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30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8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 探讨DNMT3A对SOX9基因DNA甲基化修饰的影响。方法 培养正常软骨细胞和OA软骨细胞,显微镜下观察软骨细胞形态,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染色鉴定软骨细胞,qRT-PCR、Western Blot检测DNMT3A、SOX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亚硫酸氢盐测序检测SOX9基因DNA甲基化状态,慢病毒沉默DNMT3A观察SOX9基因DNA甲基化修饰的变化。结果 正常软骨细胞形态规则,体积较大,数量较多,OA软骨细胞形态不规则,体积较小,数量较少。与正常软骨细胞比较,OA软骨细胞中DNMT3A mRNA和蛋白表达量增高(P<0.05),SOX9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SOX9基因DNA甲基化百分比增高。在OA软骨细胞中沉默DNMT3A后,SOX9基因DNA甲基化百分比明显降低。结论 DNMT3A调节SOX9基因DNA甲基化修饰参与OA软骨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并辅以初步生物学验证探讨乌梅含漱液治疗尿毒症口干症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从乌梅含漱液中筛选出124 个活性成分,利用Genecards、OMIM、Disgenet、TTD、 DrugBank 等数据库检索尿毒症口干症的疾病靶点预测。采用Cytoscape 3.8.0 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治疗尿 毒症口干症潜在靶点”网络,将活性成分与预测疾病靶点的二者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借助R 3.6.3 软件的 ggplot2 包及clusterProfiler 将关键靶点进行GO 和KEGG 富集分析。最后以硫酸阿托品诱导5/6 肾切除大鼠制备 尿毒症口干症大鼠模型为研究材料,采用低、高不同剂量乌梅含漱液干预,从大鼠唾液分泌、唾液腺病理组织 学以及关键靶标蛋白表达等多种指标,进行多个层面的验证性实验,验证前期计算机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计算机模拟实验预测结果表明,124 个活性药效分子作用于46 个关键靶点,其中核心靶点为EGFR、 ESR1、TP53、MCM2、NTRK1、XPO1、FN1、CDK2、CUL3、APP,分子对接结果发现活性成分与ESR1、 CDK2 结合性能良好。靶标主要作用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受体活性及生物化学过程调控等多种生物 过程,参与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信号转导及其他等20 条信号通路。生物学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经乌 梅含漱液的干预后,明显增加了尿毒症口干症大鼠的平均唾液流量,减轻了颌下腺组织受损程度,且增加了分 子对接筛选的靶标ESR1 蛋白的表达量。结论乌梅含漱液的药效分子可能作用于ESR1 核心靶标,通过调节 PI3K/Akt 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药效,为进一步开展乌梅含漱液治疗尿毒症口干症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对比传统机械性肠道准备(MBP)方法,研究“通腑和下法”中药复方灌肠在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围术期的应用。【方法】 将60例拟行择期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试验组在术前2 d开始口服“通腑和下法”中药复方(小承气汤加减),对照组术前1 d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3 L,观察2种不同灌肠法患者的肠道准备依从性积分及术前首次排便时间差、排便次数和肠道清洁情况,术后试验组患者每日给予上述中药复方15 mL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15 mL保留灌肠,观察2组患者的术前临床指标情况、肠道清洁情况、术后首次排气天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术前临床指标:试验组患者的肛门坠胀评分、肠道准备依从性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首次排便时间差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前排便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肠道清洁情况:试验组的优秀率和优良率分别为90.0%(27/30)和100.0%(30/30),对照组分别为86.7%(26/30)和100.0%(30/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首次排气天数:试验组为(3.87±1.37)d,对照组为(3.60±1.3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并发症情况:试验组患者的肛缘水肿、肛门坠胀、排便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1/30)、13.3%(4/30)和6.7%(2/3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6/30)、43.3%(13/30)和30.0%(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ERAS理念指导下对混合痔围术期患者进行中药复方灌肠治疗,能有效增强患者的舒适感,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最终达到了加速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动物实验探讨PI3K/Akt 信号通路与肌少-骨质疏松症(OS) 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检索疾病相关数据库筛选OS 靶点,构建OS 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进行GO 和KEGG 富集分析。将6 个月龄SPF 级雌性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假手术+地米组、去势组、去势+地米组,每组8 只。假手术组、假手术+地米组大鼠行假手术,去势组、去势+地米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1 周,假手术+地米组、去势+地米组大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连续2 周。造模后3 个月,各组大鼠分别进行前肢抓力测定、全身和股骨骨密度测定、股骨和腓肠肌PI3K 和Akt 蛋白表达测定。结果:生物信息学共筛选到130 个OS 相关靶点,OS 核心靶点筛选及KEGG 通路富集分析预测PI3K/Akt 信号通路可能参与OS 的发病。动物实验表明,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去势+地米组大鼠前肢抓力、全身骨密度和股骨骨密度明显下降,股骨和腓肠肌的PI3K 和Akt 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PI3K/Akt 信号通路受抑制与OS 的发病密切相关,为OS 药物研发提供干预靶点,为研究新型疾病病理机制提供研究范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深圳市中老年女性人群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并探讨其相关性,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防治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于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坪山区中医院)参与调查的中老年女性212例[年龄50~84岁,平均(60. 1±7. 8)岁],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计算BMI,根据BMI分成体重过低组(6例)、正常体重组(112例)和超重组(94例),分别测量各组骨密度和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观察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体重过低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三组的OP患病率依次为:83. 3%、58. 0%和57. 4%,三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正常体重组的25羟维生素D与BMD、BMI均不存在相关关系(P0. 05),BMD与年龄的关系呈负相关,与身高、体重均呈正相关(P0. 05),但是与BMI之间则不存在相关性(P0. 05)。在超重组中,25羟维生素D与BMI呈负相关,BMD与年龄呈负相关,与身高呈正相关(P0. 05),但是与体重、BMI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BMI正常范围内,高体重是OP的保护因素,而超重时则不存在此关系。且超重对中老年女性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可产生负面影响。过重的体重可能不利于OP的防治,中老年女性应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胫侧副韧带(tibial collateral ligament, TCL)和内侧半月板(medial meniscus, MM)损伤的诊断及关节镜下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对18个成人膝关节标本进行解剖,观察TCL与MM的解剖形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结果 TCL深层在后斜韧带和前内侧包膜之间与MM的体部和后角处形成宽而牢固的连接,两者接触长度(8.12±0.44)mm,接触面积(36.39±4.45)mm2,其可维系MM在膝关节屈伸运动时保持稳定。 结论 TCL与MM是膝关节内侧稳定的重要组成结构,深入了解其形态特点,为关节镜下TCL与MM损伤的诊治及解剖修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研究中药熏洗治疗阴道炎用药规律。方法:检索收集从建库至2023年2月24日的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期刊)收录的中药熏洗治疗阴道炎的临床随机对照文献,构建数据库;统计药物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和功效类别,并进行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有效处方156首,涉及中药123味,药物累计使用1 344次。苦参、蛇床子、黄柏、百部、白鲜皮、地肤子等23味为中药熏洗治疗阴道炎的高频药物;药性以平、温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肝经、肺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获得高频核心药对组合为蛇床子-苦参,3味药组合为蛇床子-黄柏-苦参,4味药组合为黄柏-地肤子-蛇床子-苦参,5味药组合为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黄柏-苦参,6味药组合为白鲜皮-地肤子-百部-黄柏-蛇床子-苦参。聚类分析获得3组具有关联性的药物组合;药物复杂网络分析获得苦参、蛇床子、黄柏、地肤子、白鲜皮、土茯苓、百部等7味中药为中药熏洗治疗阴道炎的核心处方。结论:中药熏洗治疗阴道炎以清热药、补虚药和利水渗湿药为主,以...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老年人绝对数量的增长以及老龄化加速,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已然成为我国需要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对续断防治OP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成为热点,研究发现川续断皂苷Ⅵ具有较好的防治OP的功效,可以通过多个细胞层面及生物学通路干预骨代谢,从而发挥治疗OP的作用。笔者从续断皂苷Ⅵ对BMSCs、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相关生物学信号通路的影响来综述续断皂苷Ⅵ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概况,以期为续断皂苷Ⅵ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益气温阳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沐足联合电艾灸治疗癌因性疲乏(CR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118例CRF患者,均由住院部2019年08月-2021年03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40例)仅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观察A组(39例)采用中药沐足+对症支持治疗,观察B组(39例)采用中药沐足+电艾灸+对症支持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Piper疲乏量表积分、功能状态评分(KPS)、生活质量(QOL,食欲、精神、睡眠、疲乏、疼痛等)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从临床症状体征及常规检查做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A组(82.1%,32/39)、B组(89.7%,35/39)患者总体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57.5%,23/40)(P<0.05),观察B组优于观察A 组(P< 0.05);治疗后KPS评分提高率对比,观察A组(79.5%,31/39)、B组(94.9%,37/39)患者均高于对照组(52.5%,31/39),观察B组优于观察A组(P<0.05);治疗前3组QOL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3组组内前后对比(P<0.05),观察A、B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B组优于A组(P<0.05);在QOL量表条目中,治疗后患者在食欲、精神、睡眠、疲乏、对治疗态度、日常生活及面部表情7个方面,观察A组和B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在精神、睡眠、疲乏、治疗副作用方面,观察B组优于观察A组(P<0.05);治疗前3组免疫功能状况比较(P>0.05),治疗后在CD3+T、CD3+CD4+T、CD3+CD4+T/CD3+CD8+T、NK细胞免疫指标中,观察A、B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NK细胞状态观察B组优于A组(P<0.05)。观察A组出现Ⅰ度皮肤瘙痒1例,治疗B组出现1例Ⅰ级血压升高,对照组出现1例治疗相关恶心呕吐,3组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结论:益气温阳理论指导下联合应用中药沐足及电艾灸治疗CRF,有效改善了患者功能状态、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状态,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建立的大鼠膝骨性关节炎模型行推拿治疗,观察其滑膜TRAF6、NF-κBp65 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化的原则,抽取10只大鼠为空白组,余下40只大鼠采用木瓜蛋白酶关节注射建立大鼠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待造模成功后,再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推拿组、灌胃组、推拿加灌胃组,每组10只。空白组常规饲养,推拿组一指禅手法治疗,灌胃组塞来昔布灌胃,推拿加灌胃组予以上两种治疗。治疗4周后取材,对膝关节滑膜行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TRAF6、NF-κBp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推拿组、灌胃组的TRAF6、NF-κBp65 mRNA表达均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加灌胃组与空白组相比TRAF6、NF-κBp65 mRNA表达几乎无差异,稍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TRAF6、NF-κBp65 mRNA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治疗组TRAF6、NF-κBp65 mRNA表达量:推拿加灌胃组﹤推拿组﹤灌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其余各组TRAF6、NF-κBp65蛋白的表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其余各组TRAF6、NF-κBp65蛋白的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治疗组TRAF6、NF-κBp65蛋白表达量:推拿加灌胃组﹤推拿组﹤灌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通过下调膝骨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TRAF6、NF-κBp65 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轻滑膜炎症反应,从而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最终达到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