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杨爱成  魏连波  秦羲  梁炜  程静  袁毅 《广东医学》2008,29(7):1130-1131
[摘要] 目的 探索一种肾硬化大鼠模型建立的简便易行方法。方法 手术切除大鼠单(右)肾后第7天及第30天行静脉穿刺注入阿霉素,制成肾硬化模型。记录每只大鼠各次行静脉穿刺所需的时间,及实验过程中的并发症、死亡情况。观察第4、8周时实验大鼠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及肾脏病理变化。结果 股静脉法与尾静脉法比,在第7及30天操作时间明显缩短,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同组相比,尾静脉法两时间点间有明显差异(P<0.05),股静脉法间无差异。第4周、8周时,尾静脉法与股静脉法大鼠TP/24h及Scr、BUN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第8周时各指标较同组第4周亦升高(P<0.01)。尾静脉法与股静脉法大鼠各指标、各时间点上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第8周时大鼠肾脏病变为肾硬化的中晚期改变。结论 在ADR肾硬化大鼠模型的建立实验中,采用股静脉法注射ADR比尾静脉法更易操作、耗时更短。 [关键词] 股静脉穿刺 阿霉素 肾硬化 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2.
了解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加强护理本科生的管理、推动护理教育改革、培养护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药缓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评价一直是制约中药缓控释制剂发展的难点问题与热点问题,为从整体角度对中药复方缓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评价,在回顾分析现有评价模式利弊的基础上,借鉴多元校正灰色分析计量原理,前瞻性地提出了基于“物质粗糙集”的中药复方缓控释制剂随方同步/异步释放行为评价模式,以合理评价制剂释放过程复方化学物质总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建立符合中药复方复杂特点的缓控释制剂释放行为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四臣止咳颗粒处方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岩白菜素、甘草酸、绿原酸的提取率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选提取工艺参数。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分别用10、8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2次,1 h/次,第1次提取前浸泡 2 h。结论 此工艺合理可行,适用于四臣止咳颗粒的提取。  相似文献   
5.
中药现代化就是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高质量、高效率、高效能发展,是中药制剂制造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中药复方制剂的药味成分复杂多样,服用剂量大、制剂规格大,药辅占比高,物料吸湿性大、黏性强,传统中药制剂制造过程生产存在“产品质量低、生产效率低、生产能耗高”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严重制约中药制剂制造现代化发展难题。中药制造过程物料、工艺、技术和装备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单一改进工艺、技术、装备,或者依靠简单引进“洋”技术与设备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采用系统解决方案,走自主创新之路。项目组以临床广泛使用的剂型——中药固体制剂为例,多学科联合攻关,围绕制约中药固体制剂制造产业化的关键问题,以中药制剂的“提质、增效、绿色、升级”为目标,从设计、工艺、装备和质控等方面创建中药制剂制造产业化系统解决方案,创新了中药大规格高速压片技术与装备、中药大容量包衣技术与装备等,为中药固体制剂制造产业化升级提供范本,并构建了以健胃消食咀嚼片、草珊瑚含片、金水宝胶囊等为代表的中药大品种集群,为中药制造行业提供良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维持健康、防治疾病宝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中医的培养一直强调传承发扬,但古往今来卷帙浩繁,名医经验著述丰厚,对中医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是中医教育发展及成效的关键环节。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将人工智能运用于中医临床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最大程度融合信息化、智能化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测定葛根中主要药效成分的止泻作用,寻找药效物质与止泻作用相关性。方法:通过预实验考察了葛根中主要成分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的止泻作用,并选择具有明显止泻作用的葛根素和大豆苷元进行了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实验,结合腹泻指数,探讨两者的止泻作用,并进行了止泻量效关系研究。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葛根素和大豆苷元均能显著增加胃内残留率(P<0.01),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胃内残留率呈现增强趋势,二者还能显著降低小肠推进率(P<0.01),随给药剂量的增加,小肠推进率呈减弱趋势;同时还能显著降低腹泻指数(P<0.01),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存在良好量效关系。结论:葛根止泻作用的主要药效成分是葛根素、大豆苷元,为探讨葛根煨制作用机制及建立饮片质量标准参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优选出胆黄连的最佳炮制工艺,为控制黄连炮制品种质量、探讨炮制机制以及考察辅料对药物寒热药性可能产生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胆黄连饮片外观性状、醇浸出物和3种生物碱总量为考察指标,选择胆汁量、炒制时间及炒制温度3个因素(每因素3水平),对胆汁制黄连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胆汁用量、炒制温度对试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影响程度为胆汁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确定最佳炮制工艺为加入12%胆汁,100 ℃炒制10 min。结论 本研究对规范胆黄连的炮制工艺具有一定的意义,为制备胆黄连标准饮片以进行下一步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新药注册法规的修订和完善,中药新药研发的技术要求和门槛也越来越高,从传统经典名方中寻找合适的处方,并对其进行新药开发和基础研究将来愈来愈受到重视。将对中药经典名方的开发和关键问题进行讨论,为中药的相关创新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近年来关于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针对中药配伍饮片、组分层次研究模式及药效比较、体外成分分析、药动学研究等研究方法的特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药复方配伍释药单元层次及系统研究方法进行了思考,从制剂学角度进行中药复方配伍优化及将中药复方配伍化学成分变化与体内过程、药效相结合的系统复方配伍研究,对丰富中药复方配伍及科学内涵的阐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