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网球肘的疗效。 方法将网球肘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治疗组给予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对照组普通超声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采用目测类比法(VAS)和Mayo肘功能12点评分法分别评定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肘关节功能。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间VAS和Mayo肘功能12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VAS和Mayo肘功能12点评分分别为(1.60±1.14)分和(10.25±5.79)分,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治疗网球肘有明显的止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而低强度聚焦超声的疗效优于普通超声。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7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及剑突下隐痛,伴而部及双下肢水肿.当地医院查尿蛋白3+,24 h尿蛋白量3.4 g,血白蛋白25 g/L,Scr 48 μmol/L,CT示胰腺领前上方有可疑结节,于2010年10月5日入我院肾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病史8年.入院查体:血压140/88 mm Hg,面部水肿,肝肋下 1.5 cm,莫菲征阳性,双下肢水肿,余无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联合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及腓肠肌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治疗SCI的可能机制。 方法选取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48只,采用Allen′s打击法制成SCI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未运动+生理盐水注射组(Con-NS组)、运动+生理盐水注射组(Ex-NS组)、未运动+肉毒毒素(BTX)注射组(Con-BTX组)、运动+BTX注射组(Ex-BTX组),每组12只。制模过程中因大鼠死亡、体重明显降低等原因,各组均剔除2只,每组剩余10只。大鼠SCI造模成功后,进行腓肠肌BTX-A或生理盐水注射,术后7~35d对Ex-NS组、Ex-BTX组大鼠进行减重平板训练(BWSTT)。于术前、术后2d及术后每周对各组大鼠进行斜板评分,术后35d处死大鼠,处死前、后对大鼠进行足趾外展评分(DAS)及电生理检测,观察腓肠肌大体形态并测量其湿重。 结果造模前、造模2d时,4组大鼠斜板试验角度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与Con-NS组比较,Ex-NS组在造模后2~5周的斜板试验角度较大(P<0.05)。Con-BTX组与Ex-BTX组同时间点斜板试验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Ex-NS组造模后2~5周的斜板试验角度高于Ex-BTX组(P<0.05)。Con-NS组与Ex-BTX组同时间点斜板试验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Con-NS组、Ex-NS组大鼠DAS评分均为0分,Con-BTX组、Ex-BTX组大鼠DAS评分均为4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与Con-NS组、Ex-NS组比较,Con-BTX组、Ex-BTX组大鼠DAS评分较高(P<0.05)。Con-NS组、Ex-NS组大鼠腓肠肌未发生明显萎缩,Ex-NS组大鼠腓肠肌较Con-NS组大鼠腓肠肌饱满。Con-BTX组、Ex-BTX组大鼠腓肠肌发生明显萎缩,色泽变暗。Ex-NS组大鼠腓肠肌湿重大于Con-NS组(P<0.05),与Con-NS组比较,Con-BTX组、Ex-BTX组大鼠腓肠肌湿重均较低(P<0.05)。与Ex-NS组比较,Con-BTX组、Ex-BTX组大鼠腓肠肌湿重显著较低(P<0.05)。各组大鼠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潜伏期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与Con-NS组、Ex-NS组比较,Con-BTX组、Ex-BTX组大鼠CMAP振幅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SCI大鼠的运动功能及骨骼肌功能,BTX-A注射可抑制运动训练的这一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是新近发现的一种 重要调磷因子[1].研究已明确,FGF23通过抑制近端肾小 管上2型钠磷转运蛋白活性,抑制磷的重吸收[1-3],在维生素D代谢调节系统中充当1,25(OH)_2D_3 的反调节因子,对抗1,25(OH)_2D_3对甲状旁腺激素的抑制及肠道磷重 吸收的促进作用,维持体内磷平衡[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富马酸伏诺拉生与雷贝拉唑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人工溃疡的疗效。方法 纳入2021年12月至2023年8月间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接受胃ESD治疗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ESD术后第4天起服用富马酸伏诺拉生联合瑞巴派特(富马酸伏诺拉生组)或雷贝拉唑联合瑞巴派特(雷贝拉唑组),8周后复查内镜,比较两组手术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最终纳入91例患者,其中富马酸伏诺拉生组51例,雷贝拉唑组40例。服药8周后,通过内镜观察到富马酸伏诺拉生组受试者的溃疡面积缩小率比雷贝拉唑组显著提高(92.86%±3.80%比90.04%±4.28%,t=3.281,P=0.001),完全愈合率与雷贝拉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69%(8/51)比7.50%(3/40),χ2=1.414,P=0.234]。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马酸伏诺拉生在不增加不良事件风险的前提下可以达到更好的溃疡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总结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术后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手术治疗的23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护理经验。结果 术后14例新出现后组颅神经症状,其中2例行气管切开术,4例留置胃管或鼻肠管;4例原有后组颅神经功能障碍无加重;1例术后8 d突发心率、血压下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术后并发症较多,需细致观察,认真护理,多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加部分甲状旁腺组织前臂移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的护理.探讨腔镜手术治疗的优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4-2006年25例经腔镜治疗病例的临床特点,围手术期护理及疗效.结果 25例中20例有4枚甲状旁腺,1例1枚,2例为2枚甲状旁腺,3例为3枚甲状旁腺,腔镜下共切除94枚甲状旁腺,平均手术时间3.5 h,术中平均出血约20 ml,术后无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移植腺体全部成活,患者症状改善、各项化验指标逐步恢复正常.结论 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是对传统手术的改进,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美容等效果.并可借助良好的照明和清晰的术野避免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出现.术后病情的观察,钙平衡的维护,电解质及iPTH的监测,透析方案的调整,和围手术期的心理疏导等精心的护理确保了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9.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