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锌 -α2-糖蛋白( zinc-alpha-2-glycoprotein,ZAG)水平检测联合核素肾动态显像在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 收集 2016年 3月 ~2017年 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的 2型糖尿病患者 120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s,UAER)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Ⅰ组)、微量清蛋白尿组(Ⅱ组)及临床清蛋白尿组(Ⅲ组),并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 20例为对照组;四组患者行 99mTc-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m-DTPA)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ltration rate,GFR)、肾有效血浆流量(effective renal plasma .ow,ERPF),同时记录肾功能曲线峰时、半排时间 (T1/2)、20min残留率 (C2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ZAG的血清和尿液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Ⅱ组,Ⅲ组 Tp出现后延 ,T1/2延长 ,C20显著升高,仅有Ⅲ组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3.851,P< 0.05)。与对照组比较,Ⅰ组 GFR,ERPF显著升高,Ⅲ组显著降低;Ⅰ , Ⅱ ,Ⅲ组血、尿 ZAG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尿液 ZAG升高幅度显著高于血清 ZA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125~3.854,均 P< 0.05)。结论 99mTcm-DTPA肾动态显像联合尿生物标志物 ZAG可以检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程度,以便临床尽早进行医疗干预,改善患者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缺血(DCI)的危险因素,防止迟发性脑缺血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年龄60~79岁,Fisher分级>1。将患者分为DCI组和非DCI组。分析患者的相关指标(性别、吸烟史、局部脑氧饱和度等),找出迟发性脑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估其预测性能。结果  所有入组患者中,69例患者伴有DCI。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DCI组患者中,有吸烟史、低钠、局部脑氧饱和度<50的患者比例明显大于非D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钠离子浓度(■=3.011,95%CI:1.123,8.070)与局部脑氧饱和度(■=3.324,95%CI:1.734,6.372)是迟发性脑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局部脑氧饱和度预测性能更佳。结论  局部脑氧饱和度是老年患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较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68例儿童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行患侧叶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51例,次全或全切除术17例;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24例,功能性淋巴结清扫36例,全淋巴结清扫8例。术后均行内分泌治疗。患者均获1~3年随访(其中4例3年后失访),均健在。
结论:儿童甲状腺癌的合理治疗方案仍然存在争议。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选择合理术式和术后辅助治疗可达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后交叉韧带撕裂的典型临床特征,并分析关节镜手术与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该研究收集后交叉韧带撕裂的患者128例进行研究,其中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3例,保守治疗组患者65例,两组患者进行膝关节损伤及功能评价的相关临床检查,包括胫骨移位水平以及两种评分体系评分等,统计分析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随访24个月,后抽屉试验(PDT)结果显示,关节镜手术组PDT评分总体情况优于保守治疗组,根据Lysholm和Tegner两种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术后关节镜手术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得分,关节镜组Tegner评分与保守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后交叉韧撕裂损伤的疗效较保守治疗更优,特别是表现在治疗后关节稳定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刘明远 《医学信息》2019,(20):130-132
目的 应用频域OCT(Hd-OCT)测量正常青少年黄斑部视网膜厚度范围。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眼科门诊查体的青少年345例(528眼),均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Zeiss Hd-OCT)进行测量,比较不同性别和眼别黄斑区分区视网膜厚度(A1~A9)。结果 Hd-OCT扫描检查的345例青少年黄斑区的OCT扫描形态呈两边高,中间低的特点。不同性别相同区域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眼别相同区域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黄斑中心区域内(直径1 mm)最薄,黄斑的内环区域(直径1~3 mm)最厚,外环区域(直径3~6 mm)较内环区域(直径1~3 mm)薄。在直径为1~3 mm的内环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值依次为A5>A4>A2>A3。在直径为3~6 mm的外环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值依次是A9>A6>A8>A7。结论 Hd-OCT测量青少年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有一定临床意义,可以建立青少年黄斑视网膜厚度的正常值数据库,为青少年黄斑发育的评估、黄斑疾病的定量检查、治疗后随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 年6 月- 2016 年6 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112 例T2DM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 例。 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口服二甲双胍0.5 g,2 次/d ;研究组基于对照组结合非诺贝特治疗,口服非诺贝 特0.2 g,1 次/d。两组均持续用药3 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血清Nesfatin-1、视黄醇结合 蛋白4(RBP4)、脂联素(APN)水平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7.50% vs 69.64%)(P <0.05); 研究组治疗后血清Nesfatin-1、APN 水平高于对照组,而RBP4 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非诺贝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 能有效改善血糖,其机制可能 与有效控制血清Nesfatin-1、RBP4 及APN 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在全身麻醉患者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颌面骨骨折或口腔肿瘤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Mallampati气道分级为Ⅲ、Ⅳ级,年龄18~69 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 组(n =20):表面麻醉组(C 组)、表面麻醉+1μg/kg 右美托咪定喷鼻组(D1 组)、表面麻醉+2 μg/kg右美托咪定喷鼻组(D2 组)、表面麻醉+ 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组(DV 组)。D1组和D2组鼻腔内分别喷入右美托咪定1和2μg/kg(2 ml),20 min后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0 ml,输注时间10 min;D3组鼻腔内喷入生理盐水2 ml,20 min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输注时间10 min;C组分别经鼻腔喷入、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经较通畅的一侧鼻腔用1%丁卡因进行鼻腔、口咽表面麻醉后,4 组常规麻醉诱导。于入室后(T0)、药物喷鼻后30 min(T1)、气管导管过鼻咽即刻(T2)、气管导管进入声门即刻(T3)、插管成功后1 min(T4)、3 min(T5)和5 min(T6)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插管期间Ramsay 值,并于T0、T3~6时间检测血浆皮质醇浓度(Cor)、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记录气管插管时间、患者气管插管条件和患者Koung 评分。结果C组MAP、HR、血浆Cor、N、NE水平在经鼻气管插管后升高(P <0.05);D1 组、D2 组和DV 组在T1时刻HR 降低,气管插管成功后MAP、HR、血浆Cor、N 和NE 水平波动较C 组轻(P <0.05),与D1、DV组比较,D2组血浆Cor、N和NE浓度在T4~T5时间降低(P <0.05)。与C 组比较,D2组、D1组和DV组插管条件评分升高,Koung 评分降低,气管插管时间缩短(P <0.05),D2 组与D1、DV 组相比,Koung 评分降低(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2 种给药方式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且2μg/kg右美托咪定鼻腔喷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年龄、体重指数(BMI)与女性生育因素对乳腺密度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且自愿接受全数字乳腺X 射线检查的女性5 006 例,依据第4 版ACR BI-RADS 分类系统对乳腺密度进行分型,分析年龄、BMI 及女性生育因素与乳腺密度间的关系。结果 乳腺密度在不同年龄段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MI、初潮年龄、持续时间、是否绝经、孕次数、母乳喂养时间及活产数在4 个乳腺密度类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月经周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乳腺密度有影响的因素进行Logistic 分析显示,只有年龄、BMI、是否绝经、活产数及母乳喂养时间进入方程,对乳腺密度类型有影响作用。结论 年龄、BMI、是否绝经、活产数及母乳喂养时间对乳腺密度有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吉粒芬皮下注射对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疗效.方法 204例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分两组,一组地塞米松穴位注射,一组吉粒芬皮下注射,两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治疗后两组WBC都增高,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穴位注射治疗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疗效显著副反应少,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