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茜  高鹏  杜翔 《中国内镜杂志》2018,24(11):73-77
目的评价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数据库、Web of Knowledge、Cochrane图书馆对照试验注册库、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7年的有关内镜下金属钛夹对比药物注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版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对纳入资料的异质性进行分析,计算OR值和95%可信区间。结果按照入选标准,纳入了7项临床试验,共7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效率更高(OR=5.74,95%CI:3.28~10.04)、72 h再出血率低(OR=0.24,95%CI:0.14~0.43)、转外科手术率低(OR=0.14,95%CI:0.05~0.37)。结论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优于单纯采用药物治疗,且该方法具有止血有效率高、72 h再出血率低和转外科手术率低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茜  苟康  杜翔 《中国内镜杂志》2018,24(12):77-82
目的评价透明帽辅助内镜下取出食管异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数据库、Web of Knowledge、Cochrane图书馆对照试验注册库和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7年的有关透明帽辅助内镜取出食管异物的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版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对纳入资料的异质性进行分析,计算OR值和95%可信区间。结果按照入选标准,纳入了9项临床试验,共1 10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透明帽辅助内镜异物取出术成功率更高(OR=8.58,95%CI:4.49~16.38,P 0.05)、视野更清晰(OR=7.35,95%CI:5.20~10.40,P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OR=0.34,95%CI:0.25~0.46,P 0.05)、患者耐受性好(OR=2.78,95%CI:2.08~3.72,P 0.05)。结论透明帽辅助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下取异物的方法,其患者耐受性好,可提供更好的内镜下操作视野,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小窝蛋白 -1(caveolave-1,Cav-1)及趋化因子 C-X-C基元配体 12(chemokine C-X-C ligand 12,CXCL12)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期间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商洛市中心医院就诊的 115例 COP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依据患者是否并发 PH分为非 PH组 (NPH组 ,70例 )和 PH组 (45例 )。另选取 43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 Cav-1和 CXCL12水平,所有患者均接受肺功能检测 ,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治疗前的 1s 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predicted value,FEV1/Pre), FEV1占用力肺活量 (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的百分比 (FEV1/FVC)。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获得所有 COPD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 (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二氧化碳分压 (PCO2)、氧分压 (PO2)、B型脑利钠肽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以及白介素 -6(interleukin- 6,IL-6)等,比较分析以上指标的变化与 COPD并发 PH的相关性。结果 在对照组 ,NPH组和 PH组中 ,血清 Cav-1和 CXCL12水平分别为 10.37±2.28,7.23±1 .72,4.81±0.90μg/L和 65.74±12.27, 175.36±26.19, 270.33±43.79pg/ml,与对照组比较 ,NPH组和 PH组的 CXCL12水平明显增高 ,且 PH组增高更显著 ;与对照组比较 ,NPH组和 PH组的 Cav-1水平则明显降低 ,且 PH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03.71~ 130.67,均 P=0.000)。相关性分析显示 ,NPH组和 PH组的血清 Cav-1及 CXCL12水平分别呈负相关性 (r=-0.813,-0.827, 均 P <0.01),NPH组的 CXCL12水平分别与 PCO2,PASP,IL-6及 BNP水平呈正相关性 ,而与 FEV1/Pre,FEV1/FVC及 PO2呈负相关性。 NPH组的 Cav-1分别与 PCO2,PASP,IL-6及 BNP水平呈负相关性 ,而与 FEV1/Pre,FEV1/FVC及 PO2呈正相关性( rCXCL12=0.845,0.810,0.807,0.783,-0.799,-0.775和 -0.793,均 P<0.01;rCav-1=-0.853,-0.828,-0.816,-0.792,0.763,0.803,0.822,均 P <0.01)。PH组的 CXCL12水平分别与 PCO2,PASP,IL-6及 BNP水平呈正相关性 ,而与 FEV1/Pre,FEV1/FVC及 PO2呈负相关性。 PH组的 Cav-1水平分别与 PCO2,PASP,IL-6及 BNP水平呈负相关性,而与 FEV1/Pre,FEV1/FVC及 PO2呈正相关性( rCXCL12=0.839,0.816, 0.817,0.806,-0.782,-0.785,-0.809,均 P<0.01;rCav-1=-0.862,-0.821,-0.819,-0.797,0.782,0.811,0.829,均 P <0.01)。结论 血清 Cav-1及 CXCL12水平的差异性变化可能与 COPD患者 PH的形成有关,调节 Cav-1及 CXCL12水平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 ,缓解 COPD病情进展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和死腔分数(VD/VT)在病情判断和短期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7月~2020年7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84例急诊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RDS病情将84例患者分为A组(轻度,28例),B组(中度,30例)及C组(重度,26例)。比较三组急诊患者入院后P[(A-a)O2]和VD/VT水平,记录28天病死率,分析[P(A-a)O2]和VD/VT判断急诊ARDS病情程度和死亡风险的价值。结果 A,B,C三组VD/VT水平依次为0.49±0.07,0.54±0.10,0.59±0.08;P(A-a)O2(mmHg)水平依次为160.67±56.32,234.45±80.98,348.29±135.74。C组患者VD/VT和P(A-a)O2水平显著高于A,B两组,B组VD/VT和P(A-a)O2水平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381,26.389,均P<0.05)。84例患者中死亡28例,28天病死率为33.33%。P(A-a)O2判断重度ARDS的AUC为0.794(SE=0.071,95%=0.655~0.93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69和0.690。入院4天时VD/VT预测ARDS死亡的AUC为0.824(SE=0.066,95%=0.694~0.95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7和0.607。结论 P(A-a)O2, VD/VT与急诊ARDS病情程度和28天病死率相关,P(A-a)O2有助于判断病情程度,而入院4天时VD/VT水平对预测ARDS死亡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腹膜透析(PD)与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状态、 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2018 年6 月在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进 行规律透析治疗的维持性透析患者140 例,根据不同透析方法分为PD 组和HFHD 组,每组70 例。PD 组采 用PD 治疗;HFHD 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透析前后氧化应激状态、细胞免疫功能 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HFHD 组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氧化物酶(GSHPx) 及血清丙二醛(MAD)的差值高于PD 组(P <0.05)。HFHD 组治疗前后CD+4、CD+3 及CD+4/CD+8 的 差值高于PD 组(P <0.05);两组治疗前后CD+8 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透析 治疗期间心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感染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相对于PD,HFHD 能更有效地降低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太白楤木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40 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仙灵骨葆胶囊组(0.3 g/kg)、太白楤木低剂量组(0.4 g/kg)和太白楤木高剂量组(0.8 g/kg),每组8 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进行去卵巢手术。术后灌胃给药12周,三点弯曲试验测定骨生物力学性能,Micro-CT检测骨密度和微结构,ELISA法检测血清骨代谢指标,HE染色观察胫骨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法测定骨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经过12周治疗,与模型组相比,太白楤木高剂量组显著增大最大载荷、刚度和最大应力(P<0.01),提高去卵巢大鼠骨密度(P<0.01),保护骨小梁微结构不被破坏,骨吸收标志物NTX-Ⅰ和TRAP水平降低(P<0.01),骨形成标志物BALP水平升高(P<0.01),Wnt3a、β-catenin和RUNX2蛋白表达量升高(P<0.01),p-β-catenin蛋白水平降低(P<0.01)。结论 太白楤木对去卵巢大鼠生物力学性能、骨密度和骨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太白楤木调节骨代谢可能和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摘要] 非编码RNAs(ncRNAs)在人体正常生理过程及疾病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已被证明参与调节各种炎症性疾病,可作为疾病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病。该文综述了目前ncRNAs在痛风中的研究进展,miRNAs和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通过多种途径发挥调节痛风发病机制的作用。靶向ncRNAs可能是治疗痛风的一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进结直肠术后患者肠道准备方法,提高结肠镜检查质量。方法选择拟行结肠镜检查的结直肠术后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A组患者(同术前准备方法)结肠镜检查前5 h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SF-PEG)328.8 g(3 000 ml);B组患者结肠镜检查前1日3餐后2 h分别服用SF-PEG27.4 g(250 ml),检查前5 h口服50%硫酸镁(MgSO4)100 ml,再喝温开水1 000 ml,至排泄液似清水样。服药后5 h行结肠镜检查。应用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对肠腔内气泡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有效性、耐受性及安全性。结果 B组的结肠清洁程度BBPS总体评分(8.50±0.35)分,高于A组(7.35±1.25)分;B组进镜时间(3.85±1.20)min和退镜时间(6.25±0.60)min,少于A组进镜时间(5.35±1.75)min和退镜时间(8.20±0.8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肠道准备接受率、再次肠道准备接受率和总体不良反应评分分别为96.0%、94.0%和(1.35±0.05)分;A组患者分别为86.0%、72.0%和(1.75±0.3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优于A组。结论结直肠术后患者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采用间断冲击口服小剂量复方SF-PEG联合MgSO4,效果优于常规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改良根治术联合碘-125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2002年6月至2003年11月,26例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中,于胸骨旁后穿刺,沿胸廓内动脉周围纵形顺序置入碘-125粒子,并于锁骨上下分别置入碘-125粒子,术后观察切口及创面愈合情况,复查胸片、血象及肝肾功能,系统查体检查有无局部复发及转移。结果随访3~20月(平均10月)。未见与植入碘-125有关之并发症。至目前尚未发现局部复发,2例病人有远处转移。术后全身反应小,无白血球、血小板下降、无肝肾功能受损。结论术中置入碘-125粒子对乳腺癌术后切口愈合无不良影响;靶点准,全身反应轻,可于术后及时开始化疗等辅助治疗;可持续放疗,更符合癌症放射生物学原理;且属低能辐射,易防护。可有效补充改良根治术的清扫盲区。对控制乳腺癌局部复发近期效果明显,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寻找兰艾双香方在治疗细菌感染方面存在的潜在的分子机制及相关分子通路,为进一步研究兰艾双香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中药数据分析平台(TCMSP)筛选兰艾双香方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对兰艾双香方进行复方成分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兰艾双香方治疗细菌感染的“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再通过Gene Cards,OMIM和DigSee 3个数据库整合细菌感染的相关靶点,将靶点数据导入jvenn平台做出韦恩图,导入String平台得到PPI,导入Metascape中对兰艾双香方治疗细菌感染的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根据KEGG富集得到的通路绘制相关气泡图,将KEGG分析得到的通路导入Cytoscape软件构建“靶点通路”网络。结果 ①筛选得到兰艾双香方共110个药效成分和1 788个作用靶点,关键靶点包括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肿瘤坏死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②细菌感染相关靶点1 442个;③蛋白互作核心网络共97个蛋白,分析得到4个蛋白模块;④获得2 401个GO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324条相关信号通路,通路类型包括癌症的路径、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乙型肝炎、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小细胞肺癌、利什曼病、HIF-1信号通路、军团杆菌病等,这些通路均与细菌感染的发生发展相关;⑤结果证实,兰艾双香方可能通过调节细胞代谢、增殖与凋亡、脂代谢等多种途径达到治疗细菌感染的目的,该目的是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相互作用的结果。结论 兰艾双香方在癌症、糖尿病和乙型肝炎疾病进展过程中并发细菌感染的治疗可能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