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主要阐述导师黄莺教授临床论治皮肤病的学术思想及其临证经验,总结其在辨证思路上善于从整体出发,多种辨证体系结合;在治疗思想上重视气阴,兼顾脾胃,攻补兼施。  相似文献   
2.
亚急性甲状腺炎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笔者从少阳立论,认为本病病机为邪犯少阳、枢机不利,治疗上以和解少阳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西南地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矿物药资源的分布及其应用概况,为当地矿物药的质量控制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矿物药专项调查(西南地区),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考察,完成西南地区矿物药的种类统计和分析工作。结果:本次调查发现西南地区矿物药共124种,主要以碳酸盐类、硫酸盐类、氧化物类为主,其中,四川有65种,贵州有69种,云南有48种,重庆有33种,西藏矿物药种类最多,达72种。西南地区矿物药使用富有民族特色,且被开发出治眼病、高血压等新的用途。结论:西南地区矿物药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同时存在名称混乱、品质差异较大、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此次调查可为西南地区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医院制剂通鼻消涕颗粒对慢性鼻窦炎鼻黏膜功能是否有调控作用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收集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患者,采用单盲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通鼻消涕颗粒组)和对照组(克拉霉素片组)。分别给予口服通鼻消涕颗粒和克拉霉素片治疗4周,并对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患者进行糖精试验、鼻部症状VAS评分与鼻内镜Lund Kennedy评分。并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比较服药前、服药后的评分变化。结果 VAS评分提示:治疗组中,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的各个阶段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Lund Kennedy评分提示: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但在治疗4周后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则在治疗后各个阶段无明显变化(P>0.05)。糖精试验提示2组在治疗后2周患者糖精清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患者糖精清除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鼻消涕颗粒对慢性鼻窦炎的鼻黏膜形态与传输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以促进鼻黏膜纤毛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发汗前后厚朴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冰水灌胃法建立IBS-C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1 mg·kg-1)、未发汗厚朴组(以下简称“厚朴组”,10 g·kg-1)及发汗厚朴组(10 g·kg-1)。观察大鼠体质量、粪便含水量、粪便数量变化;采用16S rRNA测序检测大鼠粪便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大鼠结肠组织中5-羟色胺(5-HT)及P物质(SP)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莫沙必利组、厚朴组、发汗厚朴组的粪便含水量和粪便数量明显升高(P<0.05)。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菌群门水平丰度前4种分别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螺旋体门、变形菌门,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明显降低(P<0.05),螺旋体门相对丰度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厚朴组及发汗厚朴组的厚壁菌门、螺旋体门比例趋近于空白组,且发汗厚朴组螺旋体门相对丰度低于厚朴组;在科水平上,菌群丰度前4种分别为乳酸菌科、S24_7、瘤胃球菌科、拟杆菌科,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乳酸...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多元统计分析和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金果榄的“利咽”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首先采用UPLC-Q-TOF-MS技术辨识18批金果榄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在此基础上,一方面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出造成组间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另一方面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潜在“利咽”成分,并对多元统计分析和网络分析所得化合物交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质量标志物准确性。结果:UPLC-Q-TOF-MS共鉴定出金果榄中17个化合物,包括生物碱类、二萜内酯类、甾醇类等类型化合物。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寻找到5个主要差异性成分,分别为非洲防己碱、药根碱、巴马汀、蝙蝠葛任碱和古伦宾。基于网络分析筛选出四氢巴马汀、巴马汀、蝙蝠葛任碱、去氧黄藤苦素、neoechinulin A、古伦宾共6个化合物为金果榄的潜在“利咽”成分;通过白细胞介素-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前列腺素G/H合成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等关键靶点,以及乙型肝炎、甲型流感、人类嗜T细胞病毒感染、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动态观察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肾组织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及内皮抑素(END)的变化,以及脂肪干细胞(ADSCs)对其的影响。方法 复制UUO 动物模型,以ADSCs 进行干预,选取UUO 术后第3、7 和14 天为时间点,观察大鼠在UUO 后肾损伤及纤维化的进程,以及PEDF 和END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肾损伤、纤维化程度及PEDF 的表达随梗阻时间延长而加重或增加。END 在术后先增加后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ADSCs 干预在各个时间点均能使END 和PEDF 的表达降低。结论 UUO后PEDF 和END 蛋白表达上调可能是梗阻后微血管损伤、血管生成调节异常介导的微血管闭塞产生的重要机制之一。ADSCs 干预可通过抑制PEDF 和END 的表达,促进损伤血管的修复和新生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地高辛用药情况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使用地高辛的347例患儿,对其年龄、性别、科室分布、用药剂型及维持剂量、原发疾病、联合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23例患儿,其中年龄<2岁占91.33%,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科室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30.03%)、小儿心脏内科病房(22.91%)、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20.43%)及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19.50%)。口服溶液(65.63%)多于片剂(34.37%)。地高辛维持剂量低于推荐用药剂量下限共246例(76.16%),在说明书推荐范围内63例(19.50%),超过推荐用药上限14例(4.33%)。原发疾病情况符合说明书适应症,联合用药种类按使用频率依次为利尿剂、抗菌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药,包含6种使地高辛血药浓度增加的药物。323例患儿临床结局治愈率67.80%,死亡率1.24%,不同剂量组治愈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地高辛片剂与口服溶液说明书患儿年龄分段情况和用药剂量不完全一致,维持剂量最大相差10倍,不利于临床使用的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0.62%。结论:为保障儿童安全用药,建议开展地高辛已上市剂型儿童群体药动学研究,统一不同剂型说明书中儿童用法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监测血清地高辛浓度,并由药师全面分析并跟踪用药情况,提供个体化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9.
肛瘘是常见的肛周疾病之一。如何在降低复发率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之间寻找平衡,提高肛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是肛瘘治疗的难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及括约肌间瘘道结扎联合肛瘘栓(LIFT-plug)多有报道;生物材料的使用、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技术(VAAFT)、激光融合技术的运用及自体注射等新技术实现了对传统技术的改良并展示出其优势性;借助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直肠内超声(EUS)、磁共振成像(MRI)等辅助手段诊断评估,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施行肛瘘的个体化综合治疗为未来肛瘘临床诊疗的发展趋势。笔者就该领域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皮内针是一种特殊针具,将这种针具浅刺腧穴皮肤下并留置一定时间可以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国古代就有皮内针的使用,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皮内针因其方便有效等独特优势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特别是日本等国家对其工艺的改进和使用推广等有了极大发展。本文对皮内针的起源、优势病种、操作标准、发展现状及运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其对这一领域的概况进行总结综述,促进皮内针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