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杨萍  贾钰华  李杰 《中医杂志》2008,49(10):909-910
我国对40岁以上人群调查表明,冠心病发病率为2%~4%,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定心方是广州南方医院的协定处方,经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将定心方用于南方地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定心方对大鼠缺血及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及对心肌组织核因子(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用冠状动脉结扎及再松开的方法制备缺血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动物模型;记录导联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进行评分;常规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定心方干预后缺血及再灌注心律失常明显减轻(P<0.01),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减轻,心肌组织NF-κB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定心方对大鼠缺血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抑制NF-κB的活化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大鼠心肌蛋白质组表达谱及定心方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冠脉结扎再松开的方法制备动物模型,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心肌总蛋白进行分离分析。结果:模型组动物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多个蛋白质的表达发生了变化,定心方作用后,心律失常有所减轻,蛋白质表达谱也发生变化。结论: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定心方的干预作用可能与心肌某些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该文拟探究葛根芩连汤对糖尿病湿热型小鼠心脏功能的影响及机制。选择db/db小鼠作为糖尿病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应用湿热环境实验箱构建湿热证模型;将48只6周龄db/db小鼠随机分为6组:db/db(糖尿病小鼠模型组)、db/db-dh(湿热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组)、db/db-dh+GQD-L(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db/db-dh+GQD-M(葛根芩连汤中剂量组)、db/db-dh+GQD-H(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db/db-dh+lipro(liproxstatin-1,铁死亡抑制剂组),并以8只6周龄db/m小鼠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通过“高脂饮食”与“湿热环境”综合因素的影响,小鼠出现了空腹血糖升高、饮食减少、小便量减少、大便溏泄、精神萎靡、毛发疏松粗糙、毛色暗黄无光泽等湿热症状。而高剂量的葛根芩连汤灌胃处理10周可显著缓解db/db-dh小鼠的上述症状,并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及纤维化,进而改善小鼠的心脏舒张功能;qPCR结果提示葛根芩连汤可调控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减轻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上调GPX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蛋白表达;同时,铁死亡抑制剂liproxstatin-1可显著改善db/db-dh小鼠心脏功能及逆转心肌重构。由此得出结论:湿热证可能通过促进心肌细胞铁死亡加速db/db小鼠心脏重构进程,进而导致舒张功能障碍;葛根芩连汤能改善糖尿病湿热型小鼠心脏重构及舒张功能,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铁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脂调节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肝脏结构,检测血清中肝损伤标志酶和血脂含量以及肝组织抗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结果低剂量组大鼠给药后的精神状态、皮毛光泽度以及食欲等一般状态均较其他组好,可有效改善肝损伤以及肝细胞脂肪变、肿胀以及坏死等状况,且能抑制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而不同剂量的苦参碱均能明显降低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同时还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升高大鼠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并减少丙二醛(MDA)的含量。结论低剂量苦参碱可通过调节血脂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本课题组近年来的工作以及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报道,就诊断超声对胎儿的影响做了较全面的总结.结果提示以诊断剂量超声辐照小于10min对胎儿并无显著的不良影响,但多次辐照或辐照时间大于20min的情况下,诊断超声也可能对胎儿产生多方面的副作用,甚至会影响胎儿出生后的体质。  相似文献   
7.
3234名孕妇产前HDN特异性抗体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常规鉴定3 234对产前孕妇与丈夫ABO及RhD血型,采用微柱凝胶法技术检测夫妻ABO血型不合孕妇血清中的IgG抗-A、抗-B及抗-D效价。结果1901名夫妻ABO血型不合,产前抗-A或-B体效价>64的孕妇共1007名;其中O型980名,占97.32%;A型13名,占1.29%;B型14名,占1.39%;夫妻RhD不相合29对(0.90%),其中RhD(+)3例,抗-D效价≥256。结论新生儿溶血病主要发生在O型母亲怀有的A型或B型血胎儿,但并不能排除A或者B型血母亲所怀血型不合的胎儿。应对血型不合夫妇(特别是O型妇女)进行产前IgG抗-A或B效价检查,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肺与大肠相表里物质基础研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回顾肺与大肠相表里研究的相关文献,认识到目前物质基础研究存在研究方法效率不高,忽视呼吸道和肠道组织中的微生态环境、中医学功能态条件及临床研究设计不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等不足。提出应根据肺与大肠网络联系结构的特点,摒弃以某一种物质或某一条线性联系路径为起点的研究方法,以处在网络联系结构两个终端的呼吸系统和肠道组织及中间信息联系的关键点血清三者的变化关联作为切入点,应用微生态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方法高通量地筛选相关物质,同时抓住网络联系中尽可能多的网结,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完善网络协调机制的研究,建立起新的网络机制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溶血病非侵入性产前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the newborn,HD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当胎儿从父亲继承的红细胞抗原恰为母亲缺乏时,胎儿红细胞作为一种异抗原通过“胎盘出血”进入母体后,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这些抗体又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发生反应,使胎儿红细胞受到破坏,出现不同程度的溶血。该病主要临床症状是新生儿出现黄疸、不同程度的贫血、肝脾肿大,严重者可有水肿、核黄疸后遗症,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本课题组近年来的工作以及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报道,就诊断超声对胎儿的影响做了较全面的总结.结果 提示以诊断剂量超声辐照小于10 min对胎儿并无显著的不良影响,但多次辐照或辐照时间大于20 min的情况下,诊断超声也可能对胎儿产生多方面的副作用,甚至会影响胎儿出生后的体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