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动脉入路精细解剖胆囊三角技术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中胆道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2 200例采用此技术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该技术要点即优先处理胆囊动脉,精细解剖、掏空胆囊三角,完全充分的显露三管关系。结果:2 152例患者顺利完成LC,均未发生胆道损伤,其余48例(2.18%)因Mirizzi综合征、胆囊十二指肠内瘘、胆囊癌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20~55 min,平均35.5 min;术中出血量5~50 m L,平均15.5 m L;术后住院时间3~5 d,平均3.5 d。术后随访3~12个月,无肝内外胆管狭窄、胆瘘、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动脉入路精细解剖胆囊三角"技术能有效预防LC术中胆道损伤,可作为手术规范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2.
神经性疼痛是由外周和中枢神经元突触可塑性介导的疼痛超敏反应,由于神经细胞受体、酶、离子 通道的复杂变化,神经性疼痛的治疗仍是全世界健康问题的重大挑战。神经系统中,自噬对神经元的生存和动态平衡是至关重要的,其所需基因的特异性消耗,足以导致神经元的死亡,自噬功能障碍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基础。该文讨论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过程中自噬的可能作用机制,以及可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潜在 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醋酸氯己定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XIH检验.结果 0.05%醋酸氯己定溶液对细菌计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回收率达到70%以上,1%醋酸氯己定溶液细菌霉菌计数、酵母菌检查采用薄膜过滤法回收率均达到70%以上.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醋酸氯己定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  相似文献   
4.
肿瘤的抗体导向酶-前药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张恒  汤四新 《健康必读》2006,5(8):36-36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盆腔巧克力囊肿硬化剂治疗的疗效.结果 本组随访56例(60个囊肿)随访1~3年疗效为96%,其中囊肿消失占39%,无特殊并发症发生.结论 B超引导下经腹穿刺硬化剂治疗盆腔巧克力囊肿已成为一种有价值的方法,此法安全,并且并发症少、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盛宏  潘龙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3):64-67
目的 探究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胶囊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120例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参照组予以富马酸依美斯汀缓释胶囊治疗,研究 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入胶原贴敷料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积分、面部皮肤功能、炎性指标以及不良反应 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皮肤疼痛、皮肤瘙痒以及皮肤灼热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 (P<0.05);两组治疗后面部表皮油脂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经皮 水分丢失量、皮肤红斑量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2低于治疗前,且 研究组低于参照组,两组IFN-γ高于治疗前,且参照组低于研究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富马酸依美斯 汀缓释胶囊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可更好的缓解面部症状,改善面部皮肤功能,控制炎症反应,药物联合使 用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葡萄糖基化丙泊酚溶液型注射剂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建立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方法,用以测定大鼠体内丙泊酚血药浓度;通过对大鼠尾静脉给药,分别给予丙泊酚脂肪乳剂型注射剂和两种葡萄糖基化丙泊酚溶液型注射剂,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获得药物-时间曲线,并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用C18色谱柱,以水 ∶甲醇(20 ∶80,V/V)为流动相,用四极杆-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进行检测,使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负离子检测,扫描方式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方式,m/z=177.127 4(丙泊酚), m/z=149.096 1(麝香草酚,内标参照物)。测定方法在50 μg/L~1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浓度为50 μg/L,平均回收率在93.6%~101.1%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4%。药物动力学结果显示,两种葡萄糖基化丙泊酚溶液型注射剂药物动力学行为一致;同丙泊酚脂肪乳剂型注射剂相比,两种葡萄糖基化丙泊酚溶液型注射剂清除率均明显加快,表观分布容积也相应增大,血液循环中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减小,消除半衰期与丙泊酚脂肪乳剂型注射剂一致(t1/2约1.5 h)。结论:建立的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方法可以用于大鼠体内丙泊酚含量的测定;与丙泊酚脂肪乳剂型注射剂相比,葡萄糖基化丙泊酚溶液型注射剂具有在血液循环中清除率加快、表观分布容积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雷火灸联合排卵监测治疗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且中医辨证属于寒凝血瘀诊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雷火灸联合排卵监测,对照组单纯予排卵监测,比较2组6个月经周期内的妊娠率、痛经症状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以及血清CA-125、子宫直径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6个月经周期内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痛经症状、中医证候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CA-125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平均直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火灸联合排卵监测能提高子宫腺肌症不孕患者的受孕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 3cm的肺癌 ,传统X线很难定性。CT检查由于分辨力高 ,常有助于诊断。笔者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35例≤3cm肺癌的CT表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2 5例 ,女 10例。年龄 36~ 78岁 ,平均47岁。主要症状为 :咳嗽 30例 ,痰中带血丝 2 0例 ,胸痛 5例 ,低热 5例。病理学检查 :腺癌 17例 ,鳞癌 10例 ,未分化小细胞癌 5例 ,肺胞细胞癌 3例。1.2 CT检查方法 均行CT平扫。CT机型号MAX - 6 40型。矩阵 32 0× 32 0 ,纵隔窗窗宽 30 0 ,窗位 10 ;肺窗窗宽10 0 0 ,窗位 - 80 0 ,自胸锁关节扫描至膈顶。层厚 10mm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12月在该院经普通内镜、超声内镜(EUS)、CT诊断为上消化道SMT并接受STER治疗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变起源、大小、病理、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32例上消化道SMT,24例来源于固有肌层,8例来源于黏膜下层,单瘤体31例,双瘤体1例,均由STER完整切除,切除成功率100.0%。肿瘤直径0.60~2.50 cm,平均1.24 cm。手术时间(黏膜切开至手术切口缝合完毕)20.00~120.00 min,平均41.60 min。术中使用钛夹4~20枚,平均5.9枚。术后病理:平滑肌瘤26例次,胃肠道间质瘤5例次,神经鞘瘤1例次,脂肪瘤1例次。术后发生皮下气肿1例,气胸1例,胸骨后疼痛21例,无迟发性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瘘和继发性胸腹腔感染发生。结论 STE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SMT的方法,可完整切除病灶,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