篇
儿科学   113篇
妇产科学   67篇
基础医学   549篇
口腔科学   191篇
临床医学   3824篇
内科学   642篇
皮肤病学   71篇
神经病学   136篇
特种医学   173篇
外科学   697篇
综合类   5560篇
预防医学   1025篇
眼科学   104篇
药学   1290篇
  1篇
中国医学   3891篇
肿瘤学   30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504篇
  2020年   459篇
  2019年   472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435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767篇
  2013年   799篇
  2012年   838篇
  2011年   983篇
  2010年   863篇
  2009年   946篇
  2008年   896篇
  2007年   948篇
  2006年   1164篇
  2005年   1586篇
  2004年   1301篇
  2003年   1153篇
  2002年   1145篇
  2001年   750篇
  2000年   680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精神病人自杀是一项重要的医学问题。有人认为20-30%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有未遂自杀史,与一般的人群比较,分裂症因自杀所致的死亡率相当高,抑郁症自杀死亡率更高为12-60%。本文旨在调查住院精神病人自杀方式、时间及地点等,为临床护理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阑尾残端瘘是阑尾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0.7%~3.7%~([1]),一旦发生,往往不能自愈,治疗周期长,给病人带来严重的身心损害和经济负担。研究认为,70%~80%的病人能够通过冲洗引流、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内镜下阑尾残端夹闭等方法治愈,但仍有近20%的病人在接受3~6个月的保守治疗仍无法治愈,须接受二次手术~([2])。笔者医院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阑尾残端瘘病人的再次手术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我们通俗将它理解为“可穿过,没有阻碍”。在中医中对“通”字有其独到的见解,“通”蕴含着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它不仅是一种治法,更是中医辨证论治过程中的一种思想,且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实践。“通”理论发源于《黄帝内经》中“不通则痛”,后经历代医家的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一种成熟的理论,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通”理论探讨1例“血癌”中痛症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5.
6.
7.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内科常见功能性疾病,近年来以高发病率、低治愈率而广受关注,中医以辨证论治、内外结合常取得显著的疗效,现笔者将近10年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文献整理并加以分析,就中医治疗FD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周婵 《基层医学论坛》2016,(8):1156-1157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化疗患者置管率基本上达到了100%,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和风险,穿刺点渗液就是其中的之一,给护理工作及患者带来不小的困扰.PICC渗出液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或淡黄色液体,病程为数天至数月,置管术后至留置导管任何时间段均可发生,穿刺点周围皮肤多无红、肿、热、痛等现象,无全身感染症状.现将1例PICC反复渗液患者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2岁,无明显诱因咳嗽、痰中带血1周,起初干咳,后咳痰并痰中带血,偶咯出少量暗红色血液;无发热、盗汗、乏力,无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平素体健,无家族病史。查体:双肺呼吸音稍粗,右肺下叶闻及细湿啰音。胸部增强CT:右肺下叶基底段见片状磨玻璃影,内见直径约8mm粗大供血动脉自腹腔干发出;支气管树分支及肺发育正常,未见隔离肺(图1A^1C)。肺动脉CTA示右下肺基底段动脉部分缺如(图1D),考虑为右下肺异常体动脉供血并周围肺组织肺泡出血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miR-150-5p、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1,SOCS1)mRNA的表达及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疾病诊断、中医证型判断的意义。方法 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RA患者57例及健康对照组19例,根据《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有关RA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判断RA的中医证型。qPCR检测RA患者及健康对照组miR-150-5p、SOCS1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常规指标。双荧光素酶分析方法判断两者是否存在靶向关系。统计分析miR-150-5p、SOCS1 mRNA对RA疾病的诊断意义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外周血miR-150-5p的相对表达水平下调,低于正常人群(t = -19.019,P < 0.05);其表达水平随疾病活动度升高,有下降趋势;患者外周血SOCS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上调,低于正常人群(t = 5.333,P < 0.05);其表达水平随疾病活动度升高,有上升趋势。MiR-150-5p与SOCS1 mRNA有靶向结合关系(P < 0.05)。通过AUC曲线比较,miR-150-5p的相对表达水平区分R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8.1%、92.1%(AUC = 0.972,P < 0.05);SOCS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无法区分RA(AUC = 0.472,P > 0.05)。RA患者中miR-150-5p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3.06,RA患者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的相对风险分别为8.33、250.00(P < 0.05)。结论 miR-150-5p、SOCS1 mRNA在RA患者中有差异性表达,且有靶向结合关系。miR-150-5p可能是RA的疾病诊断及中医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证型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