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益肺抗纤方对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益肺抗纤方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分为 4组 ,对照组、模型组、益肺抗纤方组、地塞米松组 ;对照组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 ,其余 3组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制作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 ,益肺抗纤方组给益肺抗纤方 10ml/kg灌胃 ,地塞米松组给地塞米松 1.5mg/kg腹腔注射 ,模型组和对照组均给生理盐水灌胃 ,均给药 1次 /d。观察各组大鼠肺部病理变化 ,测定各组第 7d、2 8d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 (LPO)和羟脯氨酸 (HP)的含量。结果 :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第 2 8d时 ,模型组多呈 3级肺纤维化和 1级肺泡炎改变 ;益肺抗纤方组多呈 1级纤维化改变 ,肺泡炎不明显 ;地塞米松组多呈 1级纤维化和 1~ 3级肺泡炎改变 ;对照组呈正常肺结构。第 2 8d时 ,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肺组织SOD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 .0 1和P <0 .0 5 ) ,地塞米松组较模型组SOD活性下降更明显 (P <0 .0 5 ) ;益肺抗纤方组与对照组之间SOD活性无明显差别。对照组、模型组、益肺抗纤方组肺组织LPO含量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 (P <0 .0 1) ;益肺抗纤方组与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益肺抗纤方可通过提高SOD活性 ,降低脂质过氧化 ,减轻氧自由基损伤 ,抑制胶原沉积 ,保护肺组织  相似文献   
2.
恶性腹水是肿瘤常见并发症,常规治疗方法疗效欠佳。中医药治疗恶性腹水近年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有内治、外治、腔内注射、艾灸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莫西沙星是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SCAP)常用的治疗药物,本研究旨在分析莫西沙星序贯给药与全疗程静脉给药治疗SCAP的疗效及经济学差异,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现状,对目前研究中若干观点进行阐述,包括病证结合模式下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框架、证候诊断指标与疗效评价指标差异、中医疗效评价量表、中医PRO量表、中医临床疗效个体化评价方法、中医辨识证候的评价标准等观点。并就若干问题进行讨论,即病证结合研究是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重要途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必须符合辨证诊疗模式、采用量表学方法以建立中医评价量表、应用多学科技术开展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注意研究过程中若干重要问题的解决等。  相似文献   
5.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现状,对目前研究中若干观点进行阐述,包括病证结合模式下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框架、证候诊断指标与疗效评价指标差异、中医疗效评价量表、中医PRO量表、中医临床疗效个体化评价方法、中医辨识证候的评价标准等观点.并就若干问题进行讨论,即病证结合研究是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重要途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必须符合辨证诊疗模式、采用量表学方法以建立中医评价量表、应用多学科技术开展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注意研究过程中若干重要问题的解决等.  相似文献   
6.
秋季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寒热多变,易伤风感冒,旧病易卷土重来。"一夏无病三分虚,秋季进补正当时","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平补",秋季是进补好季节,同样要"辨证用补",分清寒热虚实。饮食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准则。根据气候特点,从饮食、药膳、进补等方面,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调补,对健康大有裨益,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河南省主要地区医院临床分离细菌流行特点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河南省14家综合性医院临床分离细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按统一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依照CLSI2007版结果判定.结果 2008年6月至12月收集各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共19 160株,革兰阴性菌13 359株,占69.7%,革兰阳性菌4392株,占22.9%,深部真菌(不含痰标本)1409株,占7.4%.细菌产酶率高,尤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离率最高,64.3%.它们呈现出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现象,但尚未出现VISA和VRSA.肠球菌中庆大霉素高耐株占比例很大(47.5%),亦出现13.7%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59.2%,克雷伯菌产ESBL53.2%;但各地差别很大,11.3%~88%不等.它们对碳氢霉烯类抗菌药物IPM、MEM敏感率均为100%;对TZP、AK、SCF的敏感性也较好,平均在88.9%~70.2%;三、四代头孢菌素敏感率在50%甚至更低.对喹诺酮类的敏感率仅不到20%.肠杆菌属及其他肠道杆菌是一组易产AMPC酶细菌,对碳氢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比较好,IPM、MEM敏感率均为100%;SCF、TAP、敏感率在70%以上;喹诺酮类、四代头孢菌素敏感率64.2%以上;CAZ等三代头孢菌素敏感率低于40%.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是近年来耐药率比较高的一组非发酵菌.它们只对多粘菌素敏感性好,对碳氢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率为60%,对TZP、SCF敏感率在55%左右,其余包括三、四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以及氨基糖苷类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本组资料对细菌感染尤其是对河南省细菌感染的治疗与抗菌药物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两名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对舌脉的判断进行一致性评测,了解中医临床研究人员临床舌脉观察的一致性程度,为提高中医临床研究质量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直接询问的方法。由同一医院同一科室的两名专科医生分别独立观察舌脉象,以一致性检验Kappa值评测两位医生观察舌脉象的一致性程度。结果:两位医生所观察的55例患者中有13例(23.6%)舌质不一致,7例(12.7%)舌形不一致,舌质(Kappa=0.649)、舌形(Kappa=0.752)观察一致性程度较好。24例(43.6%)舌苔的判断不一致,舌苔(Kappa=0.525)判断的一致性中等。22例(40%)脉象的判断不一致,脉象判断的一致性中等(Kappa=0.562)。结论:舌脉象的一致性评测结果尚可,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分析不一致的原因,可能需要从判断标准的规范细致化、研究者的态度、完善研究人员的培训三方面来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9.
周素贞 《新中医》2015,47(12):203-20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治疗2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躯体健康、社会功能、情绪角色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项目2组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西药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王元元 《中原医刊》2014,(24):80-82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rt-PA)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3例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给予序贯抗凝治疗,观察组39例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15 d 后对比两组近期疗效、辅助检查指标及出血并发症,随访6个月对比远期疗效。结果治疗15 d 时观察组病死率(2.56%)低于对照组(8.82%),总有效率(94.88%)高于对照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氧分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肺动脉压及 N 端 B 型利钠肽原、血清肌钙蛋白 I 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血并发症综合发生率(23.08%)高于对照组(11.76%)。随访6个月,观察组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发生率、肺动脉压及右心室内径均小于对照组,两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t-PA 溶栓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 APTE 可实现肺组织早期再灌注,提高疗效,在严格评估禁忌证、个性化用药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