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03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202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191篇
综合类   295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8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75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患者52例,其中治疗组27例,对照组25例。在病程早期用含有高效价RSV抗体的血浆静滴治疗,结果喘息、咳嗽与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用特异性免疫血浆治疗RSV感染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对12例非恶性肿瘤和骨性疾病患者(对照组)全身不同部位骨显像和4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异常浓聚区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两侧相应部位的放射性比值(H值)约为1.05。若以阳性判断际准,43例恶性肿瘤患者138处病灶中有135处为阳性(9738%)。应用ROI计算H值不仅为骨显像的评价提供了客观的定量指标,而且提高了对鼻咽、胸骨、骶椎等处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国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分别制备出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GPⅡb及GPⅢa)的免疫金探针。以此探针检测了9例“刺参诱聚缺陷症”患者及2例血小板无力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结果表明“剌参诱聚缺陷症患者”其静息状态下血小板GPIb、GPⅡb正常,GPⅢa低于正常时照组(P<0.01)。经“剌参”刺激后,GPⅢa仍低于正常(P<O.01),而经ADP刺激后GPⅢa可恢复正常。血小板无力症患者其静息状态下GPIb正常,GPⅡb、GPⅢa、均低于正常(P<0.01)。经“刺参”、ADP刺激后GPⅢa、GPⅡb仍低于正常,(P<O.01)。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分析患者男性,43岁。5年前确诊慢性肾炎经治疗缓解,其后未坚持用药。1993年11月14日以慢性肾炎尿毒症入院。体查:慢性病容,全身浮肿,尿少。听诊心律不齐,急查心电图(见附图)示:窦性心律54—96次/min,展示长avF和V_1导联可见P—P间期由长而逐搏减短,  相似文献   
5.
建立溴脱氧尿苷(bromodeoxyuridine,BrdU)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增殖细咆.按100mg/kg剂量给鸡腹腔注射DNA合成的前体物质BrdU,6h后处死动物,取小肠组织制备石蜡切片,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成功地显示了小肠上皮细胞中的S期增殖细胞,将此法用于观察鸡内耳感觉上皮细胞的生理性再生状态,结果发现鸡前庭感觉上皮中存在着低水平的增殖活动。BrdU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省时,无需特别防护,且定位准确,是显示增殖细胞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使用X线电影造影术对140例临床疑静脉性阳萎病人进行检查。结果:精神性阳萎(造影正常)35例。另105例中,背深静脉漏34例,占32.4%;脚静脉漏17例,占16.2%;龟头尿道海绵体漏18例,占17.1%;阴茎背浅静脉漏4例,占3.8%;混和性静脉漏32例,占30.5%。我们认为罂粟碱注入试验是目前诊断静脉性阳萎的一种最佳筛选方法;阴茎海绵体静脉阻力测定可证实静脉漏的存在;摄影野应包全阴茎静脉系统,同时应多方位观察,以确定病变的部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人红细胞膜为材料,应用荧光探针(ANS)及酶学研究方法,研究了丁卡因对AchE及红细胞膜脂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丁卡因对红细胞膜AchE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为525μmol/L。丁卡因还能増加膜-ANS复合物荧光强度,双倒数及Scatchard作图分析表明,其使膜ANS复合物荧光强度增强的原因并非ANS荧光量子产率的改变,而是膜上ANS结合数量增加所致,这一效应与其时膜流动性影响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补肾方剂对去势大鼠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补肾方剂(补肾健骨胶囊)对切除卵巢的雌性成年大鼠进行了不同剂量的药物治疗,并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尼尔雌醇治疗组的大鼠进行了对比。统计学结果显示,补肾健骨腔囊治疗可有效改善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症,各项骨检测指标明显好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P<0.05~0.001)。补肾健骨腔囊治疗后大鼠骨载荷、骨桡度、骨强度等生物力学指标明显好于模型组(P<0.05~0.001)。说明补肾健骨胶囊治疗可明显的改善骨质疏松大鼠的骨质丢失状态,提高骨骼抵抗外力冲击的能力,有效的防治骨质琉松症,避免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在介导体内外基因转移方面,脂质体已显示出许多优于病毒载体的特征.然而,有关脂质体介导造血细胞基因转移的报道很少.本文描述了脂质体介导双标志基因(Neo~R和Lac Z)在体外共转移进入人及小鼠原代造血细胞的研究.基因转移的效率通过X-gal染色及观察集落的形成来评价.结果显示,在存在G418的体系中,转导细胞能够存活并形成集落,而未转导细胞则不能存活.同时,转导阳性细胞能够被X-gal染成蓝色.其蓝染阳性细胞率在人及小鼠造血细胞于G418选择前分别为13.33± 2.68%和16.28± 2.95%.经G418选择启分别达到46.06±3.47%及43.45±4.1%,显著高于筛选前(P<0.01).提示,利用脂质体这一简单、安全的转导策略在原代造血细胞可获得高效的基因转移及稳定的表达.同时,共转导双标志基因进入造血细胞可用作高集转导阳性细胞.这一结论对于临床进一步探讨造血重建的生物学特征、追踪白血病的复发机制以及利用造血细胞作为靶细胞进行基因治疗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剖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种方法对高血压合并胆囊疾病患者血中内皮素和 C反应蛋白的影响 ,比较两种方法对机体损伤的程度及安全性 ,选择行剖腹胆囊切除术高血压患者 15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血压患者 15例 ,无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15例 ,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 3h,12 h,2 4h抽取静脉血检测内皮素、C反应蛋白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剖腹胆囊切除术高血压患者血中内皮素术中、术后含量明显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P<0 .0 1) ,C反应蛋白于术后 12 h明显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血压患者。研究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刺激小 ,对高血压患者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